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日本清軍墓地之謎(組圖)

發表:2007-05-30 04: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天,和一個朋友約了會面,地點在大阪一個不大的車站,名叫玉造。我到了以後,卻接到朋友電話,說被事情纏住,要過一個多小時才能來。

於是,就沒有事情做了。好在,旁邊就是一條商店街,甚至,還有一家舊書店,於是走進去挑喜歡的翻看起來。一抬頭,看到店主的面孔,是個很老的老頭子,神色間似乎大為驚奇。

怎麼,我臉上粘了飯粒,摸摸沒有啊。

老頭子看我不明白,伸手指指掛鐘,這才恍然大悟

日本人的作息習慣古怪,加班到半夜,商店可是要十點以後才開門。趕緊道歉,還有點兒捨不得手上拿的一本《北清事變記事》(北清事變,是日本對於義和團運動的說法)。

那老頭子忽然問:「中國人?」

看來這輩子日語發音是不可能過關的,一聽就聽出來。點點頭–「是啊。」

「噢,那本書是後來的人寫的,寫得一點也不好。」

很誠實的一個店主麼。薩笑了,放下書隨口問了一句–「這附近有沒有什麼可以轉轉的地方?」

老頭子想了想,指指一邊山上–那邊,有個神社。

哦,謝謝了,那我去看看。我轉身要走。老頭子接著補充–神社旁邊還有一個公墓。。。

怎麼會向人介紹墓地呢?這老頭子真是老糊塗了。。。但是老頭下一句話一下子就讓我改變了想法– 。。。裡面有些中國兵的墓地,你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哦,大阪,怎麼會有中國兵的墓地?

看出我的疑惑,老頭子補充了一句:「是日清戰爭(日本對於甲午戰爭的說法)時候的清國兵,被俘虜的。。。」

「噢,那我應該去看看。」—想了一下,又重複了一遍–「謝謝。」

清軍的士兵在大阪有自己的墓地,還是第一次聽說,他們是來自何方呢?據我所知,甲午戰爭中,確有一些清軍戰俘被擄到日本,現在京都的本願寺,當初就是關押清軍俘虜的地方。他們中的大部分,在戰後雙方交換戰俘的時候,被交換回國。不經意間,想起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最後,是全軍覆沒了,有很多清軍官兵被俘,莫非是他們中的一部分,埋葬在了異國的土地上?

想著,依照店主的指點,走不多遠,一座小山上面,就是他所說的那座神社,供奉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將軍真田幸村。

但是,找了許久,依然未見清軍官兵的墓地,莫非,店主所說不確。

正好有一個守墓人推車而過,便上前打探。那守墓人年紀雖然不小,但還沒有老到可能與戰爭有關,可是看著我的眼神頗有疑慮,似有些懷疑我的身份。問他名字不肯說,雖然如此,依然很客氣地回答說

確實有清軍官兵墓地的,如果我要找,他可以帶我過去。

一路上,問他幾個問題,雖然謹慎,依然肯一一作答。

問:這裡(甲午戰爭墓葬群)的墓碑很多,可是我所瞭解好像大阪部隊並沒有在那次戰爭中打什麼仗阿。(還沒說聽說大阪兵打仗從來不往前跑的)

答:是的,的確沒有打很大的仗,但是他們在去臺灣打仗的時候遇到疫病,所以死了很多人。

問:這裡葬的清軍官兵,是不是北洋水師的被俘人員?

答:不是,他們是陸軍。

問:他們在那裡被俘的?

答:不知道。

問:他們為什麼沒有被交換回國呢?

答:不知道。

問:這裡共有幾個中國士兵的墳墓?

答:不多,都在那一片裡面。說著,伸手一指。

這是整個墓地最北面的一排,大多埋葬的是日軍中的輔助人員,如運輸兵,馬伕,護士等。

為何在最北面這一排呢?我自己問自己

那個管理員已經到一旁的地藏菩薩祠堂去了,臨走囑咐我不要點火。

想起來劉連仁講自己逃跑的一段話 –
我們小時候,一直聽說日本的北面和中國是連著的,所以逃出來就往北面跑。。。

不多時,就找到了一塊墓碑。。。

從「故清國」的字樣上看,這可能就是我要找的葬在這裡的清軍士兵之一了,墓主的名字,寫明是「西方診」

很快,在這塊墓碑的前面,又發現兩塊並排的墓碑。

一塊上面刻的名字是「清國 劉起得」

只找到了這四個人的墓碑,問之守墓人,他講也不清楚是否還有其他的清軍士兵葬在這裡。看得出他對我頗有些不信任感(我想他是疑惑我與葬在這裡的清軍官兵不可能有什麼關係。),交待了一下不要點火就走回了他休息的小房子。

走在其間,細看碑文,忽然感到有些疑惑–至少,有幾個謎,讓我感到難以解答

第一個,從碑文上看,劉起得和呂文鳳皆死於甲午戰爭之後不足一年,地點在大阪陸軍醫院,因此,他們可能是在等待交換戰俘期間,因傷或者因病死亡的。然而,楊永寬和西方診的墓碑顯示,他們的死亡時間在大正年間,也就是說,他們在日本滯留了不下二十年的時光。這期間他們為何不想辦法回國呢?按說,中國人的鄉土觀念是最重的。

而且,埋葬他們的單位也很奇怪,是日本「大阪在鄉軍人會」– 一個日本退伍老兵的組織

他們是因為某種原因被扣押的呢?還是自願地留下來的呢?這是第一個謎。

第二個,他們每個人的墓碑上,都有大約三十公分長一塊斑白的痕跡,與附近的日軍伕役不同,也是整個墓地中絕無僅有的。因此我能夠輕易地找到他們。

這白色的痕跡,看來是原來是一個或兩個什麼字,後來被鑿去了。這是什麼字,為什麼只有他們的墓碑上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第三個,楊永寬的墓,顯得與眾不同。劉起得,呂文鳳和西方診的墓都是面朝西方,望著大陸的方向。狐死首丘,這很符合我們民族的習慣。然而,楊永寬的墓,卻是背向西方。是因為沒有面向西方的地方了嗎?看他背後的墓碑,是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戰俘,比他死得還要晚,卻是面向西方-- 這裡也有幾座德軍戰俘的墓塚,都是面向西方。看來,死後望著故鄉,是東西方一樣的傳統。

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覺得戰敗被俘無顏回首?

還是有什麼別的說不出口的原因?想想,忽然又有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其中叫做西方診的戰俘,是否用的真姓名。中國人中姓「西方」的實在罕見,莫非僅僅是一個表示自己來自「西方」的化名?

左思右想,終不得其解。

不想了吧,我來這裡,只不過是來看望一下這些深埋異鄉不得歸家的清軍官兵吧。

於是,我把香和花取出來,獻在他們的墓前

一時間,忽然想起抗戰中粵軍軍官葉祿群在率部從潮州陣地移防的時候,記錄的當時情景:「開拔前,我叫特務長周中生買來香燭、三牲等祭品,在空地設一簡易祭臺,自己寫了一篇祭文 (類似諸葛瀘水班師的祭文) ,對空宣讀:‘我陣亡之戰士,隨我旌旗,逐我之部曲,一同上路,各人認準本鄉,魂歸故里,受家人四時之祭祀……’」。

對不起了弟兄們,甲午那年,咱們沒打贏。
說起來,這片墓地草木蒼翠,陽光溫暖,雖然是異國,也希望這些清軍的士兵們能夠在九泉之下安眠吧。

一旁,就是守墓人休息的小屋,也是給地藏菩薩上香的地方。那個守墓人無論怎樣,都拒絕我拍照的要求,但看到我真的是來獻祭的,口氣溫和了許多,告訴我這裡他每天都要掃的,不必擔心。

我猜他還是在想我和墓地中的清軍官兵有怎樣的關係,但亦無意解釋,只是真誠地向他道了謝。

他大體幫我解開了第二個謎–碑上被鑿去的,似是「降卒」二字,也可能是「捕俘」或「俘」字。現在這裡歸大阪四天王寺管理,日本戰敗前則歸日本陸軍管轄。那時他也還沒開始在這裡做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了,據說有一個中國將軍來日本收集索還甲午戰爭時日軍掠去的物品。這個墓地的管理部門也就將清軍官兵墓的情況造冊上報中方。此時,因為擔心「降卒」這樣侮辱性的字句引起中國方面的憤怒,故此火速將其鑿去。同時,也順便將德國戰俘名下同樣的字句鑿掉了。不過,中國將軍最終也沒有來。。。

聽完讓人不勝唏噓這件事,我還真的知道這件事。當時我國來辦理此事的並非「將軍」,而是海軍少校鐘漢波(後來的國民黨海軍永定艦艦長),他將日軍掠奪走的定遠,靖遠兩艦鐵錨,錨鏈用同樣在戰爭中曾被俘的飛星,隆順兩輪押送回國,是為中國海軍一大盛舉。然而,此後鐘卻未能獲准再次赴日繼續這項工作。因為中國再次開始了內戰,海軍也被捲入併發生激烈的內鬥,再無精力經費作此事,甚至,靖遠的錨鏈,還被某些貪婪的部員用廢鐵的價格賣給了鐵匠鋪。

那麼,他沒有再到這裡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而其他兩個謎,還渾然不可解。。。

正在此時,友人的電話打來,說是已經到站,讓我速去會合。

匆匆而去,又忍不住回首,默禱一句–可能的話,君之魂魄附在船上,回去應該不難,回家看看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