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從俞可平文章談起

作者:胡平 發表:2007-01-21 14: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不敢相信樂觀高調。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共當局堅持專制暴政,壓制民主呼聲,較之前兩年不但毫無改進而且還多有倒退。

最近幾天,海外一些媒體紛紛轉載《北京日報》署名文章" 民主是個好東西",作者俞可平是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據說是胡錦濤的高級幕僚,由於這篇文章發表在中共北京市委的機關報上,爾後又被中央黨校的刊物《學習時報》以及新華網和人民網等官方媒體轉載,所以不少人以為這篇文章的發表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含義,有人高度評價這篇文章,認為它勾勒出胡溫主導下的政治改革藍圖,標誌著中共當局決心推進民主改革而邁出的重要一步。

不消說,對於這種樂觀的高調我是不敢相信的。道理很簡單,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共當局一如既往地堅持專制暴政,壓制民主呼聲,較之前兩年不但毫無改進而且還多有倒退。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共繼續封閉民間網際網路站,像世紀中國這樣久負盛名的學術網站都在劫難逃。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共繼續逮捕異議人士維權人士,甚至對他們的親屬百般騷擾恐嚇,對辯護律師大打出手。去年是基層選舉年,和 2003年一樣,去年也有很多民間獨立人士出面參選,但是他們受到比三年前還更嚴厲的壓制。三年前,原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自由主義代表人物李慎之先生去世,他的生前友好自掏腰包,印製了紀念文集,在親友間贈送散發。去年,同樣的一位中共老幹部和自由主義代表人物何家棟去世,他的朋友也是自掏腰包印製的何家東文選卻被當局全數沒收。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共當局的表現既是如此惡劣,我們怎麼能指望它突然 180度大轉彎,又要推動民主改革了呢?回過頭來再看俞可平那篇文章,其實俞可平的文章是在去年10月份發表的,當時並沒有引起多麼強烈的反應,何以到了兩個多月後就突然變得那麼重要了呢?由此可見,對俞可平這篇文章賦予太多的政治含義是沒有根據的。

不錯,俞可平這篇文章講出了一些正確的道理,確有值得肯定之處。比如說作者講到,"在人類迄今發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種。也就是說,相對而言,民主是人類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作者指出 : "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對個別的人而言 的,也不是對一些官員而言的;它是對整個國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的。 "作者特別強調 " 對於那些以自我利益為重的 官員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個好東西,還是一個麻煩東西,甚至是一個壞東西。試想,在民主政治條件下,官員要通過公民的選舉產生, 要得到多數人的擁護與支持;其權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約,他不能為所欲為,還要與老百姓平起平坐、討價還價。單這兩點,很多人就不會 喜歡。當然,他不喜歡也不會明說,而會說,民主怎麼不符合國情民情,民主的條件怎麼不成熟,公民的素質怎麼不行;或者說,民主的 毛病是如何如何的多,民主會帶來多少多少的危害,等等。因此,民主政治不會自發運轉,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員去 推動和實踐。" 應該說這些話都講得不錯,但遺憾的是,作者又在文章裡重申官方的陳詞濫調,說什麼要建設"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說什麼"不照搬國外的政治模式",說什麼"實現民主需要具備相應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的條件","不顧條件而推行民主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這些閃爍其詞、模棱兩可的表述,為當局歪曲民主的意義大開方便之門,同時也為當局拖延民主改革提供了藉口,到頭來也就把文章本來還包含的積極意義給大大地沖淡了。

記得在2005年9月,胡錦濤和溫家寶分別在國際會議上大講特講民主,那時也有不少人以為這是中共要推動民主改革的信號。當時我就反駁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樂觀論調。我指出,如果中共真的要著手民主改革,那麼它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作出民主的莊嚴承諾,用毫不含糊的語言表示接受民主的普適定義,不要再用什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一類說法自欺欺人。二是要制定民主化的路線圖或曰時間表,三是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刻停止政治迫害,這一點是說做就能做到,無所謂漸進不漸進。專制的最大罪惡就是它不斷地實行政治迫害。我們反對專制支持民主的最大理由就是我們要用"數人頭"代替"砍人頭"。俞可平文章講民主的好處沒有講到這一點。這是我必須再三強調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人與人權》1月- 2007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