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後中共東北推廣鴉片

發表:2006-10-22 01: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東北解放戰爭中的解放區鴉片種殖

在1993年8月黑龍江省伊春縣政協出版的<伊春文史資料>第8輯,有原東北行政委員會直屬元興商店稽查員王錫富的口述回憶,元興商店的主要商品就是煙土.

王錫富對煙土十分熟悉,他寫道:"在東北只有紫花大青筋,白花大青筋,小白花三種.紫,白花大青筋原產南歐,莖高2米多,煙桃(果實)中,出煙率高,一個煙桃多則可割25~28刀.小白花莖高1米上下,煙桃小,出煙率低.凡私種大煙者均播用小白花品種,他的優點是開刀早,可在秋後播種,第二年農曆五月節可以割煙.私種者一般割2~3刀即毀掉逃走,以防官方查禁或飛機發現.公種小白花割8~10刀".

王錫富原來在東北政委會遼東辦事處工作,1947年5月他被分配到元興商店,這個商店規模大,有總店與分店,業務機密,王錫富調入時並不知道工作內容.一直到報到後才被告知:

"到總店報到後才知道這個商店不是作買賣,而是經營大煙的,凡調去的人都不願幹,爭著調出.經店領導開會動員,再三說明生產大煙對支持國內戰爭的重大作用,大家的認識才慢慢提高.後來我(指王錫富)被分配作複查員工作,我的任務就是確定每畝煙的生產產量,收割後再複查是否達到預定數量".

王錫富繼續回憶道:"在東北內戰中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勝利後,在中共佔領區區實行土地改革,組織大生產.為支持前線,1947年東北行政委員會在臨江,長白,扶松,蒙江(今靖宇)等四縣大量播種罌粟,直接由元興商店經營管理,由總店負責組織領導.總店下設4個分店,每縣設1分店,當時的總店總經理由寧省公安總局秘書長孫敬之兼任,副總經理有王瑞平,蕭華香二人.總店只有一個總務科,科長叫於琳.臨江分店與總店在一起辦公,總店設在臨江縣城(今為渾江市臨江鎮)內的一個二層樓(路南圍子很近的一條東西街道上).在這工作人員全為供給制,領導幹部多為關裡來的老幹部,老八路.在下邊基層工作的大部分是新出院的傷病員".

"1947年播種後的大煙長勢良好,種菸的農民都說"共產黨、八路軍走運兒.過去種大煙從來沒有像今年長的這麼好".這裡講"過去"有兩種意思,一是在清政府和舊中國時期沒有種過這麼好的煙,二是偽滿時代私種大煙更是提不起來.所以煙農喜氣洋洋,凡種大煙的村屯幾乎天天要殺豬,以改善翻身後的農民生活".

王錫富也描述了催征的標準,基本上煙戶的收成必需完全上繳,而且催繳的方式很傳統:

"確定畝產煙量後,要根據煙的品種,土質的肥沃度,煙苗的疏密,長勢情況及煙桃能割漿的刀數等條件來核定.同時要考慮到割煙的技術水平,如將煙桃割漏了就會不出或少出漿液.一經核定測量後,煙戶如交不上來,則有駐在所(分店在中心村鎮設的機構)人員向煙戶催要.更有個別戶隱瞞留用,只交部分煙土,這樣就達不到定量要求.駐在人員只得動員說服,必要時有的個別駐在人員(都是出院的傷病員)就用皮帶逼迫這些煙戶上交煙土.因為當時駐在所的人員也很雜,有的是從國民黨部隊中投降過來的士兵,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人對共產黨與群眾的關係搞不清,動不動就來武的.我記得有一位婦女被逼上吊致死".

王錫富對煙戶偷煙的方法很熟悉:"煙戶為了少向公家上交煙土,擬私自留煙自用,出賣,其賺留的方法主要有:用瓶裝,用罐裝,用白樺樹皮包,但都埋藏於土中,等待時機再取出變賣或自用".

除煙戶外,王錫富回憶機關部隊也投入了大煙生產:

"種大煙多為個體煙戶,也有機關和部隊參加生產.我認識一個名叫宋嘉仁(後任伊春市財政局局長)的就是在大煙地裡複查煙產量時熟悉的.他身背一支七九式步槍,也跟在煙地裡勞動.在複查部隊生產的煙量時,有位營長單獨告訴炊事員給我做了兩碗麵條,可以說是很好的保健飯了".

元興商店幹部的伙食標準比其它供給制單位強二三倍,每月發一雙膠底皮鞋,待遇很高.可能與工作內容的機密程度有關.因為王錫富只是一個複查員,所以他只知道煙土熬膏之後50兩一包包好,以後賣往何方就不得而知了.

王錫富也談到一些有趣的風俗,如煙農一般稱罌粟主幹上長出Y形分叉,叉頂各長出煙桃為"煙王".在他的記憶中四縣的生產曾出現過兩次,煙農發現煙王,必需用紅帶繫住(很像挖人蔘的風俗).煙王不能割漿,若任煙王自然乾枯,這塊地裡的煙就能割到深秋.據王錫富的說法,這點已經科學檢查證明.割煙時煙戶要僱用很多任務人,大家都喜歡用大姑娘或小媳婦,據說這能多出煙漿.煙戶對僱用人嚴格監視,但僱用人偷煙也很常見:"偷煙的主要方法有,頭上包有毛巾,防烈日, 蛟叮和擦汗,恰恰就將煙漿塗抹在毛巾上,收工回家洗後再熬成煙土.也有往來夾肢裡抹的".

這篇文章文末附註是由該縣美溪區政協供稿.文中所提到的大煙種殖廣達四縣,而且似乎仍使用傳統的勞動模式,並沒有將煙田列入土改(所以才會有煙戶與雇工之分),這都是很罕見的.這在當時是最高機密,拜文史資料工作求實求真的精神,我們得以瞭解一個時代的真實面貌.

来源:觀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