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毀衛星,北京顯露崢嶸

作者:陳破空 發表:2007-02-02 01: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幾週前,美國《時代週刊》才刊登封面文章,婉轉闡述,崛起的中國,可能不會對美國與世界和平構成威脅。話音剛落,1月11日,中共突然發射遠程地空導彈,摧毀衛星。被擊毀的,是1999年中國發射的一顆「風雲1C」氣象衛星。中共的大動作,震驚世界。畢竟,用導彈攻擊衛星,世界上還沒有先例。

此舉固然證明,中共的太空軍事實力,遠遠超過外界的預測。然而,早在二十年前,美蘇兩國就停止了類似試驗。如果它們不曾停止,僅就這項技術而言,中共也絕對不能望其項背。二十年來,各國都遵循:不再進行這種危險操作。中共的舉動,等於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向中方提出抗議,要求解釋。他們的憤怒集中於三點:其一,在摧毀試驗之前,北京沒有知會其他國家(早在1967年, 「全球外層空間條約」就規定了各國太空行為通報制度);其二,被擊毀的衛星,在太空散落上萬塊碎片,嚴重污染太空,並危及其他國家衛星的運行。初步估計,受此影響的衛星達到120顆;其三,用導彈擊毀衛星,是一種軍事行為,違背了中方「和平利用太空」的承諾。各國沒有說出口的憂慮則是:中共能用導彈擊毀自己的衛星,又如何不會擊毀他國衛星?

毫無疑問,太空軍備競賽將由此升溫。美國等國必然很快行動,研發反制衛星攻擊技術或武器。當初蘇美軍備競賽的結果,是蘇聯被拖垮;如今,中美軍備競賽,心存僥倖的中共,又有多大勝算?

面對國際社會的質問,中共官方起初並不作答,而是閃爍其詞,甚至否認,拖了12天,才終於承認確有其事。於是,美國方面有人猜測:用導彈擊毀衛星,恐怕是中國軍方的擅自行為,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可能並不知情。實際上,胡錦濤知情又如何?不知情又如何?

中共製造的這一爆炸性事件,直接挑釁國際社會,嚴重程度,大大超過朝鮮的核試爆和伊朗的核計畫。縱觀相關各國的反應,也只能侷限於交涉,表達憤怒和抗議。不知如何反應的歐洲國家,甚至保持沉默。除此之外,面對中共這個迅速崛起的強權,各國實在無可奈何。這便是國際政治中的所謂「實力」哲學。

說起來,這也是西方國家的自作自受。二十多年來,國際資本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養肥了中共,也養大了中共的野心。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一靠外資,二靠外貿,離不開一個「外」字。尤其美國市場,就消費了中國三分之一的外銷商品。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每年高達一千億美元以上,幾乎就是每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那部分。中國經濟膨脹,獲利最大的,並非中國民眾,而是中共統治集團,為他們對內鎮壓、對外威脅提供了充足彈藥。

其實,只要對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稍具常識,就不難透視中共一貫的野心。毛澤東曾有口號「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原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謀略的翻版:「高筑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並非「不稱王」,而是「緩稱王」。同理,毛澤東並非「不稱霸」,而是要「緩稱霸」。

鄧小平當政時,又提出「冷靜觀察,站穩腳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的24字方針,用以應對國際風雲。作為中國人,誰不知道,成語「韜光養晦」的本意,就是暫時收斂鋒芒,侍機而動。果然,到了江澤民手中,「決不當頭」四字,就改成了「有所作為」。

中共崢嶸已露,國際上依然有人執迷。綏靖的態度,不亞於當年英國首相張伯倫,姑息納粹德國頭目希特勒。美國《時代週刊》的那篇封面文章,就是類似綏靖思潮的集中折射。人類將為此付出多大代價,尚不得而知。唯一清楚的是,中共已經邁上太空軍備競賽之路,而且將愈走愈遠。

(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評論員陳破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