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游泳,別畢業 一個麻省優等生的難題

發表:2006-05-18 03: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如今到了畢業的季節。美國各大學都忙著畢業典禮。畢業生也在打點行裝,興沖沖地等著奔赴新的生活。但是,有些畢業生卻要跑到游泳池邊上等著獲得畢業的資格。比如MIT電器工程和計算機專業的優等生
Stephanie Yeh,不久前接到學校的通知:她必須通過100英尺的游泳測驗,否則無法畢業。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竟使她手足無措,放聲大哭。

  Stephanie Yeh是位亞裔女孩,班裡頂尖的學生,已經在華爾街拿到了六位數起薪的工作。在22年的生命中,她面對樣樣考試,無不出人頭地。可惜,她就是怕水,不敢把頭浸在水裡。她父母從小對她過度保護,因為怕出事竟沒有送她去學游泳。但是,MIT有個死規定:不能游100英尺就不能畢業。Stephanie Yeh也曾試圖學過,但兩次報名參加游泳班,兩次因為忙而放棄。如今臨畢業僅一個多月,學校突然下了最後通牒,這可如何是好?

  Stephanie Yeh的困境,提醒人們注意許多美國大學的一個奇怪的規定:畢業生必須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這一規定起源於二十世紀初提高水中安全的努力。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高校成了軍事訓練營地,游泳就漸漸成為學生的必修。但在戰後的和平年代,這項要求在大部分大學都漸漸被取消了。取消的原因之一,是這一要求歧視那些生活在離水很遠的地方的「旱鴨子」。到1977年,有42%的學校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游泳要求。到1997年仍有14%堅持游泳測驗。在這些堅持老規矩的學校中,頗有些大名鼎鼎的學府:MIT,哥侖比亞,康奈爾,達特茅斯,Notre Dame, Hamilton, Swarthmore, Washington & Lee。當然,軍校要求是最嚴的。海軍學院(Naval Academy)要求學生在40分鐘內游1000米。西點軍校則要求在模仿戰地場面的游泳池中負重完成多種任務。

  當年大學要求學生掌握游泳技能,有戰時的考慮。戰後雖然進入和平年代,但健身運動並不發達,學校需要保持學生的體魄,學生也沒有其他太多運動好選擇。後來,健身房遍佈各地,瑜加,健美操等等應運而生,大家選擇多了。同時,反歧視的政治正確的觀念崛起,要求游泳,就是歧視那些接觸水機會少或者由於宗教信仰不能游泳的人。於是,大學紛紛取消這項要求。比如MIT的鄰居哈佛早就取消了這個規矩。南部名校北卡羅萊納大學,明年起也取消這項測試。

  這一趨勢,讓游泳教練們大為不滿。北卡大學的教練就爭辯說,當地水面很多。現在大家動不動就講自由選擇。可是,你要是不小心掉到湖裡,你不會游泳還談什麼自由選擇?Notre Dame校園裡還有一個傳說:一個富家子弟溺水身亡,其父立即捐給學校一大筆錢,條件是學校必須要求學生通過游泳測驗。

  前面提到的那位Stephanie Yeh,臨上驕現扎耳朵眼,在同學的幫助下反覆練習,一路掙扎,最後總算通過,並稱這是她在MIT最難的考試。她高高興興在池邊拿著合格證照了張像,發誓以後再不游泳了。另一位MIT的女生不那麼幸運,游著半途就掙紮著沉底,被救生員救了出來。MIT的教練稱有些學生太書獃子氣,總問手入水的角度。不沉地就不錯,還想什麼角度?這不是作數學題。所以他則要求學生下去就游,別那麼多說道。在康奈爾,一個學生最後去通過測驗,全班都去給他加油。於是校方不無得意地說:在這年頭,還有什麼能使一個班走到一起來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