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等待貧困兄妹接力求學

發表:2006-07-17 05: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黃英和母親在田間耕作。
 
 
黃英初中時的照片,在打工之前她是一個胖胖的女孩。
 
七年前炎熱的夏天。
 
兩份通知書同時擺在一個家庭的面前,三哥要上大學,妹妹要上重點高中。
 
對這對貧困的兄妹而言,這始終是無法承擔的。
 
於是,17歲的妹妹主動去了東莞打工。
 
後來,三哥畢業,等了四年的妹妹重上高中。
 
再後來,在2006年的今天,妹妹終於也要上大學了。
 
四年等待貧困兄妹接力求學
 
記者 石磊 特約記者 譚揚漢 廣東懷集報導
 
黃英還是一名應屆高三畢業生,正在等待高考第二批本科志願的錄取通知書,填的志願是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家裡這幾天正在建新房,等待錄取的這段時間,黃英還要下田做農活。新房壘起了一半,黃英用手指在牆上隨意畫著,輕聲地說:「這七年來我現在的生活最快樂了,什麼壓力都沒有,我想我以後的人生可能會比較順利吧!」
 
這是7月11日的中午,再有50天,黃英就是一名大學本科生了。她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也是全家第四個大學生。
 
從初中走到高中,黃英停頓了4年,從高中走到大學,黃英沒浪費這3年。
 
停下來的那4年,她去了東莞打工,用打工掙的錢幫助三哥讀完大學。三哥大學畢業那年,堅決地把她重新送回了高中,今年,黃英在高考中考出了612分的成績,上了第二批本科院校的線。黃家的四個大學生,是在接力中讀出來的。
 
近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布調查則顯示,有12.7%的貧困生因交不起學費可能放棄大學;有六成貧困高考生不能湊齊大學第一年學費。而因為無法替子女交足上大學費用,家長想不開自殺的悲劇也時有發生。
 
藏了四年的通知書
 
7年了,黃英都沒有跟三哥討論過那個晌午。
 
那是1999年炎熱的8月,「三哥,我去東莞打工了,你讀書吧……」從地裡做完農活回到家中,17歲的黃英本來想讓語氣輕鬆點,但一出聲,淚水便在眼眶裡打轉,她使勁忍著,始終沒掉下來。
 
三哥坐在那兒,露出「很難形容」的表情,他低著頭,過了好久才抬頭說:「去就去吧。」
 
在兩人「誰去讀書」的抉擇前,三哥只說了這一句話。
 
回想起那個場面,黃英說:「可能三哥怕說多了,會有一點點忍不住哭吧。」 第二天,請假在家的二哥送她到了縣城,她就跟表姐到東莞一家電子廠上班了,工作很累,她沒時間去想,也再沒問過三哥當時的感受。
 
7年都沒問過。黃英覺得,如果講出來大家都難過,不講還好一點。
 
1999年,黃英考上懷集縣一中的高中,是全鎮唯一一名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女生。比黃英大3歲的三哥,也是這一年考到了華南師範大學。
 
大哥剛從肇慶西江學院畢業沒多久,做老師每個月收入不過300多,二哥也剛從鄭州一間大學畢業,收入也是四五百塊,父親給搞建築的同鄉打工,每天十六七元的進賬,要支持兩個孩子讀書,實在很難。
 
家裡人還在猶豫。黃英想來想去,決定先去打工。父親都是靠做苦力活掙錢,他還能做多久?黃英不想老父親再這麼辛苦。而且三哥考上的是大學,「前途肯定比我光明。」她不願意跟家裡人說太多,說了更加不開心,也不願意見朋友,怕自己講的時候忍不住會哭。
 
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黃英把決定告訴父母的時候,語氣很確定。父親嘆了口氣,說:「家裡不是不想給你讀,是供不起,那就先打工吧。」
 
1999年9月5日,只讀了四年小學的父親寫了第一封信給黃英。這封信,7年後還藏在黃英枕頭邊的小包裡。她小心地展開這封信,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我每次再看這封信都想掉眼淚。」一頁半紙,有很多錯別字,父親寫道:「姐姐過了門,兩個哥哥工資不多,要支付兩個人讀書何處有,望你能諒解我……」 (摘自原文)
 
那份高中入學通知書,黃英把它和自己的寶貝書一起放進了抽屜,她覺得,「那麼勤奮讀書才考到的通知書,肯定要好好保存起來啦。」父母從不動她的東西。黃家小女兒讀書的夢,藏了四年。
 
兄助妹再續求學路
 
本來五兄妹中,黃英就跟三哥最好,話也最多。在東莞的電子廠打工的時候,黃英常常給三哥寫信。信裡寫:「好想再回學校讀書,考大學。」她心裏想著,等三哥大學畢業了,自己也就可以回去讀高中了。但又隱隱地擔心,萬一三哥畢業也才掙幾百塊工資,怎麼供得起自己呢?
 
剛進廠時,她做的是最簡單的往玩具的電路板上放螺絲釘的活兒,一塊板有9顆螺絲,她必須又快又準地放好,下一個崗位的人才能準確地把螺絲旋緊,要是放得不准,就會被別人罵。
 
工廠常常加班,加班到凌晨3點,早上8點又得準時上班。回到宿舍沖完涼,黃英腰酸背痛,累得只想睡覺,一直睡。
 
黃英帶著她喜歡的英語和物理課本到了東莞,偶爾,她還會翻翻,翻的時候就想起自己離學校有些近了。她也試過去換工作,但是總是因學歷低被嫌棄。
 
她平均兩個月寄一次錢回家,剛開始工資也只有300多塊,加班的時候會多一些,4年算下來,她給家裡寄的也有萬把塊了。這些錢爸媽來分配使用,有些拿給三哥讀書,有些就積攢下來。2003年,家裡終於不用再住泥瓦房,爸媽一手一腳地,蓋起了一棟紅磚兩層樓。
 
重新進入懷集一中的機會是三哥幫著爭取來的。
 
2003年8月,暑假的一天,懷集一中校長鄧少鋒接到一個已經畢業的學生的電話,「我當校長20多年都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事!」鄧少鋒說。
 
這個學生說,4年前他妹妹放棄了讀高中的機會出外打工,供他讀完大學,現在他畢業了,一定要把妹妹送進大學。
 
鄧少鋒很驚訝,他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學校裡也一直有給孤兒、單親家庭的貧困學生減免學費的制度,但這個農民家庭選擇自己消化經濟困難。這故事太傳奇了,他於是讓這個哥哥帶上證明材料到學校來。
 
在校長辦公室,令鄧少鋒再一次驚訝的是,經過了4年,妹妹的入學通知書還是嶄新的。哥哥鄭重地請求,再給妹妹一次讀書的機會。
 
按正規來說,4年前的通知書是無法進入這所縣重點中學的。但是鄧少鋒感動了,他拍板,錄取!
 
那一刻這位哥哥喜悅的神情,在校長鄧少鋒腦海裡記了3年之久。「那是一種完成使命後卸下重負的表情。」
 
同樣是8月,還在東莞的黃英接到三哥的電話:「你可以回懷集一中讀書了!」電話這頭的黃英「耶」了一聲跳了起來。
 
高中三年壓抑生活
 
梁文發、鄭升都是懷集縣一中高三B11班的學生,班裡只有7名女同學,男女同學的關係還挺融洽。但他們卻不怎麼跟那名叫黃英的女同學開玩笑,因為心裏覺得,跟這個抓緊一切時間用功的內向女生說話,「都是浪費她的時間。」
 
懷集一中的英語老師潘小映,對相處了兩年的英語課代表黃英的印象也是:「用功,不愛說話,偏內向。」
 
黃英對自己性格的歸納卻是「活潑外向」。她一直記得在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評價她「比男生還要活躍」。之所以高中同學會有完全不同的感覺,黃英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那是因為我高中這三年都在壓抑自己啊!」
 
別的同學在課間會三三兩兩圍在一起唱歌輕鬆,黃英從不加入,有一次一名女同學說:「黃英肯定不喜歡唱歌!」這句話讓她生氣,「怎麼可以武斷給人家下結論呢。」
 
其實黃英不去唱另有原因,她擔心自己這樣放鬆慣了,黃英笑著做了個飛的手勢,「心就飛走收不回來了。」「我的思想壓力特別大,又怕家裡人擔心,這些只能自己調節。」
 
不太說話,是因為腦子裡正在思考問題。數學老師孔桂洲記得這個「問題女生」,高二開始教她,每次晚自習她都有很多問題請教,開始時問題都比較基礎,到高三時,他對黃英開始刮目相看,因為她問的大多是抽象概念相當有深度的題目。
 
鄧少鋒校長也在留意這位特別的女生,剛入學時,黃英的成績在全級排在後邊。高一的中段考時,她已經考了全級400多名,她們年級有2000多人,這個成績證明,如無例外,她可以考上大學本科。今年4月,鄧校長調離了懷集一中,他聽說黃英終於考上大學時,也覺得非常欣慰。
 
對於曾打工四年的經歷,黃英很不希望同學們知道,因為怕別人在後面「講三講四」,影響自己專注學習的心情,她特意請老師幫助保守秘密。
 
然而高一下學期,還是有同學開始傳開了,黃英也聽到了一點點,但她寧願假裝不知道。一個週末,她和一名女生留在班上做衛生,突然那名女生拉住黃英的手問:「英姐,大家都說你是打了四年工又來讀書的,是不是真的啊?」黃英臉騰一下紅了,她「嗯啊」應付著掙脫了女同學,掉頭就跑了。以後再沒有人問過她。
 
18歲的李志傑,高二文理分科時,他和黃英做了同學。高一的時候,他聽同學說同年級有個打了四年工又回學校讀書的同學。李志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在他看來,這種事好像只在報紙上看過。
 
一次班裡同學換改作文的時候,他正好分到黃英的那本。李志傑恍然大悟,原來這名同學就是黃英。黃英幾乎忘記了那篇作文,但她記得,寫那篇作文時正是她心情苦悶的時候,她用第三人稱,寫了一個外出打工的女孩,在回校讀書後遇到困難的壓力,寫對家人尤其是父親的感激。
 
李志傑扶著眼鏡,回憶著他看到那篇作文的感受,經歷單純的他,被黃英「對爸爸真摯的感情深深感動了」。
 
自言人生已夠曲折
 
剛下過雨,暮色在身後,黃英穿著一對淺藍色的塑料拖鞋飛快地走著,從村口到她家有兩三百米的泥路。她低著頭一味地走著,泥巴粘著鞋底,身後跟著記者。一路上有三三兩兩村民抱著手看,黃英眼皮都不抬,一直到她家門口,她才輕舒一口氣,不好意思地笑笑:「好多人看我們呢。」
 
家中,63歲的父親,頭髮全白。
 
坐在桌前捏著自卷的紙煙,煙已經幾乎燒到指頭,還不捨得扔掉。他赤著上身,古銅的膚色像上了一層釉。黃英親昵地輕拍著父親的肩膀:「以前這裡有很厚一層繭,我總說阿爸有個‘鐵膊頭’。」
 
老黃掰著手指頭算,1995年以前,他挑了8年的礦石,靠一天十幾元的工錢,供孩子們讀書。1988年,大女兒讀完小學就外出打工,供弟弟妹妹們上學。家裡孩子裡,獨她沒受過高等教育。靠老黃打散工、大哥的微薄薪水也擠一些,二哥終於讀完大學。黃英主動打工四年,又幫三哥得以順利大學畢業。現在,到黃英了,哥哥們都會盡力。這個農民家庭,四個大學生的誕生過程,基本是在接力中完成。
 
這幾天村民都聽說老黃家的小女兒黃英也考上了大學,有記者來採訪,別說村裡人談論,連20公里外的縣城裡頭,都有好多人在說這件事,在縣委工作的小植說,有的同事還把登這則新聞的報紙剪下來拿回家,激勵自家不愛讀書的小孩子。
 
可是哥哥們不希望黃英接受太多的採訪,也不願對過去說什麼。
 
7月11日,大哥回家幫新房挑磚,他敏感地對攝影記者的鏡頭擺手說不。他僅肯說句給小妹黃英的祝願:「將來能找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
 
老黃說,兒子們不想太出名,只想平平靜靜地生活。
 
而黃英對出名已經不像高中時那麼介意了。記者問:「不怕以後大學同學議論你的經歷嗎?」
 
黃英仰起臉笑了:「不怕!生活是自己的,別人又影響不了。我的人生已經有這麼多曲曲折折了,以後再怎麼難,也會有辦法解決。」


  

来源:南都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