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研究生自殺事件調查:抑鬱成校園殺手

發表:2006-11-28 08: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不久前,清華大學化工系研究生洪乾坤在福建泉州中營學院墜樓自殺身亡,他留下遺書說,「兒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願意成為家裡的拖累」。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北京高校今年因自殺身亡的學生已有9名。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北京高校因自殺而死亡的學生有19名,2005年,又有15名北京高校學子因自殺走上不歸路。

  當大學生自殺事件成為象牙塔內的噩夢時,一個過去常常被忽視的病症——抑鬱症逐漸浮出了水面。有專家表示,高校自殺身亡的學生中,有60%都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關。抑鬱症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一大殺手。

  他很要強,但不善於和他人交流

  據瞭解,洪乾坤生前就患有抑鬱症。他在自殺前一個月向學校請了假,住在泉州姑媽家休養。家人本以為他的病情比較穩定了,卻沒想到突然出現這樣的變故。

  「其實在3個月以前,他的老鄉發現他的狀態不對,並告訴他家裡人了。」一位與洪乾坤熟識的清華大學研究生說,洪乾坤那陣子精神狀態很差,但他還想著去實驗室做實驗,結果卻力不從心。聽到兒子狀態不好的情況後,洪乾坤的母親和姑姑就趕到了學校,「當時是騙他說要去治療感冒,去了醫院,醫生鑑定說是輕度抑鬱,希望能住院治療。」

  這位同學認為,洪乾坤之所以患上抑鬱症,進而走向不歸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找工作面臨了巨大的社會壓力。「他可能一直在想,我在清華7年下來,最後連個滿意的工作都找不到,怎麼是這個樣子呢,這是不可接受的!」

  這位同學還表示,平時洪乾坤跟老師溝通得也不多,對一般事物的看法有時候也和別人不一樣。「他還一個特點就是要強,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應該做到,就一定要做到,但是最後可能沒做到,他會感覺非常鬱悶。他也不善於跟大家交流,有問題無法宣泄出來。如果和大家說說,可能會好一些。」

  另一位與洪乾坤熟識的清華大學學生也表示,洪乾坤雖然表面上開朗,卻沒有見到他有很知心的朋友。清華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的一位老師也表示,在他看來,洪乾坤不善交流,跟實驗室裡其他同學相處一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抑鬱症治療中心副主任王剛表示,近年來,來他們治療中心看病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中,至少有一半有自殺傾向,有些是自殺未遂,有些已有企圖,而自殺年頭一閃而過的比例就更高了。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唐登華也表示,他看到的研究資料顯示,在患抑鬱症的人當中,有70%的人會有自殺念頭。「全國每年自殺成功率為十萬分之二十二點二,但幸運的是,據我瞭解,大學生自殺率肯定沒有超過全國的平均數。」

  臉上長痘痘都可能誘發抑鬱症

  「高中時,我自虐得很嚴重。拿刀割,用訂書機訂自己身上的肉,感覺一點兒都不疼,因為肉體上的疼對我來說是可以忍受的事。最嚴重的一次是,我用特別鋒利的刀尖刺進左臂,然後再拉出來,弄得鮮血淋漓」。

  正在中國人民大學就讀的小宇(化名)平靜地述說著,好像這一切與他無關。小宇在高中就被診斷患有抑鬱症,他自己分析,可能是性格內向、遭遇家庭暴力和父母離異等因素造成的。上了大學以後,他情緒低落,不能集中注意力,經常手足無措。他說,現在之所以不敢再作出極端的事來,是因為牽掛著母親。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諮詢室趙穎老師說,她感覺近年來患抑鬱症的學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現在學生面臨的壓力、挑戰和競爭都很多,這些都很容易導致抑鬱情緒,嚴重的會發展成為抑鬱症」。

  唐登華表示,大學生患抑鬱症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社會學的,心理學的和生物學的。社會學的,就是某些生活事件可能會帶來外在的壓力,比如學習、就業、情感上的問題;心理學的,則與個人心理素質、性格有關;至於生物學的,他認為人大腦中的神經介質如果含量發生紊亂,也會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今年剛從北大外國語學院畢業、現在某大學任教的小林(化名)患過嚴重的抑鬱症,她患病的原因就是學習壓力過重。在研二時,老師佈置了一篇語言學論文,要求有創新。為此,她翻閱了大量書籍,結果資料越看得越多她越感到疑惑,越疑惑越不敢動筆,心情變得緊張焦躁。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她才在老師的建議下去看了病,結果被診斷為抑鬱症,為此差點兒休學。

  「我很能明白洪乾坤當時的狀態,跟我當時的心境幾乎一樣。」小林說,她剛開始還只是心情焦躁、煩悶,慢慢就進入了一種幾乎所有事情都無能為力的狀態。「最嚴重的時候,我變得非常遲鈍,連正常說句話都不容易。完全陷入了交流障礙,跟誰都不願意說話。」

  她說,她患病的時候,也覺得生命沒有意義,生活極其無趣,也想到過要自殺。「有一次和朋友吃飯,吃著吃著我就莫名奇妙地哭了起來,說可能下次你們就再也見不到我了,當時我就有自殺的念頭。」

  而中國人民大學的吳明同學(化名)患抑鬱症則是因為感情問題所致。他說,他在讀大一的時候談戀愛了,本來兩人兩情相悅,可是家裡橫加阻撓。「父母每天晚上給我打電話,講大道理,說大學談戀愛沒有結果,幾乎是我一回宿舍就能接到家裡的電話,當時都快要瘋了」。

  迫於家庭壓力,他不得不選擇分手,並由此遭到了女友及周圍同學的誤解,而他自己本就是一個相當靦腆內向、甚至還有些自閉的人,所以慢慢感覺被孤立了。分手後,他晚上開始做噩夢、出冷汗,經常半夜醒來,然後就沒有了睡意。「白天沒有精神,要喝咖啡提神,晚上怎麼也睡不著。我開始喜歡一個人出去走,在深夜的公路上,一個人茫無目的地亂走」。

  他說他被折騰得沒有精力做別的事情了,考試成績很糟糕,也中斷了出國讀書的準備,直到後來才知道自己患了抑鬱症。

  某高校新聞專業女學生張晴(化名)則是因為臉上長痘患上抑鬱症的。她說,2004年暑假的一天,她突然感冒了,然後就發現臉上起痘,抹藥也不見效。去了很多醫院看過,也用了各種除痘產品,都沒什麼效果。「我就著急了,心裏越來越鬱悶,覺得怎麼努力都沒有效果,還不知道能不能好。」

  這之後,她的睡眠質量變得特別差,「我心里特別難受,怎麼就睡不好呢?就想躺著,想多睡一點兒,其他的什麼都不想幹,那時候已經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了。」被確診後,她不得不休學回家治療。

  唐登華說,中國大學生患抑鬱症的比例是3%~5%,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高校有1萬名學生,那麼一年可能會有300名至500名大學生患抑鬱症。

  趙穎老師也表示,跟據她的經驗判斷,在他們心裏諮詢室登記的有心理問題的同學中,佔總數的1/3以上的同學都患有抑鬱症。

  「就怕問題嚴重了,他們不願意來」

  據熟識洪乾坤的清華大學同學介紹,洪乾坤出現問題時,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目前,令各高校心理諮詢老師遺憾的是,很多高校學子出現了問題以後,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獲得幫助,反而是小心地把自己封閉隱藏起來,努力裝得像個沒事人一樣。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小武也患有抑鬱症。他說,他喜歡籃球、書法、滑冰、下像棋,也參加社團活動。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很開朗的人。他病史中的一些細節從來沒有對其他人提過,「我認為沒有必要說。我知道別人不能幫我,只能靠我自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心理諮詢中心楊嬌麗老師說,能夠來到學校心理諮詢室傾訴、發泄的學生,說明他們的問題還不是很嚴重。「就怕問題嚴重了,他們不願意來,我們也發現不了。」

  她表示,來諮詢室的學生都是自願的,沒有人強求。但也有輔導員、同學通過觀察發現某個同學不對勁,強烈建議其來諮詢的,「雖然如此,但肯定還是會有遺漏的情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馬喜亭則表示,有些同學出現問題後,也不敢告訴別人,就想通過看書、查資料找原因。一看現在的狀態是抑鬱症症狀,就以為自己真的得了抑鬱症。「自己給自己貼標籤,明明程度不嚴重,反而自己嚇自己,這樣有可能真的會走向惡化。」

  採訪中,許多從事學生心理諮詢的老師還提到了病恥感的問題,許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有病恥感,認為得了這種病很丟人,所以即使被確診了,也不願意承認,更不願意公開。

  北京安定 醫院主任醫師李佔江就表示,根據他的臨床經驗來看,來看病的高校學生當中,有一部分人會要求醫院不要將這樣的病史寫進病歷本,害怕會對自己的升學、就業、人際交往等方面產生影響。

  唐登華說,其實抑鬱症也就像心靈感冒,在西方被認為是很平常的病症,只是在我們這被扭曲了。「如果早期發現問題,可以盡早獲得幫助,拖久了程度可能就嚴重了。」

  他表示,大學生如果發覺自己心理有問題,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就需要求助於專門的精神科醫生,或者去學校的心理諮詢室諮詢。「但需要提醒的是,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如果發現學生抑鬱情緒很嚴重,就一定要將其轉到專職醫生那去接受更專業的治療」。(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國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