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東:郎朗讓更多父母把孩子推進「火坑」

發表:2007-01-15 01: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邊忙著孔祥東音樂機構成立十週年的慶典,一邊張羅著即將拉開序幕的《琴童世界》明日之星選拔賽,當年奔波於各大音樂會的孔祥東,如今卻成了名副其實的「孔老師」,儘管對自己熱愛的音樂教育事業樂此不疲,但面對琴童家長一雙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眼睛,孔祥東卻不無感慨地說:「一個李雲迪,一個郎朗還不夠嗎?社會到底需要幾個鋼琴家?」

  1孔祥東笑稱,雖然現在教的是孩子,但真正「上課」的卻是家長,「郎朗讓更多父母看到了孩子的希望,也同時讓更多的父母把孩子推進了火坑。」

  ■談教學

  從第一秒開始培養興趣

  郎朗的成名,令許多琴童的家長對教子之方又開始議論紛紛,「棍棒下出孝子,板凳上出才子」這個早已被現代教育學家駁斥過的中國傳統教育理論又開始成為家長的至理名言,不少琴童的家長學習起郎朗的父親,硬是把自己的孩子「綁」在鋼琴凳上,「練不好就別下來。」

  學琴到底是靠壓迫還是靠興趣?一直倡導快樂教學的孔祥東對郎朗的成才方式雖不持反對意見,但卻仍堅持認為:「興趣才是首位,壓迫式教育注定會以失敗告終,而郎朗的成功只能說是屬於99.99%以外的部1分,人家稱他是鋼琴神童,就說明他沒有代表性。」

  孔祥東指出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音樂教學都是教條式和填鴨式的,無論孩子是否感興趣,先拿個八級、十級證書再說,功利性的學琴目的往往會使大部分的孩子中途而廢。「90%以上學琴的孩子半上中學就不學了,而且幾乎所有的藉口都是學習太忙,沒時間練琴,可我看那些孩子每天聽流行音樂、追星、上KTV不也挺勤快的嗎?這時間又是哪兒來的呢?說到底,還是一個興趣問題。」

  「很多家長只看到郎朗的父親如何管著他,而忽略了郎朗自己對鋼琴濃厚的興趣,正因為他具備了天賦、興趣、堅持等所有成功的因素,所以他才會有今天的成就。」孔祥東強調說:「對於那些急於求成的家長,還是應該耐下性子先把孩子的興趣培養好,開始的第一秒注定今後的成敗。」

  ■談女兒

  不希望她走音樂這條路

  同樣身為家長的孔祥東在談起對女兒的教育時,卻表示不希望她走音樂這條路。「雖然,我現在讓她也學習鋼琴、小提琴、美術等藝術課,但只是為了提高她的綜合素質,為她以後在社會上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並不是希望她繼承我的事業,在音樂上有所發展。」

  孔祥東表示,每個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都是能夠理解的,但畢竟夢想和現實存有差距,「鋼琴發明至今這麼多年,真正聞名世界的大師能有幾個?中國已經出了李雲迪、郎朗,這難道還不夠嗎?社會到底需要幾個鋼琴家?」

  「鋼琴家是成功率最低的行當,100個人裡面,可能培養出10個MBA,但不一定能培養出一個鋼琴家。如果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名成家,把孩子往獨木橋上趕,那麼我們看到的只可能是越來越多的‘無業遊民’。」孔祥東惋惜地說:「每年絆倒在上音門口的學生還不夠多嗎?家長不能一時衝動而把孩子的前途給耽誤了。」

  ■談名利

  不是只教有錢人的鋼琴

  當年,孔祥東蜚聲於各大國際鋼琴比賽時,金錢和名譽也隨之而來,如今李雲迪、郎朗等後起之秀在國際樂壇上嶄露頭角,孔祥東卻在此時選擇退居幕後,投身音樂教學事業,談及原因,孔祥東只是淡淡地表示:「現在該是為下一代做點事的時候了。」

  現在,孔祥東每天堅持練習至少兩個小時的鋼琴,「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鋼琴家更是如此。」空餘時間,孔祥東還會編寫一些鋼琴教材,在各個藝術高校開講座,甚至還會走進民工子弟學校和殘疾人學校親自授課。「我孔祥東不是只教有錢人的鋼琴,如果你家庭條件不好,那麼我們可以先學電子琴,可以來學校聽我們的課,無論誰,我們都一樣歡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