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領」:點菜要VC、隨身帶垃圾

發表:2006-02-23 19: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org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綠領」都有自己的選擇標準 在《過度工作的美國人The Overworked American》一書中,作者索爾----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呼籲人們要少工作、少賺點錢,她視現代人那種拚命增加工作時間的舉動為愚蠢透頂的行為,對那種充滿「工作狂」的「超人國度」極盡諷刺。
比較短的工作時間更可以提高生產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提升「士氣」,並且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生活。

多花些時間來享受你的勞動成果----這是索爾不惜調用大量數據和事例來向人們傳遞的聲音。

出現在中國大陸的城市「綠領」,正是索爾所說的「生活的價值凌駕於金錢之上」的身體力行者。「綠領」追求著一種和諧色調:工作與生活的和諧、個體與群體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下班關手機、點菜要VC、週末必出遊、隨身帶垃圾」,這個帶有誇張意味的順口溜描述著「綠領」的經典生活,但也從一個角度反映出「綠領」們對自身生活的自律色彩。

崔英善 女 30歲 北京一家外資體育營銷公司客戶經理

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的崔英善,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工作。2003年6月1日,崔英善與朋友們一起發起了「陽光志願者協會」。她曾致信加拿大駐華使館,為北京昌平區匯蕾學校爭取到20餘萬元的助學捐款。

崔英善是那種看《哈利.波特》可以看到廢寢忘食的人,當然她的閱讀範圍遠不止文學作品。她每月都會花費大量的金錢來買書,但仍然覺得自己想瞭解的東西太多,而知道的東西太少。所以她在消費中更傾向於把錢花在能助長自己精神財富的東西上面。

「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深陷於物質生活--這可能是一些生活節奏比較快的城市中的特有現象。」崔英善對現代人普遍追求物質的說法不以為然,在她看來,中國有很多老百姓,尤其是小型城市的人,經常在工作之餘為自己留下了很多空間和時間來體味生活,而這常常會讓她感動。

崔英善給記者講述她在2004年去西藏旅行的一段見聞。「那是去青樸修行地歸來的路上,因山洪暴發的泥石流擋住了我們乘坐的大巴。當時我覺得很鬱悶,因為可能會晚好久才能回到城裡。但當我看周圍其他人時,驚奇地發現他們竟然都在微笑,婦女和孩子顯得很高興,喇嘛開始誦念佛經。回到拉薩後,當地的朋友向我解釋,他們把在朝佛的路上遇到的類似事情視為一種考驗,認為這樣能減輕身上的罪孽。」對於這些進香者的平和心態,崔英善印象很深。

這是一種會感染人的力量,崔英善在那次入藏過程中,認識了一個到過兩次西藏的11歲小男孩,小男孩說他準備寫一篇文章,叫「慈祥的西藏」,原因是他發現在西藏,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有非常慈祥的微笑。

因為這些經歷,崔英善發覺自己開始改變,以前的她是那種「發一份傳真會確認好多遍」的完美主義者,但現在,她更崇尚一種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為北京龍舟俱樂部的成員,崔英善喜歡和朋友一起划龍舟。而每個月她都會去登山,參加陽光志願者俱樂部的聚會。

不管工作多忙,崔英善總會定期到學校給孩子們作課外輔導、為學校籌資、商討俱樂部事宜。「這是一件挺好玩的事,一點都不覺辛苦。」她說。

參加志願者活動、與朋友相聚、讀書、遠足,這構成了崔英善工作之外的生活。她對這種時間分配很滿意,「人的時間只有這麼多,你得分辨哪些事情是對你真正重要的,是真正影響你的生活的。很多人把80%的時間放在只對自己生活起20%作用的事情上了,這是得不償失的。」

熊江寧 女 26歲 一家外資企業的北京高級經銷商

熊江寧是個才女,16歲江西省宜春地區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入北大法律系,23歲獲得北大法學碩士學位。從大二開始就沒有向家裡要過一分錢的她,在畢業時還存下一筆錢。

現在,這個靈氣逼人的北大姑娘已然收入頗豐,她告訴記者,如果中國的中產階級的劃定有個上限和下限,那她可能居其中。

但她獲得財富的工作與其所學專業並不相關。她坦言,她並不喜歡律師這個職業。「他們總要面對社會負面的東西,在美國,人們說律師是不能上天堂的,因為職業的操守有時要求你違背良心的抉擇。」熊江寧因此選擇改行,自己創業。

記者找到熊江寧時,她正在深圳度假,因為懼怕北京的寒冷,所以她跑到深圳過春節。

在熊江寧的時間表中,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是一體的。這使她更像一個自由職業者。「在冬天,我一般會在七八點鐘起床,因為北京空氣不好所以不會有晨練,但到四五月份我會早起鍛練。」

熊江寧和她的朋友擁有私人教練,她們通常會把教練請到工作室,來教她們做瑜珈或跳拉丁舞。工作室位於北京新起點家園,這個240餘平米的空間在裝修時被設計成健康生活館的風格,熊江寧通常會邀請她的客戶到這裡來聊天、聽講座或是開party,這些也是她的工作。熊江寧很喜歡這種工作方式,事實上她把這看成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我不願意很累,我希望自己做什麼可以由自己決定。我現在的狀態很自由,壓力都是自己給的。」

熊江寧的工作時間很自由,這允許她有很多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工作和生活,熊江寧強調一種平衡與調節。「很多人上班,忙得沒有時間顧及自己的生活和家人,忘記了內心的平衡,最後在得到物質的同時可能發現自己一無所有。」她說,「人生就幾十年,不應該讓自己不開心那麼久。」

作為曾經的北大愛心社成員,畢業已經兩年多的熊江寧現在仍然熱衷於公益事業,如果時間和情況允許,她會每月選擇和一些朋友去一次在河北的一家孤兒院。

作為殘障兒童孤兒院,為了避免兒童心理受傷害,社會人士去參觀的行為是不被鼓勵的,但熊江寧和她的朋友不在此列,每次到這裡都能受到歡迎,孩子們喜歡跟她聊一聊,玩一玩,晒晒太陽。通常每次都會為那些需要做手術的孩子捐些錢,雖然不多,也可以略盡綿薄。

熊江寧很看重北大就讀時在愛心社的經歷,「愛心社是個很純淨的社團,在社會上很少有這樣的組織,它不會給你帶來諸如保研、留校等很實惠的東西,但卻會給你內心帶來一種很實在的感受。」熊江寧說她喜歡這種氣氛。

現在熊江寧也會經常參加由公司主辦的慈善活動,她希望在自己事業發展和財富積累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大的力量來號召一些更有能力的人來共同做這個事情。

熊江寧把自己將來的目標鎖定在希望小學的建立和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上,「我會給自己20年時間來慢慢做這些事情的。一步步往前走,要想給別人一杯水,自己須先有一桶水。如果我們今天做慈善,做得窮困潦倒,做得人家不羨慕,不想成為這樣的人,那我們就不會有號召力和影響力。我希望我所做的事和我的生活是別人想要的,因為榜樣會有很大的號召力。」熊江寧說。

中國新聞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