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微妙的朋友兼對手—評胡錦濤訪問印度

發表:2006-11-23 15: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本文來自《紐約時報》,編譯時略有刪節,僅供參考。40多年的邊界爭端還沒有解決,1962年的邊界戰爭在一代人的腦海裡仍然記憶猶新......
本週一晚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乘坐的專機抵達新德里機場,中國元首對印度的訪問正式拉開帷幕,這是過去10年中國國家主席對印度進行的第一次國事訪問,儘管兩國山水相連。隨著胡錦濤的到來,印度和中國的關係開始急速升溫。

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近年來都在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過去44年裡,兩國雖然相安無事,但交往不多,兩國幾乎都忽略了對方的存在。2005年中國與印度的雙邊貿易額還不到200億美元。

不過,隨著兩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漸增強,中印兩國之間發生關係的機會也越來越多,繼續維持原來不相往來的政策已經沒有可能。中國和印度突然發現,它們之間相互需要,無論在國際能源領域還是在國際政治領域,中國和印度都需要對方的支持與合作。

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儘管兩國在許多領域展開了激烈競爭,但兩國還是同時選擇了與對方聯手。

但這並不是真正平等基礎上的合作,印度在許多發展指標方面都遠低於中國,除了軟體業值得炫耀之外,印度幾乎沒有哪個領域能與中國相比。

本週一,印度商務部部長Jairam Ramesh在新德里的一個媒體見面會上說:「我們應該拋棄與中國競爭和攀比的心態,應該好好地向中國學習。」他說:「中國是一個值得欽佩的朋友而不是對手,印度還談不上與中國展開競爭。」

話雖如此說,這兩個亞洲強鄰之間的競爭的幾乎隨處可見。在中國投資的幫助下,巴基斯坦在戰略要地瓜達爾建立了深水港,中巴之間的喀拉崑崙公路可以直接通往巴基斯坦腹地。而且,中國還在大力發展與孟加拉國的經濟和貿易關係。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都是印度的一部分。

中國極力發展與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關係不能說完全沒有平衡印度的意圖。

為了突破中國在周邊國家設置的隱形之網,印度積極發展與東盟國家的關係,試圖用東盟平衡中國的影響。去年,印度與新加坡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而且與緬甸正式建立了軍事合作。

另外一些競爭則表現在經濟領域,在國家能源和原材料市場上,持續多年的經濟超高速發展使這兩個國家都對石油和原材料有大量需求。中國和印度都關注與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和奈及利亞的雙邊關係。

印度《金融快報》專欄作家C. Raja Mohan說:「作為兩個人口和面積都十分巨大的國家,中國和印度之間展開競爭是很自然的事。」他說:「但是中國和印度都清楚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因此兩國能夠很好地在競爭與合作之間找到平衡,不會讓競爭演變成衝突。」(本文來自11月20日《紐約時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紐約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