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體制百病叢生 威脅中國社會穩定

發表:2006-12-25 00: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去年幾個民意調查的結果均顯示,高等教育被列為令公眾日趨不滿的三大元素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醫療和住房。由此可見,當前的高等教育體制,是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的一大潛在因素。在構建國家主席胡錦濤所提出的「和諧社會」過程中,中國政府必須想辦法解決高等教育面臨的危機。

《亞洲時報》文章說,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家思想影響下,大學生一度被捧為「天之驕子」,更是一輩子都不用為工作發愁的羨慕對象。但近年來,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今年,好些大學生就不得不放下「天之驕子」的高貴架子,做起了保姆,保安甚至免費實習生。就算這樣,四百多萬大學畢業生中,仍有一半在離校多月後還無法擺脫「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面。

鑒於此,國家教育部負責學生事務的官員發出公開呼籲,大學生應該做好與「普通勞動者」同臺競爭的準備。問題來了:如果大學生與「普通勞動者」無異,那中國的高等教育是幹什麼的?

現階段,中國的高等教育還沒有普及到每個勞動者都有一個學位的地步,有幸步入大學校門的,只有一小部分高中畢業生。與此同時,很多調查指出,中國極度缺乏人才。

例如,上海美國商會上月初的一份調查就顯示,人才短缺已經成為美國駐華企業的最大挑戰。主管上海美國商會人力資源的繆志成說,人才短缺五年來首次取代官僚作風,成為美國駐華公司的第一大頭疼事。他說:「很多美國公司說,他們在中國運營遭遇的挑戰是,要招聘有能力的中國經理人並留住他們。」

去年夏天發生的一件事,讓公眾對高校錄取機制的爭議更甚。在中國大陸,大學招生僅僅按學生的高考成績來定。通常,在入學考試中獲得最高分的高中畢業生,就一定能進像北大和清華這樣的一流學府。

為吸引人才和資金,今年香港的大學開始對大陸學生打開大門,利用很有吸引力的獎學金做招徠。然而,在進行入學面試後,香港大學卻刷掉了11名本來必入北大或清華的大陸學生。港大的理由很簡單:他們除了會考高分外,幾乎一無所知。

批評人士因此得出結論:從招生到教育到畢業,整個中國高等教育體制可謂問題叢生。這些批評人士指出,歸根結底,所有問題都源自目前高等教育體制本身存在的內部矛盾:部分運作嚴格按照政府計畫,而另外一部分又以市場為導向。

在招生方面,政府控制人數,搞統一入學考試,決定高校專業設置。但政府不再給畢業生分配工作,讓大學生自謀出路。一如計畫經濟的失敗,政府的教育計畫,很大程度上與就業市場的需求出現脫節。

更離譜的是,由於不願增加教育財政開支,中國政府近年來竟推出政策,鼓勵教育向「產業化」或「商業化」模式轉型,無異於激勵學校變成以盈利為目的企業。為了增加收入,學校要麼招收更多學生,要麼提高學費,或者,更多時候,兼而有之。就這樣,教育質量被擺在了次要位置。

正是由於這樣的內部矛盾,中國的高等教育體制如今百病叢生。

首先是入學考試問題。嚴格的統一考試被很多教育界人士斥為招收書獃子,製造社會不平不公之舉。

為了順利通過高考,求高分,學生不得不埋在書堆裡,與社會完全隔絕,全力以赴找「標準答案」。一些所謂的高考狀元往往面試不利,口試通不過,前述的香港大學招生事件就是明證。

其次,就業問題。高等教育招生仍是按「計畫經濟」模式在運行,而就業那一邊卻是自由市場經濟。二者難免發生強烈碰撞,導致大學生難找「婆家」,一大堆社會問題由此而起。

2005年,全國有高校畢業生四百萬,只有約兩百萬成功找到工作。就是這些有幸找到「婆家」的「媳婦」,對「禮金」也很是不滿。有些人不得不做保姆,甚至每月僅八百元工資的保安。2003年,大學生起薪在兩千五百到三千元,去年,中間數字降到了一千元左右。

就業危機看似該歸咎於大學連年來的爆炸式擴招,且其設置的很多專業與市場需求脫節。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不但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質量,也致使教育機制與國家目前的經濟發展步伐失調。

第三,質量問題。如果說大學是「工廠」,那學生就是「產品」。通常來說,大學這個「工廠」的目標是「生產」專才,或者知識面更廣、並具備社會所需的更高能力的全才。前者通常由專科學院來完成,後者則是所謂的綜合大學的任務。

然而,中國的現狀是,專科學院培養出的學生,不具備足夠和最新的專業知識,而從綜合大學畢業的全才「萬金油」,也不精不全。例如,上海一些大學使用的電子專業教材,就比香港的大學用的落後十年。文理皆通的全才,更是稀缺資源。

而且,學生在大學學到的知識,往往不足以滿足發展產業的需求。舉個例子,網路遊戲開發商,就得從非公立學校招攬到所需的技術人員。

最後,教育經費問題。在教育「產業化」的趨勢下,大學學費已高達每人每年五千二百到八千元,約為十年前的二十倍。中低收入家庭,如何負擔得起這麼高的費用?受教育平等權何在?是中國政府沒錢還是不願投資?

眾所周知,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但統計顯示,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僅佔GDP的3.3%,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4.2%.

所有這些問題造成了高等教育體製面前的整體危機,而癥結在於結構不合理。

要使教育改革取得實質進展,政府就要對教育體制結構進行徹底整改,放開對高校的不必要控制,增加財政投入,允許學校自行改革。

一些學校已經開始跳出窠臼。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就率先實行入學面試制度,打破只按學生高考成績決定錄取與否的陳規舊矩。

現在,很多中國教育者也提議政府取消對高等教育的嚴格計畫,讓學校在招生和專業設計方面全面自主。這樣,學校就不得不更多地按市場需要來生產「產品」。

這些建議是否符合中國國情還有爭議。但有一樣是肯定的:如果要解決上述尖銳問題以平民憤,消除社會和諧的一大潛在威脅,對高等教育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