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生活壓力大

發表:2006-03-30 18: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大陸移居香港的新移民數目在97之後大幅增加。調查顯示,很多新移民往往很難適應香港生活,覺得生活壓力很大。

29 歲的謝女士一年多前從福建到香港與丈夫團聚。謝女士說剛到香港的時候,沒有什麼朋友,也不敢跟鄰居接觸,整天關在家裡,很不開心。謝女士的丈夫從事飲食業,工作不穩定,下個月將會再度失業,謝女士覺得在香港生活壓力很大:「來了香港我覺得壓力很大,找工作很重要,找不到工作,心情不好,要有工作才可以生活,覺得很緊張。」

謝女士面對的困難,其實也是其它很多新移民從中國大陸到香港之後面對的適應問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說,近年新移民面對的最大困難是就業問題:「香港這幾年經濟較差,很多人失業,新移民最需要就業機會,他們很多時找不到工作,找到的工作工資也比較低。」

*八成以上受訪者適應有困難*

香港政府在2005年第二季訪問了8千多名從中國大陸移居香港的人士, 80.7%的被訪者表示在適應上有困難,其中接近60%的人說最大的困難是工作,他們主要希望從事批發、零售、貿易、飲食和酒店業等。新移民面對其它適應困難還包括居住環境、家庭經濟、教育制度,語言和生活習慣等。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特別關注新移民婦女貧窮問題。該會幹事施麗珊說,到香港與丈夫團聚的婦女希望找工作。近年雖然很多新移民婦女的學歷甚至高於在香港丈夫的學歷,但是她們在香港面對找工作的困難。她說:「她們的學歷不是特別低,近年有中學程度的新移民超過七成,問題是學歷可能在香港不被承認,或者是英語比較差,思維價值很不一樣。」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和新移民互助會訪問了100名新移民婦女,其中 90%受訪者希望就業,但是因為她們要照顧孩子,而託管服務及收費不合所需,就業率偏低,不足4成,工資也較本地婦女低近30%,只有5800元。

*幫助子女學習是難事*

另一方面,對於很多新移民婦女來說,如何幫助子女學習也是非常頭痛的問題。從廣州移居香港5年的何女士說,不懂怎樣幫助13歲的兒子學習是她面對的最大問題:「有時覺得很困難,在教導方面,特別是英語,不懂看,不知道怎樣教導他。」

何女士與謝女士都曾參加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為新移民提供的適應課程,例如英語班、電腦班等,也為新移民學童舉辦補習班,何女士與謝女士有時間也到協會做義務工作。

謝女士說,念幼兒園的兒子以前經常哭,不願意上學,自己又不懂教他英語。後來兒子參加了英語補習班以後,現在上課變得輕鬆又開心。謝女士在協會裡面也認識了很多人,人也比以前開朗:「現在與鄰居沒有什麼隔閡,以前不敢跟人家講話,怕人家歧視我們。現在沒有什麼,社工開導我們,有什麼不懂的不怕問,現在溝通多些。」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呼籲香港社會人士關注新移民的權益,為他們提供就業培訓,減少托兒收費等,更多地協助新移民適應香港的生活,使他們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貢獻社會。

(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