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醫療費,都是在扯淡

發表:2006-02-03 20: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老劉,一個地地道道的外科醫生。在基層的一個縣級醫院工作,45歲,副主任醫師,外科主任,年薪約2萬元,加上灰色收入總共約3萬元。我自己以為我是個不好也不壞的醫生。好的地方是我對病人很負責,對任何病人都很關心,心地也比較善良。壞的地方是我也收病人的禮品,喝病人的酒(收病人真正的紅包很少,基本不收),我也拿回扣(灰色收入基本是回扣),還出了二次醫療糾紛,但都妥善處理好了。我的情況基本這樣,如果大家認同我這個不好也不壞的醫生說的是實話,我就與大家討論討論關於醫療上存在的各種的問題。

近幾年來,由於醫療費用的大幅度提高,也由於少部分醫務人員缺少醫德,更由於媒體的惡意宣傳,致使醫務人員與患者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過去的白衣天使,現在卻成了人們譴責的對象,快到了談醫色變的程度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來醫務人員的名聲就夠臭的了,隨著哈二醫所謂的「天價醫療費」事件的出現,又冒出了個深圳天價醫療費,還有什麼叛徒醫生陳曉蘭,見死不救的急診室等等媒體大力宣揚的事件層出不窮。這種以偏概全、刻意貶低醫務人員的宣傳方式,致使醫療界這碗混水更加渾濁了,醫護人員好像成了過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了。老劉作為一名醫生,看到這種現象,在強烈譴責那些失出了醫德的同行、敗類的同時,也真心想與大家探討一下醫療方面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夠耐心的看下去,相信你們會對醫療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一:目前醫療費用過高,看病難的原因是什麼?

1:醫療走市場化是罪魁禍首

中國人辦事情,總是愛好從一個極端走上另一個極端。建國後幾十年的計畫經濟,致使我們的經濟走上了崩潰的邊緣,但全盤否定計畫經濟,一切走向市場一刀切的做法,是醫療改革的最大失誤之處,也是醫療改革失敗的罪魁禍首。

人是吃五穀雜糧的,無論是地位的高低、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會生病的,但商品社會、市場經濟又致使貧富距離越拉越大,在貧富差距拉大的情況下,人的吃穿拉撒睡等日常生活水平也拉開了距離,但這一切並沒有引起地位較低,比較貧困的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反感,因為這一切都有不同的檔次,地位底,貧困的人要求的檔次底一點就行了,他們照樣感覺生活的有滋有味。富人在五星級酒店喝人頭馬,吃鮑魚與平民百姓在破爛的小酒店裡吃一粒花生米,喝一口二鍋頭的幸福感覺並沒有多少差別;富人雖然可以在家住豪宅、出門坐寶馬,高檔電器應有盡有,但窮人在家住土房,出門有輛破自行車騎,能看上黑白電視也感覺不錯,因為現實中這樣的人還是大多數,而中國的平民百姓又是世界上最容易滿足的人群。

雖然平民百姓對日常生活容易滿足,但這不能表明他們就不看重自己的身體,他們也有極強的生命慾望。他們可以把生活水平降到最底點,甚至自己的孩子上不起學也沒有什麼,但他們一旦病了,難道讓他們也不治病了在家等死?而醫療走上市場的結果,導致了大幅度提高了醫療費的同時,也致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向大中城市集中,醫療資源集中的結果,致使平民百姓失去了選擇相對費用較低醫院治療的權利,長此以往,平民百姓還能夠看的起病嗎?

什麼也可以市場化,但醫療、教育不能市場化;退一步講,即使教育可以市場化,醫療也不能市場化,因為醫療面對的是生命!教育市場化了,醫療都市場化了,國家的稅收都去幹什麼了?

2:混亂無序的醫藥流通渠道

 一盒出廠價幾元錢的口服藥物,到了醫院就賣二三十元了,藥物從出廠到醫院,要經過多少中間環節?這些中間環節是國家設置的還是人為造成的?國家是否對醫藥稅收過高?有多少人在吃醫藥中間環節這碗飯?醫院能否直接從藥廠進藥?同一類的藥品,為什麼要反覆生產?新藥特藥的價格是誰定的那麼高?醫生拿醫藥回扣在虛假醫藥價格上起了多大的作用?這一切,又有誰去調查研究?誰能夠給個說法?

從以上的問題可以看出,據高不下的醫藥價格,其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醫生拿了多少回扣,而是出在了醫藥流通渠道管理混亂上。醫生拿藥物回扣,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造成醫生目前口碑較差的原因之一。但是,這個根子不在醫院,也不在醫生。十幾年前沒有醫藥回扣,醫生不也就那樣過了?但作為一個人,當利益擺在你面前,開一合藥就幾元錢,在商品社會的今天,我想信大部分人會經不起這種誘惑的。開誰的藥都差不多,為什麼不開有回扣的?其實在有醫藥回扣以後,醫生與醫生之間,醫生與護士之間,矛盾增加了,大部分有良心的醫生是主張取消的,但裡邊的原因很多,過大的誇大了醫生拿回扣的弊端,讓醫生背上了造成醫藥高價的黑鍋,想單純靠醫生改變這種狀況是不現實的,只能矇蔽部分人的眼光,轉移造成醫藥高價原因的真正凶手。調整目前的醫藥流通渠道,調整藥廠與醫藥公司、醫藥公司與醫院的關係,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回扣問題,也這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根子上解決醫藥高價的這個棘手問題。

如果下狠心調整醫藥流通渠道走上了良性循環,醫藥大大的降低了價格空間,醫生到那裡去拿回扣?而醫藥價格的真正大幅度下調,平民百姓求醫難,看病難的問題也就有所緩解,這本身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但有關部門卻視而不見,但媒體卻總是把焦點放在醫生拿回扣這個問題上,而真正造成虛假藥物的責任的根子其實並不在醫生身上。建議有關部門認真查一查新藥特藥審批部門,藥物定價部門,以及醫藥公司是如何操作醫藥市場的,相信那些地方才會有大魚可抓。

3:昂貴的醫療器械、醫療耗材、先進的醫療技術與國民的收入平衡問題

三十年前,一個醫生,單純靠一個聽診器就能做個好醫生,但在目前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又有那一位醫生敢冒誤診的危險而去這樣做?為了給病人一個明確的診斷,也更是為了明哲保身,醫生只好加大輔助堅持力度,檢查費用也就大幅度提高了。大多數醫療器械都是進口的,動輒幾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人民幣,在國家沒有投資情況下,醫院只好提高檢查價格盡早的收回投資,以利更換更先進的醫療器械,而越來越昂貴的醫療器械價格致使檢查費用也越來越高。面對這種情況,病人總是把怨氣撒在醫院身上,其實醫院也有醫院的難處。如果沒有先進的醫療器械,就很難吸引病人,醫院也就很難辦下去了,這就更加造成了醫療資源的集中,加大了百姓看病難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國家出面,由國家來調整或者投資為醫院購置器械,並出面干預降低各項檢查費用,這也是大幅度降低醫療費的一個重要手段。

由於國家的醫學科研只注重臨床,導致大多數醫學新技術遠遠低於國外水平,而引進國外技術,就需要購買那些昂貴的醫療器械、耗材,新技術的開展,高收費就在所難免。介入治療都進行幾年了,但所有的耗材基本是進口的,一根管道就是幾千元,做一次治療就需要幾萬元,老百姓誰能夠負擔的起?汽車可以高價賣,家用電器可以高價賣,有人吃一頓飯就可以上萬元,老百姓不買不吃就罷了,但老百姓病了,卻不能不治療,但他們如何承擔的起這些昂貴的新技術新療法?國家如果繼續在此方面沒有作為,我們的醫院真成了少數富人的醫院了。

4:醫療保險的黑洞

同樣是國家的公民,但城市人,尤其是有正式單位的職工,大部分都有類別不同的保險,但農村老百姓,有幾個人有醫療保險?有人說了,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們為什麼不買醫療保險?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痛,如果他們有錢,他們能不買嗎?再說,即使有少部分農民買了醫療保險,由於醫院的很多不良習慣,到醫院給看病時醫療費會大大的增高,其花費並與無保險的病人相比,並沒有底多少,問那個傻瓜願意買醫療保險?

少數人的公費醫療,也大大的刺激了醫療費盲目的升高,致使更多的私費醫療的病人看不起病了。因此,強調醫療保險的重要性,國家補貼性的動員老百姓尤其是農民買醫療保險的策略也是不足取的。在沒有大幅度降低醫療費的情況下,老百姓還是看不起病,不會起到什麼大作用。醫療保險的購買,要採取自願的辦法,國家的資金,也沒有必要在保險上下功夫,如果這樣,一個更大的黑洞很快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國家對醫療方面的投資,主要應該在控制醫療費上下功夫,只要醫療費大幅度下降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最近看了衛生部關於加大醫保範圍的報導,但如果在沒有改革醫療體制,醫療上的各種弊端以及理順醫保存在問題的情況下,盲目的擴大醫保範圍,那麼,單純靠醫保降低國人醫療費用的舉措也會成為一句空話。現在的醫保藥物分類,很多價格便宜,藥效好的藥物,卻成為了非醫保藥物(非甲非乙藥物,不能報銷,例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估計制定醫保範圍藥物的人要麼是裝傻,要麼是得到了什麼利益。

5:醫療資源的配置不合理,眾人的盲從抬高了醫療價格

大家可以看看北京、上海的那些大醫院門診,那裡的病人為了能夠看上專家門診,可以排上一個月的隊去掛號,而很多基層醫院的門診卻門可羅雀。既然說看病難,醫療費用高,卻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到北京、上海的那些大醫院看病難道就便宜?因此,基層醫院醫療資源的浪費,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也是造成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之一。我曾經在北京的某大醫院進修學習,其實,到那裡看專家門診的病人,95%以上的在縣級醫院完全可以處理,絕對沒有必要花費巨額的生活費,醫療費跑到北京去看病。一個受過正規培訓的醫生,對本專科的問題基本都能夠妥善處理,但病人只是相信大醫院的醫生,都跑到大醫院去了,小的基層醫院沒有了病源,他們就想其他的門路創收,這就致使很多基層醫院的名聲越來越差,而媒體對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的惡意宣揚,又致使基層醫院醫生護士的威信更加降低,這就引導了人們寧願花費較大的費用也要到大醫院看病的心理,這就導致了大量的醫療資源的浪費,也就相對的提高了醫療費用,致使看病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應該加大基層醫院的投入,減少大型醫院的投資,並且在醫保上要規範看病的渠道,利用醫保來約束病人,迫使他們當患有能夠在基層醫院治療的疾病時,盡量在基層醫院治療,這也使能夠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

二: 關於醫生收紅包的問題

醫生收紅包的情況還是是比較普遍,尤其是在臨床那些大科室,但近幾年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臨床醫生很多人都有過收過紅包的經歷,但還是有很多醫生是不收紅包的。這些不收紅包的醫生有這麼兩種人:一種是這個醫生道德品質特高,出污泥而不染,這樣的醫生並不多;第二種是這樣的醫生水平很低,沒有人送。不收紅包或者收不到紅包的醫生,在醫院裡一般混的都很差。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簡單,收不到紅包,說明醫生的水平低,沒有人找他看病,他也就沒有什麼名聲,醫院裡的人和病人也就瞧不起這樣的醫生。道德品質高的醫生,如果長期這樣,那麼,他的病人會越來越少,沒有了病人,你再有本事也不會混好,有本事別人也不知道,清水裡不養魚就是這個道理。社會的風氣,世俗上的觀點造成了一個醫生想出污泥而不染是很難的,這就像我們的官員,如果他真的想在官場上一塵不染,不做貪官,那想在官場上混下去也難。

醫生收紅包,索要的也有,但很少,大部分都是病人主動送的。你給病人治病,他送紅包(包括禮品)主要是想讓你多用點心給治病,如果不收,有的病人就以你沒有能力,不敢收,或者不想給他出力。這樣的誤解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病人沒有送下禮,他就以為沒有與你成為朋友,如果再有病人,他就不再會主動找你,這樣,你的病人就會越來越少。我一開始工作,也清高,不收病人的紅包,不喝病人的酒,努力工作,但我無論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同級的醫生的病人多,因為我認識的病人少,沒有成為病人的朋友。以後病人給我送禮品我一般都收,(真正的紅包我收的很少,無論怎麼,收錢是不好的)病人請喝酒,我也經常去,這樣,我的朋友越來越多,病人也就越來越多,我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其實,醫生受紅包是一種社會原因,因為有這樣的一個怪圈:病人喜歡找個醫生朋友,醫生清高,病人就以為不好接近,收下禮,與病人成為朋友,病人,醫生都有好處。當然,這個怪圈不好,但這是大環境造成的,不能靠幾個道德品質好的人就能改變的。

社會大環境造成了醫生受紅包,其實受紅包的根子也不在醫生。病人往往有這樣的觀點,以為不送醫生紅包,醫生就不會認真看病,其實,這是誤解。真正的病人,不送紅包,醫生也會認真看病的,醫生不會拿病人的生命開玩笑。例如我們做外科手術,能因為病人沒有送紅包就偷工減料,應付手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醫生不可能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醫療糾紛這麼多,小心再小心還會出事,因此,沒有醫生會因為病人不送禮就不認真看病了。再說,醫院各個科室,不是一個醫生,如果有這樣的醫生,大家都是內行,他是混不下去的,領導也會開除他。因此,媒體應該換個角度,不要總報導醫生怎麼收禮,而應該主要宣傳病人不要送禮。其實,病人送了禮,也就是醫生能多看他兩次,裝個樣子,沒有什麼大用。

因此,對於紅包問題,醫生也有醫生的難處,再有,醫院大部分都是公有制,醫生的正常收入是靠資歷,職稱來定,有能力的醫生,幹工作就多,拿的並不多,這樣就心理不平衡,也是收紅包的原因之一。改變這個局面,一是病人不要送,二是分配制度要改。例如把紅包改成明收,提高名醫的診治費等等。總之,對於醫生收紅包,媒體不要總是盯著醫生說三道四,而是規勸大家都不要給醫生送紅包,也希望人們不要把收紅包的醫生看的很壞,只要他們不是索要,在病人治好病,出於感謝送的禮,收了也無可厚非。如果不收的話,醫生的病人真的會越來越少,我在這裡,絕對不騙大家。

三:醫藥回扣問題

回扣問題是從90年代初開始的,當時我在北京進修,看到醫藥代表與醫生聯繫,給臨床費,回到單位,我們單位也有了。其實,這個根子不在醫院,以前沒有回扣,醫生不也就那樣過了?但作為一個人,當利益擺在你面前,開一合藥就幾元錢,在商品社會的今天,我想信大部分人會經不起這種誘惑的。開誰的藥都差不多,為什麼不開有回扣的?其實有回扣以後,醫生與醫生之間,醫生與護士之間,矛盾增加了,大部分有良心的醫生是主張取消的,但裡邊的原因很多,調整藥廠與醫藥公司的關係,醫藥公司與醫院的關係,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回扣問題。從表面看,醫生拿回扣,是得利者,但圖一小利,遭一罵名,也有點不值的,其實,回扣的根子不在醫生。藥廠的藥品出廠價為什麼比零售價低那麼多?醫藥公司是幹什麼的?近幾年有多少人搞藥品銷售?國家在藥品這方面是不是稅收很高?你們想想,一合3 元錢的藥,到醫院就成了25-30元,醫生拿2元的回扣(大部分沒有回扣),可那二十多元到哪裡出了?

一個多月前,國家曾經計畫大範圍的降低藥物價格,但因為幾十個藥廠的抵制,最後只是降低了部分藥物的價格,這就說明,虛高的藥物價格,絕對不是醫院,醫生造成的,裡邊摻扯了很多集團的利益。再說,單純靠一次又一次的降低藥物價格的方法來解決虛高藥物價格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國家應該在加強藥廠的審批,價格的制度,流通手段上下功夫,而不是單純靠解決醫生拿回扣上動腦筋。西安有一家知名的藥廠,他們的藥物從來都沒有回扣,但他們的藥廠搞的不錯,其他的藥廠為什麼不上他們學習?

四:關於醫療事故、醫療糾紛問題

現在大家都有這樣的一種誤解,以為醫療事故越來越多了,其實,這是個假象,醫療糾紛是越來越多的,但醫療事故相對以前來說,應該是越來越少了。現代醫療發展,決定了醫療事故應該是越來越少。表面上多的原因,一是媒體報的多了,二是病人自我保護意識強了,三是因為不是醫療事故的治療也當成醫療事故了。人是最複雜的,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不像機器,都一樣,這就說明看病,治病是最難的。醫學上,活檢病理是王牌診斷,據報導還有15%的誤診率,大家想想,是不是什麼病都不誤診?是不是什麼病都可以治好?有的病很難診斷,有的病是治不好的。如果誤診了,病治不好了,就來個醫療事故,誰還當醫生?我們有個病人,是農村的,胃大出血,總共2000元錢,為了搶救生命,差5000元住院費的情況下我們給做了手術,是肉瘤出血,手術後他把切除的胃標本偷偷的仍了,等病人好了,不但不交費,還說他不想做手術,是我們動員他做的,也不知道是什麼病就給做了,要告我們,遇道這樣的病人我們怎麼辦?難道這也算醫療事故?

近幾年,媒體對醫療事故報導是把患者當成弱勢群體報導的,而且總是誇大醫療事故的嚴重性,結果都是以醫生的敗訴,賠償病人幾十萬、幾百萬的費用結束,他們的宣傳是極不負責任的。外科醫生手術留紗布,器械確實是很不負責任的,可那是很罕見的事。一年全國作幾百萬例手術,有多少這樣的情況?可每天要出多少車禍?可媒體抓住一例醫療事故就不放,車禍死人也就賠幾萬元錢的事,可醫療事故沒有死人,動不動就幾十萬,幾百萬賠,你們說這合理嗎?正因為這樣,就被一部分刁民抓住了空子,想辦法告醫生,要想富,告大夫,這算什麼回事?過分誇張醫療事故對社會的影響其實很大,正派的人對醫生也不信任了,激化了醫患關係,該作的手術也不敢做了,該作大手術也作成了小手術,也使送紅包的人多了,對廣大人們來說沒有什麼好處。對醫院的影響就更大了,醫生不敢看病了,不敢作手術了,也不好開展新項目了,最後,受損失的還是病人。

五:結合「天價醫療費」事件,談談媒體和國人應該如何看待醫療上存在的問題

對於所謂的「天價醫療費」事件,我以為無論是媒體,還是患者家屬,純是在扯淡。真正追查起來,哈二醫一定是背了黑鍋。雖然我並不知道內幕,但很多問題都是出在我們的體制以及醫保等帶來的問題,從下邊的幾個問題,我們就能夠猜測出問題出在那裡:1:病人一定是醫保病人,估計還是全公費的病人。2:最後醫院花費太大,醫保部門追查,報銷困難,再有病人最後的結果是死亡了,於是病人家屬開始告醫院。3:醫院為了病人,把很多昂貴的自費藥物改成了公費藥物或者是治療費,但造假的功夫欠佳,被裝傻的病人抓住把柄,好人沒有做成,反惹了一頓騷。(一千多次的會診,每天幾萬毫升的輸液以及輸血,醫生簽名的不統一,只是說明醫院不會作假,並說明不了什麼)4:病人家屬說過會診費的問題,最後又否認,至少說明病人家屬一定在撒謊。5:媒體故意煽動人們的情緒,抓住人們對醫療知識缺乏,對醫療反感的心態,故意擴大此事件。(每天用液體量幾萬毫升。用血一萬毫升,並不一定輸入病人身體,有很多治療都需要鹽水,血漿,雖然哈二醫用量也太大了,但只能說明他們沒有把藥物明細表做好,並說明不了什麼)。

從以上的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問題是出在體制上和醫保問題上,醫生的差錯在於沒有為了病人的利益而把謊撒圓,如果醫生有問題,每天輸入幾萬毫升的液體,幾個翁氏也活不過三天,只有傻瓜醫生才會下這樣的醫囑,哈二院的醫生估計不是傻瓜,但他們為病人醫保問題造假的功夫的確是太差了。

昨天看了一段電視新聞,有一個比較有良知的人說,我們目前的社會,很多問題都是體制上的問題,並不是某些群體的問題,當今人們的情緒,需要的是和諧與穩定,而不是煽動點火,我以為這話說的不錯。醫療上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但大部分都是由於體制上的原因造成的,如果人們都把怨氣撒在醫生護士身上,這的確是不合理的。媒體也應該多宣揚醫務人員的優點上,而不是以偏概全的曝光醫療上存在的問題,其實,所有的群體都存在著很多問題,但為什麼總是報導醫療上存在的問題?把醫患關係搞緊張,對社會、對國人是沒有益處的。醫療上的問題是很多,但體制上的問題,醫藥流通問題。醫保上等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想靠媒體的曝光來煽動醫療系統的反感來解決問題,相信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最後吃虧的還是全體國民。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