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長孫在俄隱姓埋名數十年

發表:2006-08-22 11: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劉少奇長孫阿廖沙與妻子在家中合影。

 
這個名叫「阿廖沙」的俄羅斯男人,身上流淌著劉少奇1/4的血脈,是劉少奇遠在異國的長孫。


與阿廖沙相識,是前年的事情。聽說他是劉少奇的長孫時。

阿廖沙的父親劉允斌是劉少奇與何寶珍的長子,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劉允斌曾在蘇聯學習和生活,並娶了莫斯科大學的同班同學瑪拉為妻。阿廖沙就是他們的兒子,他還有一個姐姐叫索尼婭。這對姐弟分別有一個很中國化的小名「遼遼」和「蘇蘇」。

阿廖沙家中並沒有太多明顯的中國痕跡,但當看到他珍存的一疊疊照片,在這些照片中,有劉少奇在延安與兒女劉允斌、劉愛琴的合影,有劉允斌在莫斯科大學讀書時的照片,還有劉少奇來莫斯科時和劉允斌、劉愛琴的合影。

二十年後才知父親死訊

1957年,身在莫斯科的劉允斌毅然決定回國。回國後,他被分配到包頭某研究所參加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工作。妻子瑪拉曾不遠萬里來到北京與丈夫團聚,卻最終因為難以適應異國生活而回到了蘇聯。阿廖沙的父母就這樣分開了。回到蘇聯的瑪拉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生活,並且由於中蘇關係惡化而慢慢與劉允斌失去了聯繫。1967年11月,42歲的劉允斌在文革不堪忍受迫害,,在一個冬天的夜裡在包頭鐵軌旁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阿廖沙和母親得知這一不幸的消息時,竟然已事隔20年。1987年,劉愛琴費了很大功夫,從來中國探親訪友的莫斯科同學那裡打聽到了阿廖沙一家的落,失散多年的親人終於聯繫上了。「我對父親沒有很深的記憶,那時我還太小,對父親的瞭解是在我成年之後。直到現在我也不相信父親會自殺……」阿廖沙這樣對我說,「但我們一直思念著父親,姐姐對父親的記憶要比我多,她還寫過一首感情非常真摯的詩——《懷念父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