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到中國器官移植後死亡 多方質疑

發表:2006-03-23 18: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許多外國人到中國接受人體器官移植,由於器官來路不明、倉促簡陋的手術設備和無適當術後治療導致多人死亡。日本近來已開始調查此類死亡事件,馬來西亞、印度、南韓、英國、美國媒體隨後報導。雖然國際媒體道義譴責,但中國人體器官交易為謀取暴利依然猖獗,在網際網路上還不時登有出售中國死囚犯器官的廣告。

數百名日本人到海外移植器官

日本時報(Japan Times)3月11日報導,日本衛生、勞動和福利救濟部的專門小組3月9日第一次揭示了日本人到國外接受器官移植的人數,表示已知有453名日本人在海外接受心臟、肝臟或腎臟的移植,其中103人是心臟移殖、199人肝臟移植和151人腎臟移植。

這個小組說,在這個統計數字中,心臟移殖103人是自1988年以來的統計數字,而肝臟和腎臟移植數字是根據目前在日本接受手術後追蹤治療的患者人數。

36家醫院表示,他們正在治療那些接受海外肝臟移植的199名患者,其中12家醫院說,患者在中國進行了移植手術,15家表示患者是在美國和澳洲進行移植的。

在接受心臟移殖的103人中,其中85人回到日本後一直在20家醫院接受治療,另外18人已經死亡。

日本調查到中國器官移植的死亡案例

據美聯社東京報導,日本衛生部官員2月28日說,日本正在調查它的幾個公民到中國接受器官移植而後死亡的事件。

衛生部官員矢野(Masae Yano)表示,衛生部醫療專家的小組正在調查涉及至少八名日本患者死亡的案例,他們到中國接受器官移植,在返回日本之後嚴重不適或死亡。

矢野說,其中一些死亡案例,去年報告的是因為患者返家之後發生感染、肺炎或腦出血,她補充說,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資料。矢野還說,"目前研究小組正在設法收集有關這個問題的詳細情況",並補充道,專家也在調查其它亞洲國家器官移植的情況。

日本共同通訊社(Kyodo News)說,在過去的二年期間,至少四個日本人在上海和瀋陽接受器官移植手術之後不久死亡。共同社還說,從2004年以來,一個位於瀋陽的中國器官移植代辦處就接受了超過100名日本患者。

馬來西亞人死於中國器官移植手術

據法新社3月2日馬來西亞報導,在日本調查至少七人因在中國移植器官而死亡的事件之後,馬來西亞國家腎臟基金會的一位官員根據報告表示,許多馬來西亞人也死於中國低質拙劣的人體器官移植手術。

基金會副會長冉荷(Zaki Morad Zaher) 告訴<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說,他知道許多患者前往中國進行移植手術,由於併發症死在那裡或返國之後死亡。這位衛生部的腎臟病學家顧問還說,他是從私有和國營部門的同事那裡得知,患者選擇去中國移植器官,但術後不治而死。

冉荷告訴<新海峽時報>,"我們還沒有確切的數字,因為這些人幾乎都是獨自去中國移植器官的,主要是做腎臟移植" 。

同時<新海峽時報>指出,前往中國移植的許多馬來西亞人年齡較大、有病、不適宜進行主要的外科手術。

法新社說,中國的人體器官移植交易越來越有利可圖,但它是道德敗壞和墮落的,中國被指責摘取執行死刑的囚犯器官,並賣到醫院作為移植器官的來源。

網際網路上出售中國死囚犯的器官

據阿拉巴馬州的傑絲每日新聞(Juicee News Daily)3月3日的報導,一家名為"國際移植(Transplantsinternational.com)"的公司在網際網路上出售中國死囚犯的器官。

這個公司以23,000美元的價格販賣用於移植的中國死囚犯腎臟,而且聲明"腎臟來自死人,並且在中國大多數情況這個死人是囚犯, 一旦這個腎臟準備好,會於至少二星期前通知。"

每日新聞說,人權小組通常反對這種"獲取器官(organ harvesting)"的移植方式,這使得踐踏人權有利可圖,並且剝削貧窮的人們。據國際特赦組織報告,中國2004 年執行了3,400人死刑,佔全世界所有執行死刑人數的90%。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