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中國:北京人總是將壓力悶在心裏!

發表:2006-05-10 05: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3個好朋友遠道從新加坡來到北京看我。噢,不對,他們的原意不單是看我,而是想著順道旅遊。但到了北京後,這座城市與他們的想像有著太大的差距。WL事後告訴我說,在抵達北京的第一天,在遊覽了北京胡同後,他自動放棄了「旅遊 」的念頭,將目的縮小至「看朋友」。

或許,更讓這3個曾在多年前遊覽、甚至在北京留學的朋友遺憾的,是市內建築設計的不協調。去年美國建築師蘇解放曾刻薄地批評,北京是「穿了一身土氣的洋馬褂」,指的正是北京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但乘汽車在城裡四處看看,舊建築並非全然沒被保留,只是新舊建築搭配無序,像縫補失衡的衣裳。學美術出身的朋友認為那稱得上是視覺的「騷擾」。

早晨8點,我們穿過國貿地下商場走到國貿地鐵站,地鐵出口不斷湧出面無表情的人潮。國貿附近都是高檔 寫字樓,乘地鐵上班的多屬城中白領。他們衣著得體,長外套配公事包彫琢出一身標準專業的現代都市面貌,也奇妙地顯出他們內心的著急,甚至絲絲的不安全感。

「北京人生活壓力很大。」——WL的話仿如一言驚醒夢中人。在我到北京工作的9個月,來自這個城市的壓力在很明顯地加大、積累、遞增。北京式的壓力有特點。一般說來,北京人的生活節奏慢,步子緩,做事情有種慢條斯理的優雅氣質。可這並不說明他們心裏不急,就像北京市民走在街上,前後左右都有人,位子都被佔光了,想快快不起來,想搶又不文明,想慢不敢慢,結果壓力都悶在心裏。

我們對北京的感受,是在遊覽西安時突然清晰起來的。西安人羨慕地說,西安發展哪有北京好?西安只有600萬人口,北京有將近1500萬。但作為遊客,我們體會的是西安人輕鬆自然的一面。

就說馬路,西安市也犯「堵車病」,但馬路上卻沒有北京式的焦躁。大概北京堵車實在太厲害了,「病」得太久了,車流一多,車子就開始在滿街亂竄,乘客心情都不自覺地跟著繃緊。

富裕並不一定帶來幸福,這些年中國的快速發展再次證明了這個老掉牙的道理。中國大城市的居民或許沒想到,在他們那麼辛勤奮鬥,剛要趕上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的時候,現代化和城市化的壓力已讓大家對「進步」感到疲憊。

今天城裡越來越多人像被攪在龐大無形的運轉力量中。


青年參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