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教授們究竟要欺騙我們多久

發表:2006-01-09 17: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再到如今博士畢業在大學任教,我已經在中國的四個大學裡呆過了。當然,除了這四個大學之外,在讀書期間,我還和其它一些高校有過接觸,瞭解他們的一些情況。如今,整個社會都在高喊要整治「學術腐敗」,但是許多人對「學術腐敗」卻仍然是雲裡霧裡,這裡,我想把自己這幾年在高校見到一些情況,真實地告訴大家。

能搞「學術腐敗」的,自然不是凡人,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高校的教授或副教授們(這裡統稱為教授吧)。但我無意去高舉反「學術腐敗」的大旗,我沒有這個能力。我只想從做人的角度,國家構建誠信社會的角度,來問問中國的教授們:你們究竟在欺騙誰?

第一章 教授出專著

如今,教授出專著比比皆是,各種專著、高校教材滿天飛。可是這些專著都是怎麼編

出來的?我有一位大學同學,本科讀的是理科,碩士讀的是文科,專業徹底來了個改頭換面。可就在他讀碩士才半年的時候,他的導師,要出專著,並且把整個書分成十幾章,然後給每個研究生一到兩章的編書任務。

我的這個同學接到任務後,趕緊抱書埋頭看了一個月,可還是覺得沒法下筆寫出一個字。是啊,全新的專業,只學了半年,如果就可以出書的話,那我這個同學不是曠世奇才,就是這個導師是孔子再世,如果他們都不是,那這件事就只能是個天大的笑話。

於是我這個同學就和導師直言:我水平不夠,實在沒有能力編書。結果這位導師把他好好教育了一頓,可我這個同學還是愚木不化,最後這位導師終於說出了編書的 「高招」:其實這編書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特別是我們搞中文的,一定要把漢語活學活用了。比如說「張三打了李四」這句話,就可以有另外多種說法:「李四被張三打了」;「張三打了人,這個人是李四」;「李四被人打了,這個人是張三」;「李四被打了,是被張三打的」……你看看,一句話就可以有這麼多種說法,這不就不一樣了嘛……

我這個同學聽了「高招」後,覺得再也無法推辭,就回去找了20來本與編寫的教材相關的書,苦幹了兩個月,終於寫出了5萬字,交給了導師,沒想到還得到了導師的表揚。

嘿嘿,各位並不必笑話我的這位同學和他的導師,可以說,中國的教授們編書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編出來的。每當看到一些教授的簡介:出了幾十本、甚至 100多本專著,發表N篇論文時,我就想,這裡面到底有幾本專著是你自己的東西,你還好意思一本接一本的出書,就不怕浪費紙張,又誤人子弟?金庸是我國頂尖的武俠小說作家,他傾其一生只寫了15本小說,可是許許多多沒有任何名氣,根本不入流的武俠小說家,卻像我們的教授一樣,年紀不大,卻已經出了幾十,上百本小說。可以想見,這樣的武俠小說家都是些什麼角色?我們的教授們呢,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

能做課題,能有課題做,可以說是許多教授引以為自豪的事情,當然國家級、省級課

題一般也輪不到講師、助教們去做。可是,這樣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教授們又是怎麼去做的呢?許多教授申請下來課題後,就組織一個由教師、研究生組成的課題組,然後把任務分一下,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教授都很忙啊,哪有時間自己做課題,所以只好都讓其它人來做。如果到最後,課題做的實在不像話,大不了就東抄西抄,糊弄一下。因為誰都知道,能申請來課題的人,還怕過不了課題評審這一關,所以教授們是不會去為課題操心的。可是,國家每年花了那麼多的課題經費,我們的教授們又做出了什麼真正有意義的,有重大突破性的研究?有幾個課題能真正對實踐是指導作用?

搞科研,除了出專著、做課題外,就無外乎是發表論文了。教授一般每年都有在本專業的學術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的任務,各個學校規定發表的篇數不一樣。於是教授們就有了規定,自己帶的研究生發表的文章,第一作者一定要是導師,否則不能算這個學生的科研成果,還不給版面費。嘿嘿,教授每屆帶研究生2個左右,有的導師還會更多,那麼乘以3(研究生3年制),就是6個了,如果這個教授同時還是博導的話,那就會帶更多的研究生。這樣,就算是兩個研究生一年發一篇學術論文,這個教授一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就很可觀了,這些都可以算在教授年終的科研成果裡。想一想,這樣做教授,可真輕鬆。

不過這樣一來,教授自身的學術水平可就要逐年下降了。我有一位學工科的研究生朋友,他的英語特別好,經常看一些外國的學術論文,有一次,導師要他發文章,他又想偷懶,就乾脆翻譯了一篇3年前外國學者發表的論文。結果,導師看了以後,讚嘆道「這個觀點很新,不錯,有創意,國內還沒有人提過」,然後又把這篇文章拿給其它導師看,其它導師看了之後也給了同樣的讚揚。這個同學和我說了之後,我倆笑的前仰後合。汗!國外3年前就研究過的問題,這些大名鼎鼎的教授們居然一無所知,還說這篇文章觀點很新穎,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可這就是中國教授們的真實水平。(想哭了)

我忍不住想問,中國的教授們,你們這樣做科研,究竟是在欺騙誰?

大學本來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崇尚知識,追求真理的天堂。可是,現在的教授們卻早已耐不住象牙塔裡的寂寞,紛紛爭著要做官。院長、系主任、系書記、組織部長、人事處長……只要有一個官位空缺,教授們就會爭得頭破血流。心思都花在當官上了,教授們又怎麼能安下心來搞研究?

讀博一時,我所在的學院院長剛好調走了,於是院裡的教授們千方百計拉關係,走後門,想當這個院長。有幾個教授,大有不當上院長,誓不罷休的架勢。可是院長職位畢竟只有一個,最終沒有當上院長的教授中,有兩個竟然拂袖而去,再也不管院裡的教學、科研工作,自己出去開公司,搞工程去了。連自己帶的研究生,都再也不管不問。

有時候,學校裡會來一些教育部或者其它單位的高層領導,學校的教授們如果知道這些領導中有自己的同學,熟人,朋友,總之只要能拉上點關係的,教授們總要想方設法去接近領導,見個面,吃個飯。有時候上面的領導來了,但剛好有教授要給學生上課,就不惜請假去會見領導,生怕失去了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然後,給學生補課的時候,教授還總要再花個20分鐘,吹噓自己和那個領導是多麼多麼好的關係,一起交談是多麼多麼地融洽。嘿嘿,可是教授們卻不知道,我們學生可是掏錢來學知識的,你和再多的領導關係再親密,自己學術水平卻很低,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用,我們只會從心底裡鄙視你。

中國的教授們,你們這麼熱衷於做官,為什麼不去考公務員,還這樣裝模作樣地呆在高校裡,究竟是在欺騙誰呢?

教授招學生,要分為兩面看。一是招研究生,二是招本科生。本科生當然不是由教授直接招,但是,各個高校招本科生的方針、政策,卻都是這些教授制定的,這在下面會講到。

這裡先說說教授招研究生。研究生目前還分公費自費,公費與自費的差別就在於3年研究生讀完,公費要比自費少花3萬塊錢。按教育部規定,公費要給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事實上,公費給誰,全在乎你所報的導師的一句話。於是有些在入學考試中,分低的學生給導師送禮了,還有許多人送錢了,而一些知道自己入學成績較高的學生自我感覺良好,沒有去搞這些歪門邪道。最後分低的讀了公費,分高的讀了自費。教授在研究生們還未進校門時(研究生一般在考研面試當年的暑假就知道自己讀的是公費還是自費了),就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的教授直接對考生說:「公費讀3年可以節省3萬塊,你想讀公費還是自費,自己看著辦」。其實,這種現象,許多人都是知道的。

在研究生進學校後,許多教授其實3年期間都是不管不問的。這一點,相信大家一定在網上看過更多這樣的文章,這裡我就不再囉嗦了。有的教授,路上遇到自己的 2年級研究生,甚至都叫不出學生的名字。教授現在基本上是不帶本科生的課了,給研究生上課,能夠保證一星期一節就不錯了。這樣的教授做導師輕鬆啊,所以,就出現了一個教授帶20幾名研究生的現象。

現在再說一下教授招本科生。看了這個情況後,也許有些人忍不住要罵開了。

眾所周知,近兩年大學生就業率很低,許多高校都在就業率上造假。實際上,就一個學校來說,各個專業的就業率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好,有的差。我讀博時的大學裡,有一個H學院的一個H4系就業率很低,這兩年這個系當中,每30人的班,最多隻有3個學生是正兒八經就業的,其它的畢業後,都在社會上混。

H4系的教授每年一看到學校的高考報名表,就直發愁:才這麼幾個人報,怎麼辦??是啊,高考學生也不傻,報之前,也會多方打聽,你這個系就業率太低,畢業找不到工作,誰還來報,除非傻子才來。

可是教授們也不會因為沒人報,就把H4系砍掉,否則這個系的老師都喝西北風去!教授們自然有自己的辦法。因為H學院的H1系就業率不錯,每年報的人就比較多。於是,教授們就在招生時,把H1系按原招生計畫,再多招30人,等這30人來學校報到了之後,再把他們轉入H4系,這也就是有些學生,自己在填報高考志願時,沒有同意調劑專業,課在入學後,才發現自己竟然被莫名其妙地換了專業。當然,這30人是異常的憤怒,讀了一個自己沒有報的專業,一個明明知道4年之後根本就找不到工作的專業,誰能夠不氣憤?但是,此時,生米已經煮成熟飯,想退學,學校不退學費。更何況,許多學生是不願意再回去復讀搏一把的,畢竟,高考每年只有一次,萬一明年考的不理想怎麼辦?於是,這30名學生就在憤怒、謾罵中度過了4年大學,但是罵歸罵,最終畢業的時候,依然是找不到工作。

如果說,中國的教授們就這樣出專著、搞科研、爭做官、招研究生,欺騙的只是國家和人民,當然有人會覺得國家和人民的概念太大,太空泛的話,那麼教授這樣招本科生,就是在欺騙學生,欺騙這些學生的家長,欺騙的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個體,活生生的人。家長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省吃儉用讓兒子上大學,難道就是為了讓兒子讀一個根本就毫無出路的專業?根本就找不到工作的專業?根本在社會上就毫無用處的專業?這樣招生的教授們,你們寧肯學生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沒有飯吃,也不願意自己沒有飯吃。你們這樣欺騙學生和家長,還有一丁點的良知嘛?

寫下了這些之後,一定有人會反駁我,說這與中國的相關制度有關,並不是教授們的錯。不錯,我們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有很大的問題。但是,在這樣一個制度下,我們的教授仍然可以有多種的道路選擇。上,他們可以選擇與現有的制度抗爭,換來更好的制度,但是他們沒有,如果他們有誰這樣做了,我們會像尊敬魯迅一樣尊敬他;中,他們可以選擇沉默,埋頭搞自己的研究,但是他們沒有,他們根本沒有搞出什麼像樣的研究成果;下,他們可以選擇適應現有的制度,但絕不做昧良心欺騙人的事情,但是,他們沒有。中國的教授們選擇了下下策,他們與現有的制度同流合污,變本加厲,把整個高校的風氣玷污得烏煙瘴氣。

中國大學的精神已死,中國的教授已死。所以我們的社會不要過於責怪我們的畢業生,多給他們些機會,他們本來資質都不差的,只是在這些大學教授的教育下,被教成了四不像。

如果說「知識份子是民族的脊樑」,那麼大學教授就該是脊樑中的頂梁骨;可是又有人說「中國知識份子的腰是最容易彎下去的,中國的知識份子是最沒有骨氣的」。看來後一句話說的是對的。中國的教授們,你們究竟在欺騙誰?你們還要這樣欺騙多久?


讀者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