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陷入前所未有恐慌:醫院治賄由行動變"運動"

發表:2006-10-16 10: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此番大範圍的「自查自糾」運動,甚至發展到某些地區司法對臨床醫生的量刑,令許多醫生、尤其縣級基層醫院的多數醫生,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按照衛生部治理醫院商業賄賂的計畫,9月30日,是醫療系統內部「自查自糾」的截止日期。

此前三個月,一場聲勢浩大的醫院「治賄行動」逐漸演變為「整風運動」,席捲全國,波及百萬醫生。

  10月16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財經》雜誌報導,醫院「治賄行動」可溯源自2005年。當年12月,中紀委決定,將反商業賄賂作為2006年反腐敗工作的重點。近年來,醫患糾紛激烈,醫療回扣和「紅包現象」引起社會公憤。儘管《反商業賄賂法》並未特別提及醫務人員,但在中紀委發起「反商業賄賂」和《刑法》第六修正案擴大商業賄賂主體後,醫院系統成為「治賄風暴」中的一個重點對象。

  今年3月7日,全國「兩會」期間,衛生部部長高強(高強新聞)稱:「醫生開藥方拿回扣也是受賄!要結合打擊商業賄賂,改變目前醫療購銷體系的混亂現狀,降低虛高藥價。」3月28日,全國衛生系統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會議上,高強即要求涉案者「主動講清問題,並上繳有關錢物」,同時強調「既不搞人人過關,又不能留下死角」。席捲全國的醫院「治賄風暴」自此開始。

  但是,在目前中國醫院體制下,因財政撥款經費不足、醫院重藥輕治的收費結構,「以藥養醫」已成多年來的普遍現象,多數醫生都存在著收取藥品回扣的行為。若均以商業賄賂罪論處,則打擊面太大,無法執行。為此,衛生部與高檢協商,設定自今年6月29日起,醫療系統在三個月內進行「自查自糾」,並區分了三種情況和不同的打擊力度。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李熙稱,這是「對我們醫務人員給政策、給出路、給面子、給台階;到9月30日,該給的都給了」,「在9月30日之後被查出有商業賄賂行為的,就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因此,有醫療界人士將此「自查自糾」,戲稱為對醫生們「最後的救贖」。

 據《財經》記者多方瞭解,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醫生交還藥品回扣款總計超過2億元。其中,數額最多的為江蘇省,近5000萬元;福建省則達2600萬元。而如青海、內蒙古等偏遠省份,上繳情況不佳,其地方政府亦主動提出了「補課」的要求。

  儘管衛生部與高檢在關於「自查自糾」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保護臨床醫生的原則,但「運動」一旦啟動,亦難以避免一些普通醫務人員受到牽連,乃至面臨牢獄之災。事實上,對醫院商業賄賂問題的司法介入,直至去年仍多是針對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及涉及商業採購的藥劑科人員,很少涉及普通臨床醫生。此番大範圍的「自查自糾」運動,甚至發展到某些地區司法對臨床醫生的量刑,令許多醫生、尤其縣級基層醫院的多數醫生,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一個相應的後果是醫務人員情緒跌入低潮。「現在,不少醫生狀況很差,能少看幾個病人就少看幾個。」福建省某三級甲等醫院醫生對《財經》記者說,「你看的病人多了,風險也大。這個階段,誰都怕攤上官司。」 據《財經》瞭解,北京、福建等多家醫院的出診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方面是整風治賄行動難如人願,一方面是醫護人員的聲譽和工作熱情空前降低。此種現實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憂慮。「對以藥養醫這個體制問題,單純靠行政手段打壓,最終造成消極醫療,並使整個醫藥行業退回到計畫經濟時代,將是我們最痛心的失敗。」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在與《財經》記者的一次交談中曾表示。

  很顯然,倘現行體制不做改變,則「治賄整風」的治標之舉縱收一時之效,醫生群體收入偏低所體現的激勵不足仍然令人憂慮。專門查處商業賄賂問題的監察部駐衛生部監察局局長王大方亦表示:「有些問題還要從制度的建立上去徹底解決。」

来源:財經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