我揀垃圾的一段經歷

發表:2005-12-08 19: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所在的小區有一個小花園,綠草茵茵,樹影婆娑,周邊和草地中間是彎彎曲曲的休閑小路,小路邊間或有幾個塑鋼長椅。小花園的西邊北頭是兒童樂園,有鞦韆、滑梯、沙坑等,南頭是一流成人健身區,有不下幾十套健身器材。這在現在寸土寸金的房地產開發中是很難得的。自然,這裡也就成了人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每天的傍晚總是熱熱鬧鬧的,據說很多人都是外小區騎車或開車過來的。其實我們當初決定買這所房子的時候,也正是看中了小區中的這塊綠地。
然而,就是這樣一塊很珍貴的花園,卻經常是垃圾滿地。原因有兩個,一是物業管理不到位,因為業主交的物業管理費低(每平米0.2元),且很多人不交,所以據說整個小區的清潔工一再減員,現在只有一個專職清掃馬路和花園的。二是業主們的習慣,這我就不多說了,可能全國各地都比我們這的居民強不了多少,既然每天都有這麼多人在這兒休閑娛樂,有時可謂偕老扶幼,再想想中韓足球賽後我們同胞球迷的表現,結果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
筆者也是一個熱愛自然和運動的人,經常去這個小花園跑跑步或是練練器材,二十分鐘下來,總能收穫到充滿活力的樂趣。然而,每當我看到長椅邊丟棄的廢紙、隨地的塑料食品袋時,就感到一絲的厭惡和心裏的不舒服。
大概是今年5月份的一天吧,我看了一位出國人員的遊記,裡邊有一段文章,寫的是作者在德國的一個車站,看到一個胖得連走路都吃力的小夥子,跳下站臺,跨過鐵路,費力地彎下腰去揀一個被人丟棄的礦泉水瓶,然後送到垃圾桶。我和作者一樣被感動了,我想到了我們的這個小花園,同時也鼓氣了自己行動的勇氣!
第二天,我就找了一副手套,開始了自己的行動。剛開始,我還躲躲閃閃的,怕什麼呢?怕遇到熟人說我沽名釣譽?怕人家瞧不起?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怕什麼,仔細想想,也沒什麼可怕的,我不圖名,不圖利,只是想自己幹些力所能及的、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幹的事,有什麼可怕的呢?但想是這樣想,可真要在人家的面前彎腰去一片片拾起人家丟棄的垃圾時,還是有點不習慣。
不過等到幹上了,發現也不過如此,旁邊的人根本就沒幾個正眼看你的,有的還正在理直氣壯地往地上仍。在他們的眼裡,他仍是應該的,你(清潔工)揀也是應該的。偶爾,有個別人多看了我兩眼,可能也是因為我這個清潔工穿的比較乾淨的緣故吧!就這樣,我理所應當的當上了清潔工。
兩個小時,滿身大汗,換來了小花園的乾淨整潔,同時也換來了我一週的大腿肌肉疼痛。但看到乾淨的草地,心裏也體會到了一種收穫的喜悅。
以後的一週,每天下班我都注意一下這片草地,每天都會失望地看到所預料到的那樣,垃圾在一天天的增加,直到我的下一個休息日來臨。
就這樣,幾週過去,我的心態已逐漸平靜。但遇到的幾種人我想在這裡說一下。
一種是我的鄰居,我們樓下的女主人,年初剛生了個大胖兒子。現在5月份的好天氣,正好每天都推著兒子來小花園晒太陽。這是一個素質很高的初中教師,以前每次見面都會禮貌的和我打招呼。這次,在小花園見到我揀垃圾,先是吃驚,然後便和我談了起來。談到環境問題,其迫切心情看樣子和我差不多,可謂是知音。再談到我揀垃圾的問題,她竟有些不好意思地誇獎我說:「你真有勇氣,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的」。能感受的出來,她說的是實話,儘管最終她沒能和我一起去行動,但我相信,如果有機會和條件,至少她會做到彎彎腰,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以後,又碰到了幾個像她這樣的鄰居,我覺得,他們正是我們所有的居民都應做到的標準,如果大家都有他們這樣的覺悟了,恐怕我們的這個社會也就不需要我這樣的人存在了吧!
第二種是幾個老大媽和一個物業工人,這幾個大媽聽說我是義務勞動後,非要追著問我的工作單位和姓名,說要給我寫表揚信。確實她們可能是好久沒見到過這樣的好人好事了吧。但當我向她們解釋環境的可貴以及人人應該自覺維護時,她們卻反應冷淡,可能是在她們看來,大家都不自覺而突然出來的一個模範人物,比人人自覺環境優美但卻是人人平凡更有意義吧!也就是說,她們所需要的是我這樣能為她們「奉獻」的「英雄」,卻不需要人人能自覺的「大家」。我後來也趁勢勸過她們,請她們幫忙發現隨手亂仍的,能及時勸阻,但一聽到這些,幾位老大媽都馬上退縮了,連說管不了現在的年輕人,沒法子,我也只能黯然。
第三種是大多數人,無動於衷,我行我素。當我穿梭於人群,發現有人正在「行動」,而進行勸阻時,這些人一般就是「哦,知道了」,最多,好的把自己剛仍的東西馬上揀起來,更多的則是,說完就回過頭去,給你來個不再理睬,不用說,下次恐怕也不會自覺到哪兒去。
至此,除去像我樓下的幾個鄰居外,對大多數人我也只能用無奈來形容了。我不知道我們的社會上還有多少類似的事情存在,諸如圍觀強姦的路人、掐死北大教授女兒的工交車上的乘客等。他們是我們社會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大眾,他們的所作所為,真是我之流的幾隻螳臂所能左右的嗎?我也不得不對自己的行為而感到疑惑了。
聊勝於無吧!至少我的每次勞動還能換回這個小花園的片刻潔淨,也就算達到了我的目的了吧!看樣子我只能這樣想了。
小花園裡的路邊,原本有幾個塑料垃圾桶,每次我都是揀了垃圾放進桶裡。其中有兩三個已經被破壞得稀裡嘩啦了,另外幾個經過我幾個月的努力,基本上也已經滿了。忽然有一天,我下班路過發現他們全不見了,竊以為是物業還算幹點事情,或是要換新的了吧!不料,從那以後,我卻再也沒見到過他們的身影。
這也就成了我此一段經歷的結尾--若我再要揀,我需要找一大麻袋或一小推車,每次送到幾百米外的居民樓裡的垃圾箱去。我沒有買麻袋,也沒再找推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