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非政府環保組織處境艱難

發表:2007-04-08 21: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官方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目前正式註冊的民間非政府組織發展迅速,但是有研究資料認為,中國正式註冊的非政府組織不到實際數目的十分之一。即使環保組織也處境艱難。

海外的博訊網轉引《亞洲週刊》的報導說,根據中國現行法規,非政府組織團體不能獨立存在,必須附屬在經政府批准的業務主管單位才可註冊成立。

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目前共有各類民間組織300萬家,其中正式註冊的約有30萬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底,中國大陸共有環保民間組織2768 家,從業人員總數達22萬多人。 談到中國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和現狀,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中文政論雜誌《北京之春》主編胡平表示---

胡平:「在90年代後,中國出現了不少非政府組織,首先是環保組織。這些組織對整個中國社會都有積極的作用。有些組織也發揮維權的作用。更多的組織都是專業性的,都是非政府組織,而且專業很明確。

但是因為中共是要壟斷一切,所以凡是不是它的,就要控制,還總是不放心。這些民間組織受到過不少這樣的干擾。

這些年經過這麼多的磕磕碰碰,很多組織給自己營造了發展空間,對政府的決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的存在狀況很不理想,主要就是他們的合法地位不能得到保障。」

胡平分析了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受到諸多限制的原因---

胡平:「原因就是政府本身的壟斷性質。西方國家的非政府組織發展得相對好一些,就是因為政府本身就是開放的,很多非政府組織,甚至政治性的組織、各種壓力團體、利益團體、政黨都多如牛毛。

另外,由於中國政治上不民主,公民沒有一般的表達自由、結社的自由,而非政府組織是一種結社,所以這一點來說,非政府組織存在的意義就是體現了公民的結社,但又引起了政府的猜忌,所以,這兩方面的緊張狀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報導說,儘管缺乏合法身份,中國環保組織在最近十多年來不斷壯大,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並在中國環保進程中扮演這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2004年,民間學者質疑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破壞生態,國家環保總局舉行聽證會,民間環保組織也參與討論,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方案得以修改。

「綠家園」等民間環保組織還通過巡展、境外呼籲,反對在怒江建設水壩,引起高層重視,怒江水電站因而停建。

旅居美國的作家鄭義一直關心中國的環保問題。鄭義說,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對環境保護至關重要---

鄭義:「所有的人在談論一黨專制問題的時候,都在提政治迫害,以及全世界通行的人權觀念。但是中國非常特殊,就是在世界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我們的環境權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性的破壞。

這種情況在任何自由經濟的社會、任何一個人民有監督權的民主社會裏頭是不可能出現的,只有在中國這種比較封閉的社會當中,統治者有他們不可告人的利益,在這種黑幕當中才可能形成這種毀滅性的發展。」

博訊網的報導說,在現有政策瓶頸下,中國的大部分環保非政府組織缺乏募集資金的正規渠道,工作也由於合法性問題舉步維艱。

中國有超過七成環保非政府組織沒有固定經費來源,六成沒有專用辦公室,超過四成的全職人員不領工資,也沒有任何福利保障。

為揭露淮河治理的謊言,民間環保人士霍岱珊自費10萬元,對淮河沿岸的污染狀況進行考察,並以攝影作品揭露真相,震動了全國。2003年他註冊成立「淮河衛士」民間組織,吸收環保志願者千人。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報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