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新興的「離婚經濟」

作者:江迅 發表:2007-05-09 20: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大陸,要問時下哪個領域是新的投資熱點,或許誰都不會想到竟然是「離婚經濟」。浙江省杭州有一家「離婚公司」維情婚姻諮詢公司,開張才四個月,生意興隆,開業僅5天,公司就接到30個諮詢電話,情感疏導(男方有外遇)2例,另簽下3起個案(其中2起為離婚)的委託合同。前者2例,一是諮詢了一小時,收費200元人民幣(下同);一是諮詢了兩小時,收費500元。後者3件委託案,各收費3000元,公司僅這5件案子就收入9700元。
光顧這類公司的大多是有身價、有地位、有影響力的高收入"三有"階層,公司對離婚案中財產分隔數額大的,往往還會收取分割財產的1%至3%,這無疑是淘金於婚姻危機了。這家公司只是分公司,總公司在上海,成立於2004年,由於需求猛增,在各地已有28家分公司粉墨登場。

在杭州,35歲以下的夫妻近年離婚率大幅上升,每年以增加三成的速度發展。前不久,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的一項調查顯示,25%的創業女性都離了婚或曾經離婚,其中80%是在創業後離婚的。記得,美國的女性運動曾經有過一句口號:要麵包,也要玫瑰。中國創業女性有了「麵包」,卻丟失了「玫瑰」。

目前,婚姻頻臨破裂而走進婚姻諮詢室的人群比例中,有一半是20多歲的年輕人。全國婦女聯合會婚姻指導師項目督導員胡慎之教授認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已經成為社會離婚高發人群。今年他已經接待20多名這類夫妻的婚姻諮詢。他們大多是「閃婚」一族,認識才兩三個月就「閃電式」結婚。真是結婚「閃」,離婚也「閃」。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專業辦理婚姻案件的寧媛律師,今年來接到這類人群的離婚諮詢特別多,每月至少20多人次,委託辦理離婚的就有9件,而去年全年才2件。

最近,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委提交了一份關於家庭健康的調研報告,報告披露,西方的生活態度正在東移中國,離婚率不斷上升。在北京,每當兩對新人結婚,就有一對舊人離婚;在全國範圍,從2000年到2005年,離婚人數上升了67%,達200萬人。

結婚和離婚成了尋常事,離婚了又再婚,這個社會多了浪漫。有名有份的夫妻,背後有無名無份的婚外秘密。離婚是社會的一種進步嗎?感情枯竭了,戀情遺失了,名份還重要嗎?當代男女似乎經驗都豐富了,在戀愛開始前,心裏已暗地裡為這段關係定下限期。盲目聲稱為一生一世,為天長地久,都知道根本就是不務實的。其實,不是不愛,也不是很愛,才是大部分人的感情生活,愛情並非只有兩極。

有趣的是離婚可以成為一種「兒戲」。去年去遼寧丹東市採訪,聽說這樣一件事。振安區同興鎮80多位教師在見面時改變了問候語,過去說「你吃飯了沒有?」「在忙啥呢?」後來竟然改為「你離了沒有?」「怎麼還不抓緊離啊?」

這問候語不是互相開玩笑。當時,確實有60多名教師離了婚。事緣區教育局下達一個文件,有9個下崗名額,需考核決定淘汰誰,上崗考核中凡離異或喪偶且撫養未成年人的,可以不通過考核直接上崗。原本是人性化政策,卻被教師鑽了空子,絕大部分教師離婚了。民政局人員說,離婚證不能不發,他們都是自願離婚的,符合法律要求。離婚瀟灑,離婚隨意,這世界變化也太快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