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說話的嘴 才能管住吃喝的嘴

作者:劉力榕 發表:2007-01-23 03: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幾十年,三令五申就是管不住一張公款吃喝的嘴」,這種議論有年頭了。「狠剎公款吃喝歪風」不絕於耳;一年吃掉幾個「三峽工程」,吃掉幾艘「航空母艦」,說法不少;禁「公款吃喝」文件年年發,「中央級的超過50個」,「自1978年算起,全國地市以上紀檢部門發過三萬多個」;一段時總有新的熱點引起關注,總會出臺一些新的招數:「報告制度」,「公示制度」等。


有學者認為:「反腐原來很簡單」,「解決公款吃喝並不複雜」。何以見得?「吃膩了吃厭了,對吃不太感興趣了」,幾年前「非典時期」也曾有過類似的說法:「人怕死,不敢吃」。如此簡單之事,可為什麼「幾十年,三令五申就是管不住一張公款吃喝的嘴」呢?!


「幾十年,中央三令五申管不住一張公款吃喝的嘴」,不少的人認為是「中國文化」、「國民劣根性」造成的。國人重視吃,「飲食文化」、「酒文化」、「烹飪文化」,議論許多:「毫無愧色於我們的吃」,(林語堂)「中國的口腔文化,生存只是為了吃」,(孫隆基),「美食與成仙聯繫在一起,食就是宗教,就是神」(劉再復、林崗));「中國人是豬的傳人」;「美食」,中國人的驕傲,走向世界,風光無限;「美食」,中國人的政治智慧,「治國如小烹」(老子)等等。

「民以食為天」,吃喝本是人的一種生存本能,「食、色,性也」。中國有講究精細吃法的飲食文化,並將嘴巴的吃喝功能放大了;可西方的法國,東方的日本、韓國也講究飲食文化,人的本性加文化積澱,何罪之有?!國人大有不必將公款吃喝歸結於「國民劣根性」,也沒有必要為幾千年形成的飲食文化而悲哀與羞愧!要說悲哀與羞愧,只能是「幾十年三令五申管不住一張公款吃喝的嘴」。


實際上,人們關注的並不只在「吃喝」本身,而在於「吃喝」與「權力腐敗」聯在一起。「公款吃喝」問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吃請」。吃喝不必動用「公款」,手中有權,自然有人請,請的人可能是互請的同級官員或下級官員,但也有許多私人(如私企老闆等)掏口袋請的,只是有求於官員權力。所以出現了官位越高,權力越大,吃喝動用公款越少的「怪事」。

複雜問題可以簡單化,所以有學者從「童真視角」(用一種簡單或天真的眼光看事物)來看公款吃喝問題,認為「太好解決了」。當皇帝光著膀子進行大典,大臣們跟在後面拖著一條並不存在的後裙,只有一個小孩叫了起來:「皇帝什麼衣服也沒穿呀!」老百姓醒悟過來,「皇帝實在沒有穿什麼衣服!」(安徒生:《皇帝的新裝》)「童真視角」,就像這位小孩一樣。


複雜問題簡單化,奧姆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全部剔除」!倒也省事,「太好解決了」,如此,公款吃喝就不應成為困擾當局幾十年的問題了!假如仍是問題,是否意味著當今「大人們」真的太弱智了?!


學者推崇「武漢公款接待用餐公示制度」,「關鍵是兩點:第一點,有一個明確的規則,具體到武漢就是制訂公務接待‘六禁令’。關鍵的問題是實施。這就涉及武漢做法的第二點,即實行‘公款接待公示制度’。這樣的制度建設是有意義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示制度。在我們的社會中,包括公款吃喝在內的許多‘頑症’之所以‘頑’,是在於其隱秘和暗箱操作,只要把這些問題加以透明和公開,事情其實不難解決。」


如此好辦法,人民卻不領情,使得有學者疑惑不解:「為何好辦法會遭遇‘天下圍攻’」?「對武漢的做法,社會輿論極少有讚揚,反倒是一片強烈的質疑聲,諸如‘作秀’、‘偽創新’、‘無效創新’、‘自說自話’之類尖銳批評的言辭,是網友和其他評論者的主流看法。」


我與提出質疑的網民有同感,武漢公款接待公示制度,除了「吃請」沒提到外,「請上級部委官員、外地官員不公示,不敢公示」,理由是「中國的大環境不允許」,「招待上面與外面的要員是必需的,要為被招待的要人保密,所以說公款吃請的信息是‘敏感’的」。「上樑不正,下樑歪」,「越往上,越沒有監督」,難怪武漢市民報以噓聲!


看來複雜問題簡單化,一要有勇氣。小孩叫了:「皇帝什麼衣服也沒穿呀!」算不算有勇氣?我想認同的不會多。所以「童真」說法,只會招來「老大不小」、「裝嫩」的議論,「皇帝沒有穿衣服!大臣們、老百姓為什麼看到不說」?!二要有政治智慧,「治國如小烹」,在中國,簡單問題「不簡單」。看看那些解決公款吃喝問題較好的國家,可以發現,辦法五花八門,但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實行民主政治,因為只有政治民主,才能使複雜問題簡單化。

簡單化,就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民主政治嚴格區分人的本能與權力腐敗的界線,將自由的維護與權力的制約區別開來。


吃喝,是人的本能,吃什麼,是人的自由,有經濟條件,全家多上幾次館子算什麼?美國總統請高中同學到白宮聚餐,請閣僚到戴維營或家庭農場做客,又算什麼?承認吃是人的本能,承認吃的社會交往功能,但不能越界:不允許利用手中權力,動用納稅人錢財「請人」或「吃請」。「吃喝」一旦與「權力腐敗」聯在一起,問題就複雜了、問題就嚴重了。


民主政治,複雜問題簡單化,說簡單,的確簡單,就是:「放開說話的嘴,管住吃喝的嘴」。嘴巴兩大功能:一是吃喝,二是說活;國人強化了嘴巴的吃喝功能,忽略了嘴巴的說話功能。民主政治卻重視嘴巴的說話功能,「民主社會是一個講話的社會,十分重視交流的藝術,講話比子彈更重要;力氣大不如能說會道,靠說話功夫,是一種以智慧取勝的文明;一個人,不能說話,不會說話,是‘白痴’;一個社會,不讓人民說話,人民不敢說話,是‘墮落’」!(科恩:《論民主》)


槍桿子與筆桿子,權力與權利。筆桿子如何對付得了槍桿子?所以美國才有《權利法案》的出臺,才有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地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第四權力」;媒體曝光,「深喉」、「狗崽」作用;公眾人物的權力制約,質疑:吃喝,請誰?誰請?錢從何處來?


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港臺有董建華請客事件,馬英九招待所吃請事件、「特支費」事件,近期民進黨要員「喝花酒」事件。有人感嘆「為什麼反腐必言香港,民主必言臺灣」,這也是大陸政治民主化的無奈。再看看我們周邊國家與歐洲,「在俄羅斯,一位政府官員如果想用公款請別人吃飯,嚴格而繁雜的報銷手續會讓他望而卻步;在印度,很多政府公務員竟然沒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在歐洲和日本,政府官員在公款消費的問題上更是如履薄冰,因為媒體和民間團體一直在密切監督著他們……。」(《作家文摘》2006年第944期)

政治民主的辦法在中國行得通嗎?「民主是好東西」,「言論自由是‘不言而喻’的好事」,可又怎樣?實際上學者也看到問題所在:「隱秘和暗箱操作」。得承認,中國管吃喝的嘴不理想,可管說話的嘴是那麼的成功!「放開說話的嘴,就能管好吃喝的嘴」,一涉及政治,簡單問題必定複雜化。「說話」不自由,「吃喝」必自由,「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林語堂)人民奈何不了。所以在中國,不推行民主政治,反腐不簡單,解決公款吃喝問題挺複雜!

寫作時間:2007年1月22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