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中國:好多都搞不懂中國的什麼!

發表:2006-05-01 04: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遙遠、神秘、古老、東方,這幾個詞至今仍是絕大多數沒有來過中國老外對中國的印象,朦朦朧朧、模模糊糊。這就難怪,許多老外一到中國就如墜雲霧,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搞不懂中國人說的話

眾所周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兩套話語系統:一套是用於公眾場合的,一套是私下說話時使用的。不管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百姓,一在公開場合說話,就會比較多地加入一些套話、空話,甚至大話、假話。這四種話,我們自己很受用,可是外國人一聽就犯迷糊。

普通老百姓層面上,中國人總體上愛撒謊是不爭的事實。許多人一面抱怨在中國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可是一轉眼自己就加入撒謊的行列,撒謊甚至成為我們大家的一種無意識行為,張口就來。

去過西方國家的國人普遍有一種感受,就是那裡的人特別容易相信別人,中國人說什麼人家都相信。在中國,我們是先假定一個人是不誠實的,只有通過交往發現這個人是可靠的才開始相信他。在西方,人家是先假定一個人是誠實的,只有通過交往發現這個人經常撒謊才開始不相信他。

搞不懂中國人賺的錢

美國耶魯大學一位教授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上海對中國人的消費進行研究。實際上,他一開始是研究中國人的收入的。為什麼他後來改為研究中國人的消費呢?他告訴我說,因為中國人的收入他怎麼也搞不透。他舉例說,一個中國人告訴他,一個月的收入是2000元人民幣,可是這個人去買一件價值100元的衣服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

確實,要搞清中國人的收入,是一個不可能任務,不但外國人搞不明白,就是我們自己也搞不明白。以上海為例,去年的人均收入上海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是,不足兩萬元,可支配收入不足1萬元。你信嗎?反正我不信,否則,上海那麼多的房子都賣給了誰?

我有一個同學20世紀80年代留學美國,在美國定居,前不久回國探親。在接風的飯桌上有人也問到中美兩國的收入問題。當時我這個同學回應些虛頭八腦的話,什麼上海高樓林立非常繁華、什麼車水馬龍異常熱鬧,什麼大的購物中心比美國的還現代等等。吃完飯出來,只有我們兩個的時候,他對我說:「我怕影響大家的情緒沒告訴他們真實情況,我在美國有一筆很大的存款,接近20萬美元。」

我沒有立即回答他,因為這讓我想起了前兩天他告訴我的另外一件「害怕影響情緒」的事。他住在上海的這幾天,為了保持美國的習慣,每天都到他賓館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喝咖啡,次數多了,裡面的服務員認識他了。有一次,一位服務員小夥子問他腳上那雙運動鞋是多少錢買的?「我是花了100多美元買的,」他事後告訴我,「折合人民幣1000元左右。不過我沒有告訴那個服務員真實的價格,我怕他知道我的一雙鞋差不多抵他一個月工資會影響他的情緒。」其實,我當時就想告訴我同學,那個小夥子自己腳上的那雙鞋說不定也是這個價。

這次見我沒有立即回答他,同學以為把我給嚇住了,趕緊解釋說,他去美國時間比較長,中國人比較節省,一般美國家庭也不見得有這麼多存款等等。我終於決定不再害怕影響「他」的。情緒了,我停下來隨便指著路邊的一棟公寓問他,「你知道這裡面一套房子值多少錢嗎?」「多少?」「你那20萬美元不一定買得到」。「是嗎?」我同學一臉的不相信。

老外搞不明白的還有中國的價格

老外首先不明白中國的農副產品為什麼可以這麼便宜。中國的農民難道只需要喝西北風就可以了?其次,老外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裡出售,價格可以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

要說老外最看不懂的是中國的紡織品價格。本來中國給人的印象是紡織品大國,據統計,中國出口的服裝平均價格為5美元。5美元,折合人民幣40元,平均價格為40元,那通常意味著差不多一半還低於40元。可是,為什麼在國內大商場的服裝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前不久,上海市政府做出決定,取消(請注意,不是搬遷)著名的「襄陽市場」。我們剛剛做了一個外國人的調查,竟然有老外叫我們要求上海市政府重新考慮這個決定,保留這個「中國唯一的享有世界知名度」的服裝品牌。襄陽市場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許多人以為是「假冒而不偽劣」,不是。它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商店裡的服裝質次價高。

搞不懂中國人的數據

剛剛過去的2005年無疑是西方媒體的中國年。新年伊始,英國《泰晤士報》就在1月3日發表了該報前總編的一篇評論,題為《這是中國的世紀》由此拉開了「中國熱」的序幕。《紐約時報》於5月6日發表社論《一個崛起的中國》幾乎在同時,《新聞週刊》5月9日也推出封面報導--《中國世紀》用了21個版面進行了密集報導。6月20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也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大國的崛起」的文章,提醒美國大企業不要錯過中國世紀。一週以後,著名的《時代週刊》也刊登了一組關於中國的特別報導。

本來,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外國人的讚揚向來是極其享用的,但是近幾年國際鬥爭的豐富經驗顯然大大提高了部分國人的警惕性。這次,就在我輩一如既往地準備陶醉於外國人如此高密度、超強度的讚美聲中時,有人高瞻遠矚地指出,這場所謂的中國熱不過是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精心密謀的、對中國的「捧殺」,其目標是試圖將當年捧殺戈爾巴喬夫並導致蘇聯垮臺的過程在中國重演。並煞有介事指出,那些文章的作者儘管來自不同國家,但他們都相互認識,事先對這場精心策劃的捧殺進行過周密部署。給我的感覺是,要是早知道他們的開會地點,我們本來可以來個人贓俱獲。

我在這裡鄭重地告訴大家,任何外國人有關中國的研究你不妨先打個問號。尤其那種短期到中國幾個大城市轉了一圈,逗留期間由中國人迎來送往的老外,他們的話一句也聽不得。不是因為外國人笨,而是因為我們的國情確實太特殊。

外國人只注意到北京上海的發達和繁榮,卻不知道中西部農村的貧窮和落後。

外國人只注意到中國賓館大堂的氣派,卻不知道許多小學生連課桌都沒有。

外國人只注意到中國遊客超強的購買力,卻不知道中國遊客由於出國機會很少,四姑六姨都托買東西,花掉的不僅僅是自己多年的積蓄,而且還有其他人的多年積蓄。

外國人只注意到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卻不知道我們的一飛機服裝換不回一架飛機。

外國人只注意到到處是中國製造,卻不知道很少有中國創造。

外國人只注意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卻不知道我們的首都都已經被重度污染了。

外國人只注意到各地政府大樓、廣場的氣派,卻不知道後面的民房快要倒塌。

外國人只注意到我們請他客時餐桌上的菜總是多得吃不掉,卻不知道那是公款吃喝。

可是這一切我們自己都知道!外國人哪有在捧殺我們,分明是我們自己在捧殺自己!我們常說,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蘇聯的解體真的是被人捧殺的結果嗎?

我的一位在中國生活已經十年以上的外國朋友對我說,「論做表面工作,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有你們中國人這麼厲害。」

試問,這句話我們該理解為罵殺還是捧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