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變味:倒賣試題 篡改成績

發表:2006-02-08 16: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大陸全國青少年信息學林匹克聯賽(即信息學「奧賽」)落幕後,內蒙古賽區部分選手的家長卻爆出作弊內幕,可以花錢「操作」,可以篡改成績,也可以買賣試題,種種的弊端令家長不服。

據新華網報導,一些家長表示,為了走「奧賽」獲獎免試上大學這條捷徑,孩子已棄學多年,其他學科基本上荒廢了。並說,省吃儉用上高價培訓班、買便攜 電腦,誰想到把孩子領上這麼一條邪路……」

大學「捷徑」家長趨之若鶩

歷年來,不少知名高校都從聯賽獲獎選手中破格錄取大學生,因此信息學奧賽被視為青少年計算機愛好者打開一扇上大學的便捷之門,也因此讓不少想走「捷徑」上大學的學生家長趨之若鶩。

內蒙古大學計算機學院一位張姓教授在這一領域中看到了商機,辦起了「信息學奧賽輔導班」,收了25名學生。

複賽在2005年11月19日舉行。複賽之前,張教授和輔導班另一名工作人員向學生家長提出:每人交3.5萬元,其中的3萬元是「活動經費」,用於輔導班的接待、公關活動。並向家長承諾:如果選手能在競賽獲獎被大學破格錄取,這些錢不退,沒被錄取的就退還3萬元活動經費。

複賽前 買到試題

一位姓劉的學生家長透露,在複賽前一天夜裡,輔導班一位姓趙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學生家長說是拿到題了,可以帶著孩子與張教授到我這裡來做答案。趙提出拿20萬元來買。最後雙方以10萬元成交,但趙要求只能把題泄露給10名選手。

這位家長說,拿到試題後,張教授和部分學生、家長一起連夜做出答案,並將每份答案略做修改以避免雷同,分發給部分選手及家長。

家長提出作弊證據

針對家長們的說法,張教授否認有泄露試題的事情。奧賽的承辦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科協負責人則表示曾接到幾名家長的反映,但家長們拿不出確鑿的證據,所以無法著手調查。

但卻有家長拿出了一些證據。一名學生家長提供了比賽過後幾個小孩互發的手機簡訊為證。從簡訊內容判斷,試題泄露是在競賽前一天晚上發生的,部分學生在當晚做出了試題的答案。

另外一名學生家長證實:自己在複賽前拿到了一張試題及答案的磁碟。

學生成績偏低 爆篡改醜聞

複賽過後,由於學生的成績並不理想,為了向家長有所交代,張教授竟然與自治區科協參與競賽成績測評工作的張某聯手篡改成績。張教授在去年11月20日向張某提供一張有28人的考生名單和成績表、一個事先做好分值程序的U盤、一張20萬元的存摺和2萬元現金。張某沒有收存摺,只拿了現金和其他作弊資料。

張某在11月23日開始依計畫行事。將28人名單中的24名選手成績全部更改。但是當晚即被監督人員發現而事情敗露。張某交出學生名單、收受的現金和U盤,並交代了張教授與他「溝通」的過程。張某被停止工作,並接受審查。

「奧賽」作弊並非始於今日。內蒙古自治區科協的工作人員說,2004年,內蒙古賽區的一名「關係」選手憑著信息學奧賽獲獎證書被保送上大學後,但卻因為對計算機知識一竅不通,被學校取消保送資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