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洋垃圾利益鏈調查:英商獲利4.6億英鎊

發表:2007-02-01 15: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是一個號稱50年未曾虧損過的行業。不管是佛山還是全國,「聯滘廢舊塑料」成了眾多垃圾回收從業者的生意坐標。

上週,媒體一系列 「洋垃圾大舉入侵」的報導,讓聯滘村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隨著廣佛公路上揚起的漫天灰塵,南海聯滘工業區內的垃圾被清空,機器被運走,這個20多年的產業基地在短短13天內就被「消滅」了。

聯滘垃圾產業一夜消失,但諸多疑問仍籠罩在人們的頭上:「洋垃圾」究竟怎麼逃過海關監管?其背後有什麼樣的產業鏈?聯滘在環境陣痛後「抽刀割瘤」,但生命力強盛的塑料回收業會不會就此擴散?誰會成為下一個聯滘?圍繞這些問題,日前本報記者深入聯滘村進行了調查採訪。

「洋垃圾」讓一個產業消亡

聯滘村位於廣州市和佛山市的中間位置,距廣州市9公里,距佛山市8公里,廣佛公路、桂和公路沿村而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目前全村人口不足3000人,但2005年的GDP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3億元,粵北一些縣一年的GDP也就10億元。

在很多人看來,聯滘村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廢舊垃圾處理行業的卓越貢獻。但在上週,這一產業在聯滘卻突然整體消亡了,其直接導火索是來自英國的「洋垃圾」。

據記者調查,在此次洋垃圾事件中,聯滘的小作坊老闆們集體把矛頭指向了 「規模稍大的廠」。而在整個聯滘村上千家垃圾處理廠中,「上規模的有40多家,而真正有實力的不到10家」。

「都是一捆一捆的壓縮料,幾千公斤」,一位知情人士透漏,在聯滘,小作坊一天的吃貨量只有1噸或者幾噸,而進口的洋垃圾都是「集裝箱,一車一車的,用封條封著就拉了進來」。並且白天、晚上都有。

一位茂名的李姓老闆承認,「洋垃圾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大家都默認一條潛規則:發現了就有,沒發現就沒有。

有人告訴記者,洋垃圾出現十多年了,收購洋垃圾的並不只是一家兩家大廠,「都是為了賺錢,管它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車到門口就下一點」,而知情者說,洋垃圾的來源顯然不止英國一家,「美國、日本、荷蘭的都有」。

在大多數老闆看來,「出來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貨從哪裡來我們不關心」。當地的垃圾廠老闆告訴記者,洋垃圾和國內的垃圾在價格上並無差別,但分揀上更為方便。

在大垃圾廠受到指責的時候,一些國內的貿易公司也涉嫌其中,英國環境大臣說:一些貨船從中國運貨到英國來之後,如不捎帶一船垃圾回去,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

數量龐大的垃圾怎樣連過數關?怎樣到達佛山?中間商通過什麼來盈利?這些問題在當地顯得格外神秘。但知情人士還是通過長期的跟蹤調查,大體摸通了其中的利益鏈。

垃圾讓英商獲利4.6億英鎊

從進貨渠道看,洋垃圾(塑料)比國內要便宜得多,這些利潤分散在鏈條的各個環節。

首先,在「洋垃圾」的出口端,國外出口商能獲豐厚的利益。在此次「洋垃圾」風波中,英國官員曾表示:向中國出口垃圾的公司可以兩頭拿錢。英國地方政府要向這些垃圾處理公司支付每噸35英鎊的費用,而垃圾公司根本不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就裝進集裝箱,省下了大筆的處理垃圾費用。此外,他們還能從中國進口商那裡獲得100英鎊/噸的收入。

另外,從運輸成本看,英國出口商向中國出口一集裝箱26噸的垃圾,成本只有約500英鎊,比陸路從倫敦運往曼徹斯特還要便宜。正因為出口比自己加工處理來得容易,而且獲利也更多,所以英國垃圾處理公司樂於出口。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2006年英國共產生了近700萬噸可循環的垃圾,由此生成的洲際貿易價值4.6億英鎊。這一年,英國共向中國出口了20多萬噸用於再循環的塑料垃圾、200萬噸廢紙和紙板、大量廢舊鋼鐵和電子產品。《獨立報》報導說,這個垃圾出口市場之所以形成,是因為「中國渴望獲得這種‘原材料’來促進經濟發展」。

國內外「垃圾」差價達3倍

洋垃圾離開英國垃圾處理公司後,就轉到了國內進口商手裡。而對於垃圾進口商來說,出一小部分錢就能買到廢舊塑料,雖然有法律風險,但利潤比經營國內塑料要高得多,這也是他們願意冒險進「洋貨」的主要原因。

一位王姓老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廣東,他從垃圾回收站裡收塑料,價格約4500元~5000元/噸;而進口廢舊塑料,每噸僅1400元/噸,扣除運輸成本,其進價也比國內要低得多。何況很多發達國家,還採用「捐贈」和「反補貼」的形式出口。「捐贈」即白給;「反補貼」即出口商不收一分錢,還要給中國的進口商一定金額補貼。這樣一來,中國進口商利潤就更加豐厚。

據熟悉塑料行業的人士透露,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開始進「洋貨」了,那時候做這一行的,有貿易公司的人,也有走私者,後來,聯滘工業區一些大的塑料回收企業也開始做起「漂洋過海」的買賣。

銷售終端更願意選擇洋貨

那麼,這些洋垃圾是怎樣逃過海關的監管的呢?

「第一是謊報,有以謊報的形式,把垃圾以捐贈物品或其他物品的名義進行報關;第二是夾帶,將垃圾夾在正常的物品中;第三種就是走私,海上和陸路走私」,一位多年跟蹤洋垃圾的環保人士說。

當「洋垃圾」到岸後,進口商如果是塑料廠,他們先會分揀,把其中品質好一點的供應給自己的生產廠,而雜質多的、品質差一點的則分銷給聯滘工業區數百家小塑料回收廠。

「他們送來的‘洋貨’,價格跟我們自己收的一樣,也是4500元~5000元/噸。但做我們這一行的都喜歡‘洋貨’,一是人家送來的起碼有一集裝箱,免得我們幾十公斤、幾百公斤地收,省了人力;二是‘洋貨’品質要好些,國內塑料很多是曾經再生過的。」一位從業十幾年的老闆這樣解釋說。

而貿易公司進的洋貨,無一例外地都交給小塑料廠,他們掙的就是中間差價。據熟知內情的人介紹,由於聯滘工業區廠家多,因此貿易公司送來的「洋貨」不愁沒有銷路。出於安全的考慮,他們慣用的手法是:當船靠岸後,就連夜分銷到工業區,減少在手上的停留時間。

因為中國市場的需求量大,在此次事件中,英國方面甚至「讚許」中國人超強的垃圾處理能力:「凡是洋垃圾,在中國都很有市場,中國人總是有能力將這些垃圾照單全收,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向全國各地迅速消化」。

一份英國政府最新官方調查報告披露,當布萊爾首相1997年剛上臺時,英國大約有1.2萬噸垃圾運往中國。而最新官方數據顯示,在短短8年之後,2005年英國運往中國的垃圾數量狂漲了158倍,達到了驚人的190萬噸。據說,在英國的某些地區,因垃圾的大量出口,部分垃圾廠長期虧損。

「垃圾基地」前世今生20年

「‘洋垃圾’在很多地方都有,只是聯滘成了這次曝光的焦點。我們的貨絕大多數是國內塑料。」這是很多老闆的共同說法。

對於聯滘20多年的塑料回收業,61歲的徐阿伯再清楚不過。1984年,他從聯滘村支書調到大瀝鎮工作的時候,村裡已經有人靠撿垃圾發了財,只是未成氣候。如今徐阿伯退休6年多了,對於當年的垃圾回收成就了現在的工業區,他坦言沒想到。

「我任書記的時候,聯滘工業區還是農田,種的是甘蔗,當時沒有廠房,撿垃圾的靠搭帳篷做生意。」 徐阿伯邊說邊用手拍著頭上的灰塵。據他回憶,一開始在工業區裡做垃圾回收的是幾個汕頭人,因為生意興隆,當地人也開始幹起了這一看似不體面的工作。

後來,隨著從事這一行業的人不斷增多,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最終引發了廢品回收的「淘金潮」。「現在整個工業區有1000多畝地,每年要給村集體帶來一千萬元的租金。」

今年38歲的黃裕華就是徐阿伯說的幾個汕頭人之一,作為最早一批「淘金者」,從打工到自己做老闆,黃裕華在聯滘呆了21年。幾乎跑遍了廣州、佛山等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他先後跟過3個老闆,都是汕頭人,最後自己有了些積蓄,便開了個塑料回收廠。

廢品回收者形成幾大幫派

在黃裕華看來,聯滘村的塑料回收業只用了四五時間就形成規模,繼汕頭人後,湛江、茂名、吳川等地的人一批批來到這裡。

「都是老鄉拉老鄉拉過來的,那時生意好做,跟過來的人很多。早期打工的大部分像我一樣做老闆了。」

因為都是熟人,近些年這裡的「拾荒者」形成了幫派,有汕頭幫、茂名幫和湛江幫等。當然,最多的還是汕頭人。

不過,除少數做大了的外,大部分搞塑料回收的掙的錢並不多,「2000年到2004年生意比較好,但這兩年掙不到幾個錢,一年四五萬,也就比打工強一點。」

黃裕華介紹,他的廠很小,一臺機器,十來個員工,一個月處理三四十噸塑料。「原料」主要從廣州、深圳購進。這些廢塑料進價約5000元/噸,經過加工變成塑料「丙粒」,再以約7000元/噸賣給各地加工廠。「一噸‘丙粒’能賺200塊錢,但一臺機器一天只能生產一噸多,一年就賺四五萬元。」

據瞭解,在佛山開始「消滅」塑料回收產業前,官方的統計數據是:聯滘村像黃裕華這樣的小廠有400多家,員工1.5萬人;但大多數塑料廠老闆告訴記者,聯滘村的塑料廠至少有上千家,員工幾萬人,而90%的廠沒有登記註冊。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聯滘村逐漸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廢舊塑料基地。

塑料回收成聯滘主要收入

隨著塑料回收產業的不斷膨脹,工業區源源不斷地給聯滘村帶去了巨額的房租。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一間普通的小廠,廠房一年的租金在7萬∼10萬元左右。即使按最保守的估算,400家塑料回收廠,每年也給聯滘帶去近4000萬元的收入。「這幾年租金上漲快呀,我這間廠1999年還是4000元的房租,租了一年就漲到5000元,現在是8000元,5年翻了一番。」黃裕華說。此外,每間廠每年還至少要交納1200元的環衛費。

「塑料回收產業帶來的租金的確是村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村裡有30%的人在工業區裡建了廠房,他們靠收租就可以過上不錯的日子了。」 徐阿伯說。

根據聯滘村的統計,2005年工業區的生產總值達8.3億元,是村集體收入和股份紅利的主要來源。現在,村民除了每年分得不菲的分紅外,還享受到了免費的醫療保險,家屬死亡還可享受一次性喪葬費補貼2000元。

另外,村裡公共設施完善,僅僅燈光球場就有9個,還有文體樓、村中小公園等優質公共設施。在聯滘老村東面,還在平地建起了一個新村區,大多數住房都是四五層的獨體洋房。「大概有一半的村民在這裡有新房。」徐阿伯介紹說。

財源滾滾卻帶來黑水橫流

廢舊塑料產業在給聯滘村帶來滾滾財源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下嚥的環境代價。20多年前那一片綠油油的甘蔗田,現在成了黑水四流的垃圾廠。據村裡人講,如果不是去收租金,現在村民一般不去工業區了。

但是,要趕走村民賴以吃飯的塑料回收產業並不容易,阻力首先來自那些習慣收租的村民。「村民有反對的,也有贊成的,就我個人而言,塑料產業有沒有無所謂。」徐阿伯說。

與村民意見不一致相比,這幾年,佛山市和南海區兩級政府整治環境的決心越來越大。2003年~2005年,他們對廢舊塑料行業連續採取了幾次專項整治。

但是,這些整治活動並沒有得到村民的支持,因為整治事關村民的收入和就業。據知情人士說,當時在村「兩委」幹部中也有牴觸情緒,「整治經營了二十幾年的廢舊塑料市場,勢必對村集體利益造成影響,而穩定的集體收入是村民分配股份紅利的保證。」

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聯滘村還請來市委黨校老師講課,藉機在村民中宣傳集約利用土地,改造提升產業。

而在兩年前,聯滘村把72.5畝的土地租給了中建博美裝飾材料城。現在這塊地已經帶來200萬元/年的村集體收入。聯滘村產業改造帶來的甜頭更堅定了整治聯滘工業區的決心。

「剩下的土地如果全部集約利用,幾年後,聯滘工業區全部提升改造,每年至少能新增加村集體收入3500萬元,是現在的兩倍以上。加上以後租金每三年提升一次,預計十年後就能達到6000多萬元。」黃樹榮說。

現在,聯滘村一分為三:西邊生活區,北邊工業區,兩區之間以一條大幹道截然分開,南邊是新建的市場區。在生活區、市場區之間,一塊高約4米,寬約8米的大牌子格外顯眼,上面寫著12個紅色大字:「聯滘是我家,搞好環境靠大家」——這是污染陣痛後覺醒的最好寫照。

據產業規劃,定位於衛星城的大瀝需要有一個核心區域帶動,規劃將新大瀝的地理中心、原來三鎮交界處的聯滘廢舊塑料市場和聯滘工業區作為新商務區的主體區域,逐步發展成未來大瀝經濟和生活的中心。

基地轉移,誰是下一個聯滘?

聯滘工業區多條街道上出現大量來自珠三角其他地方的廠房招租廣告

大瀝人說:聯滘垃圾產業是頑症,「小整小擴散,大整大擴散」。記者的調查顯示,佛山當地政府擔心的廢舊塑料擴散在風暴後可能會變成現實。據南海區政府的說法,聯滘要在春節前「徹底消滅」廢舊塑料回收業,但另一個聯滘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會出現。

13天「消滅」20年產業

「發展起來花了20多年,但只用十多天就要消滅」,抱怨的是黃裕華的妻子,這位13年前嫁給黃裕華的汕頭婦女有著自己的憂慮,「找個地方不容易,幾天哪夠啊」!

1月25日,聯滘工業區已停水停電一個禮拜,現在,這裡沒了機器的轟鳴,但多了幾分焦慮和煩躁,有的廠已經搬空,有的人正在行動,還有的人在外面找落腳的地方。

但是,抱怨歸抱怨,要減少損失,就要盡快找到落腳的地方,塑料廠老闆們很清楚這個道理。畢竟,政府查封塑料廠後,廢舊塑料的價格出現波動,「以前送進來的時候四五千元一噸,現在3000都沒人要」。據當地人介紹,20日以來,空著進村的大貨車多了起來,「順德、深圳、 東莞都過來買便宜貨」。

廠子沒了,著急的並不只是老闆。從18日開始,不少老闆開始給員工清算工資,「一個月1000多元對打工的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只是來年的時候,這裡不再是他們的目的地,村民估計,在聯滘打工的人數以萬計。

不過,塑料廠員工似乎並不需要過分的擔憂,記者在工業區多處的牆壁上看到「大量招聘熟手揀塑料工人」的招聘廣告。

與工人相比,有機器,有交租能力的老闆似乎更加「吃香」。聯滘要消滅垃圾產業的消息傳出後,來大瀝「招商」的人絡繹不絕。

政府官員帶隊到聯滘「招商」

24日,工業區的街道上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廣告:「位於增城市××廠現有廠房招租,一共有兩間,第一間為1200平方米,第二間為1600平方米,證照手續齊全,水電完善,有意者請來電。」

類似的廣告不僅增城一家,還有來自中山、四會、吳川、汕頭、肇慶等地的。工業區裡的一些塑料老闆告訴記者,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想整體照搬聯滘工業區的模式,由政府官員帶隊,到聯滘遊說那些沒有註冊而又失去廠房的塑料廠老闆們。

「這東西能掙錢,能給當地人帶來很高的租金,大瀝不搞,別的地方也要搞」,很多老闆這樣說。

當記者結束採訪離開大瀝時,正在整修的聯滘工業大道上,一輛輛滿載廢舊塑料的大卡車,揚起漫天的灰塵,駛向廣佛 高速公路,他們的目的地是增城,是中山、是四會、是……

誰會成為下一個聯滘?

来源:轉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