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拜託您別再「自娛自樂」了

發表:2007-03-06 02: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報導,北京市衛生局將在醫務行業中開展「誠信微笑,優質服務」活動,倡導醫務人員與患者見面先問候,告別時道一聲「謝謝您」。衛生局稱,此舉旨在醫務工作者中樹立「患者是老師」、「感謝患者信任」的理念。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患者習慣把去醫院看病叫「求醫」,一個「求」字,表達了醫患之間關係的不對等。衛生局負責人表示,看完病後對患者說一聲「謝謝」看似簡單客氣,其實是醫務人員「感謝患者信任」理念的表達。


北京市衛生局看樣子真是被政府內部的評議評「毛了爪」,才想出如此一個「別出心裁」的「高招」。希望能在「兩會」之前,為代表委員們交一個有些樣兒的「差」。但其效果,想必也會遭遇年前那個「11自覺排隊日」一樣的境遇。除了初期在媒體上熱鬧熱鬧,同時給人們帶來一些「娛樂效果」之外,恐怕不會再有多少作用。

從早先「治理醫療領域商業賄賂運動」的開展,到這個「患者是老師」的高論,面對失敗的「醫改」、緊張的醫患關係,我們的衛生行政管理官員們除了一再將醫務人員推上「祭壇」,自己沒有表現出絲毫歉意,更不用說站出來主動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身為基層的醫務人員,我真為他們的「執政能力」汗顏,甚至隱隱聽出其中某些人的竊笑。

醫患關係,對等的是人格,不對等的是其專業性和技術性。由於醫學自身極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決定了病人和醫生間存在「不對等」的關係。如同學生向學校「求學」,畢業生向單位「求職」,其內容都是「不對等」的。人生來平等,理應相互尊重。但就「專業」與「非專業」而言,肯定是絕對的「不對等」。

科學永遠都仰著高貴頭,人必須尊重她,遵守她的原則。

我相信,抱著「求醫」去醫院看病的人,求的是醫學,而不是醫生。衛生局裡想必也有一些具有醫師執業資格的幹部,但病人肯定不會去您那兒「求醫」。

如果抹煞醫患間專業角度上的不對等,甚至拋出「患者是老師」的奇談怪論,而且出自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官員之口,只會助長不尊重科學的不良社會風氣,進而加重醫患間的互不信任。事實上,在臨床工作中,我遇到過太多「自以為是」、「不懂裝懂」的「老師」。他們的「求知慾」和「自信心」讓我欽佩。我不得不告訴他們,醫學這東西,我研究了10來年,還是沒完全弄明白,您花這些日子就理解得如此深邃,真不簡單!在100個人心目中,對《論語》可以有100種理解。但對於孔子的性別,即使問1000個人,也只會有一個答案。

而社會上還有人將醫患關係異化成商品關係,無視醫療活動中體現出的醫務人員的愛心、憐憫和專業精神。從根本上還是缺乏對醫學科學的尊重。誰都可以開商店做買賣,卻只那些經過長期嚴格專業訓練的人才可能為醫生。醫生做腹穿是治療,如果換成非專業士做恐怕便會成為謀殺。

甚至有人提出「患者是上帝」的怪論,徹底顛覆了醫患關係中最基本的人格對等原則。還有些病人病癒出院時,向醫務人員道一聲「謝謝」的客氣都沒有。遇到這樣的病人,醫務人員可能去表達「感謝患者信任」的理念嗎?

其次,我們更應該反思造成醫患間「不信任」關係的根本原因。當然,關於這個層面的討論已經有許多了。

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還是醫患間的「不信任」,其背後是緊張的經濟利益關係。患者從踏入醫院的第一步開始,便覺得醫生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榨他的「油水」。而醫生從接觸到病人的第一刻起,便在琢磨如何才不會被抓到「把柄」,儘可能將一切責任推到患方。常常聽老大夫們談起他們當年做住院醫生時,一張「三聯單」可以解決一些費用問題,醫患關係哪像現在這樣「勢如水火」,一切都是「錢」惹的禍!

而其根本則是「甩包袱」式的醫療保障體制改革的失敗,醫患都成為了改革成本的承擔者。

前些時候,甚至有衛生部官員大為不屑印度的初級醫療保障制度,稱印度的免費醫療是低水平的,就我們目前的國力來說去建一個「低水平」的免費醫療制度人民不會滿意。好一個鴻圖大略!如果少弄幾個「恐龍蛋」,少玩幾次「神五神六」,咱中國老百姓們恐怕還是有望享受到發達國家那樣「高水平」的醫療制度吧。

不過,如果咱們即便真能建立一個「低水平」的免費醫療制度,中國的大部分老百姓、大部分醫生們不一定不會滿意的。到那個時候,衛生局的官員們用不著再為應對「兩會」評議而「花樣百出」、「自娛自樂」了。(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