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告父親包二奶女大學生:現在已到最後決戰

發表:2007-02-16 22: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本是一場家庭之戰,但如今「交戰」的父女私下已不再聯繫,他們只通過媒體或者法院「接觸」。

  山東女生王靜即是這場家庭之戰的主角。因為認定父親「包二奶」,2005年,時年18歲的王靜先後兩次進京到中紀委舉報父親,希望中紀委開除父親黨籍。在不服調查結果的情況下,王靜又創辦「父親不如西門慶」網站,將父親的「劣跡」公之於眾。

  2006年7月,其父王志華以名譽侵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將女兒告上法庭;之後,被王靜稱為「二奶」的李翠蓮也以王靜辦網站侮辱、誹謗自己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

  2007年2月5日,山東定陶縣法院對李翠蓮狀告王靜一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王靜構成侮辱罪,判處管制兩年。2月13日,王靜對「兩年管制」的一審判決正式提交了上訴書。

  女兒:「現在到了最後的決戰」

  王靜的家在山東濟南。讓記者吃驚的是,這個家沒有一點想像中的陰鬱壓抑之氣。給記者開門時,王靜的母親一邊套外褲,一邊熱情地將記者迎進屋,滿臉笑容,「我們家裡有暖氣,平時穿秋褲都沒關係。」而王靜則在自己的小臥室裡玩電腦遊戲,「你等一下,我馬上就好啊。」歡快響亮的聲音從裡屋傳出來。

  讓記者吃驚的不僅是這個家的氣氛,還有眼前的王靜。

  與半年前媒體上經常刊登的那張中性硬朗的照片相比,王靜變了不少,頭髮長長了,人也瘦了,漂亮了許多。「我不喜歡拍照,網上常用的還是從電視上截屏下來的呢。」與她越見秀氣的長相相反的是,王靜說起話來很爽朗,「那張判決書我一點都沒把它當回事。只要提出了上訴,判決書就是廢紙一張。

  「忍了兩年才這麼做」

  在記者看來,王靜是個矛盾綜合體。在父親剛提出要與母親離婚時,她自閉不說話,連學校課間操都不敢參加,總覺得同學說悄悄話就是在說自己父母離婚的事;而此後,她卻兩次上告中紀委並在網上公開父親「劣跡」。小時侯,她與父親很親,按照她的說法,「我們可以談心,兩個人一起吃飯總有說不完的話,兩人都特喜歡聊歷史」;如今她在媒體上公開指責父親「包二奶」,更多時候直呼其名王志華不叫爸爸,提起時又恨又不屑。當初她上告中紀委、開網站,是為了挽留住爸爸保住這個家,但所做的一切卻讓父女倆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私下不再聯繫。

  對於記者這一切的疑問,在王靜看來,只是記者沒有理解當初發生的一切,「你以為我知道王志華包二奶要和我媽離婚,我就一下子去上告中紀委了?你知道嗎?在這之前我整整忍了他兩年,等他承認錯誤等了兩年。」

  「每個人都認為我很瘋狂,但是要知道,我不是一下子心血來潮這樣做的。」

  「從王志華‘包二奶’提出離婚到我上告中紀委,我忍了兩年多。這兩年多來我一直想以親情喚他回頭,可是他的態度越來越差。我們以前有很多話說,後來我和他說話他愛理不理;他提離婚後還對我母親動手,我勸他們,一開始他看在我面子上,就不打媽媽了,後來是連著對我一起發脾氣。臨近高中會考時,學習壓力大,我根本就不想為這件事煩心,但他會忽然找我,弄得我一天沒法學習。高考多關鍵啊,他一點都不來問我情況。高考前一天,我緊張得腿直哆嗦,很想聽他說說話,但是他一直不接我電話。那一刻,我對他徹底失望了,高考結束後就上北京了。」

  但是王靜不服調查下來王志華沒問題的結果。於是,王靜創辦了「父親不如西門慶」網站,「我以前是在論壇上發帖的,但一發就被封,就乾脆自己辦網站。」

  想幫助類似經歷的孩子

  「女兒舉報父親‘包二奶’」系列報導刊登後,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吸引了媒體公眾的注意力,還引起了一些父母因婚外情而離異的孩子們的關注。在最初的兩個月裡,王靜家裡每天都能接到全國各地這樣的孩子打來的電話,他們或表示支持或只是傾訴,還有的甚至希望王靜能夠把他們親人的「醜事」 也刊登在網上。大多數時候,接電話的依然是王靜的母親,她告訴記者,不少孩子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在電話裡哭,還說要自殺,還有的半夜打來電話,說想到濟南看王靜。「這樣的孩子真不少,有些比我們的遭遇更悲慘。還有一個母親說下次如果王靜去北京上告,她就一起去告自己的丈夫,她那15歲的兒子因為父母離婚已經不上學,沈迷網路遊戲。」

  記者問王靜:「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和你類似經歷的孩子嗎?」王靜說:「我不是讓他們採取和我一樣的方式。我想更多是從道義上幫助他們。如果他們選擇要登,我就給他們空間登。除此之外,也可以聽他們傾訴,緩解他們心理上的傷痛與壓力。」

  母親:被女兒同情著的弱者

  在記者趕到濟南採訪前,一直被一個疑問困擾著,王靜走到這一步,她母親究竟對她起了什麼影響?因為此前,記者曾幾次打電話到王靜家,都是王靜的母親楊錫莉接的電話,而採訪的安排也是由她直接敲定。這不禁讓人懷疑,王靜舉報父親的行為,有多少是她自己的想法,又有多少是她母親起的作用?

  但是,在採訪過程中,記者明顯發現,比起母親來,女兒更為強勢。當母親與女兒說話時,常帶有詢問的語氣,即使和記者說話,母親也會看看女兒問,「王靜,是這樣吧?」相比之下,王靜顯得更自信。記者問王靜母親的問題,也多是由王靜代答。

  當記者問王靜,母親對她是否有影響時,她坦白「有影響」,讓記者吃驚的是,她卻用了「同情」這個詞。「我同情她。小時候是‘子以母貴’,長大了就該‘母以子貴’,我得為她出口氣。」王靜說,事情剛發生時,母親一直躺在床上,自己每天上學回來幫她做飯,「她總像個怨婦一樣嘮叨,我都煩了。後來在兩年的時間裏,我爸爸的做法越來越過分,我覺得必須出來抗爭,否則我媽也要被毀了。」

  王靜告訴記者,自己對母親的影響更大,「她得跟著我走。就拿上中紀委來說,一開始,我媽不同意我去北京,但我這人特固執又好強,覺得一定得出這口氣。我媽攔不住我,又擔心我,只能陪著我一起上北京。你有沒有發現家裡的電話都是我媽接的?我讓她來接的,這些事太繁瑣,能她說的就她說,非要我說的,我才說。」

  在王靜看來,母親就是個大孩子。「以前家裡都是我爸做飯,錢也是我爸管著,我和我媽就像我爸帶的兩個孩子一樣。現在,家裡的錢我保管。」

  父親:我覺得判決是公正的

  長期以來,事件的另一主角王志華對於媒體一直採取迴避的態度。事情發生後,他從濟南的國土資源廳調到了臨沂的國土資源局工作。此前3天,記者一直撥打王志華的手機,不是暫時無法接通,就是關機。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臨沂後,王志華最終願意開口和記者說話,終於談起了這一次判決。

  記者:你知道判決結果了?

  王志華:知道了,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

  記者:你女兒提出上訴了。

  王志華:一般一審以後都會上訴的。我就知道她會上訴。

  記者:你怎麼看這個判決結果?

  王志華:我覺得很客觀很公正。

  這個判決還是情理兼顧,因為管制不像坐牢,但是又有教育意義。

  記者:如果二審維持原判,你會考慮撤銷對你女兒的起訴嗎?

  王志華:那還要看對她有沒有起到教育作用。她要是還那麼愛挑事,我沒有辦法不起訴。

  記者:就沒有考慮過和你女兒主動和好?

  王志華:現在不是我不想停,是她不想停。

  記者:她說只要你承認錯誤……

  王志華:我沒有錯誤我承認什麼。反正現在就等法律判決,要是法律判決她還不相信,那我就沒話說了。

  [記者手記]

  非如此不可嗎?

  一位遭受過婚變的女士為了王靜的事給記者來信說,「我要反抗,我要把這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我也有這樣的衝動,所以我理解王靜的行為」。儘管如此,她還是不贊成王靜的做法。

  這讓我想到了自己在趕往濟南採訪前,查閱王靜相關報導時在筆記本上的一個個問號。這一個個問號都指向同一個問題,非如此不可嗎?

  與王靜見了面。這個20歲的女生,在談話中顯出這個年紀少有的沉靜與成熟。她承認,現在和父親是兩敗俱傷。不過,她覺得也許該慶幸發生了這一切,因為「王志華的事讓我成長了許多。現在我身邊的同學都還幼稚得要命,只知道嘰嘰喳喳談論服飾,為一些小利爭來搶去」。但和父親的爭戰,她還停不下來。我問她為什麼,她連連反問:「為什麼不這樣做?難道就讓他那麼猖狂嗎?難道就讓他把我們母女逼到自殺嗎?」

  與王靜近4年來的生活變故相比,作為一個短暫來訪者,我無法簡單地建議她可以怎麼做。但我問她,有沒有想過在一件事緊逼上來的時候,嘗試退後看?「如果你讓自己往後退一退,離它遠點,再把時間拉長點,會不會發現其實不止這一條路可走?」王靜雖無語,但仍一臉執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