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作業家長撐腰 中國高學歷家長與老師「唱反調」

發表:2006-11-08 00: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爸爸說,有些作業是重複勞動,浪費時間,我可以不做。如果有問題,爸爸讓您找他討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三年級男生明明的回答弄得老師一臉尷尬。5日,一位教師反映,現在一些高學歷家長的教育理念過分超前、過度自信,頻繁「插手」教學工作讓老師陷入尷尬。

  家長撐腰:作業可以挑著做

  為了培養「個性孩子」,擔心學校教育扼殺孩子的創造天賦……對學校教育諸多做法看不慣,一談到高學歷家長,上海市中心某小學的吳老師就頭疼不已。

  吳老師說,班級裡有位學生,父母都是知名大學裡的教授。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他們都會進行挑選,覺得沒有必要就不做。還對孩子交代,如果老師問起,就抬出爸爸撐腰。

  老師找到家長,這位教授卻說:「你只管根據學校的進度上課,回家後由我教育。孩子考試成績好壞都不用你負責!」把老師頂得啞口無言。

  老師擔憂:教學秩序難維護

  上海市黃浦區一所小學的張老師也有著同樣的困惑,「我的手機經常被家長打爆,尤其是高學歷家長,一聊就是半個小時,一張口就是國外的教育如何如何!」張老師哭笑不得地說。

  張老師說,不少高學歷家長還會在作業本上,用很長的篇幅給老師留言。「我的孩子出生在澳大利亞,國外都提倡鼓勵式教育,孩子是不能批評的,否則會挫傷他們幼小的自尊。老師的批評也是一種‘冷暴力’,會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學生的作業本上,一位家長這樣留言說。

  對此,不少老師都指出,家長對教學有不滿,可以私下交換意見,老師也會盡力改進工作。「偶爾一兩次不完成作業也就算了,長此以往,別的同學也相繼效仿,大家對作業都挑肥揀瘦,老師如何能吃得消,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維護?」對於家長的做法,吳老師很擔心。

  家長說法:批量作業培養機器人

  一位家住徐匯區的知名大學自動化專業教授劉女士表示,她很贊同這類高學歷家長的做法。她說,孩子放學回家本該練琴,畫畫,進行體育鍛練,達到全面發展。可是現如今,一晚上的時間幾乎全讓機械的「抄、默」給霸佔了,聽、說和讀的鍛練減少,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其實作業中很多無意義的機械抄寫只能培養出機器人!」劉女士說。

  不過多數家長還是認為,家長和老師要積極配合,畢竟除了學業之外,在學校裡還要培養起孩子的責任感及對所處環境規則的遵守。對於不合理的作業,雙方可以進行溝通。

  專家說法:家長「插手」須有度

  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長吳增強認為,高學歷家長對學校的教學提出自己的意見,對子女的教育格外關注,有其積極的意義。批評可以讓老師進行反思,進一步改進工作,值得肯定。

  但作為家長,吳所長認為,提意見要從善意的角度,掌握適當的方式。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就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教育好孩子,大家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不是相互懷疑、指責,甚至拆臺。

  對於這位高學歷家長的做法,吳所長並不認同,家長為孩子做了榜樣的示範,老師的話可以不聽,這樣就降低了老師的威信,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家長如果認為孩子的作業很多,可以私下跟老師交換意見,孩子的學習主要由學校負責,家長要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清楚,以免自己的做法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来源:新聞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