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成中國人首要死因

發表:2007-06-03 21: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5月13日,「林妹妹」陳曉旭因乳腺癌離世,年僅42歲。18歲成功詮釋經典中的經典人物,29歲下海經商,年近不惑即擁有億萬家產,這樣一個傳奇女子的英年早逝,令人備感痛惜。而就在陳曉旭病逝數日前,衛生部公布的 2006年城鄉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統計顯示,惡性腫瘤已成為中國人的首要死因。

「近年來,惡性腫瘤已成為中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佔到死亡原因的20%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腫瘤醫院院長郝希山說,「以天津為例,通過對天津市400萬人口近30年的惡性腫瘤發病死亡監測統計顯示,天津市惡性腫瘤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981年每10萬居民中約有177個腫瘤患者,至2000年,這個數字增至245人,發病率增長了45.35%,年均增長1.99%。」

據對中國30個城市和78個農村縣死亡原因的統計,與2005年相比,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分別上升了18.6%和23.1%,上升速度非常驚人。

目前,前列腺癌、大腸癌、膀胱癌、腎癌和胰腺癌位居發達國家男性癌譜前五位,乳腺癌、大腸癌、肺癌、宮頸癌和胰腺癌位居女性癌譜前五位。發展中國家癌譜前五位,男性為胃癌、肝癌、食管癌、口腔癌、白血病,女性為宮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口腔癌。

而天津市1981~2000年發病率前十位的惡性腫瘤,男性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腸癌、膀胱癌、胰腺癌、腦瘤、淋巴瘤、腎癌,女性為肺癌、乳腺癌、大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卵巢癌、宮頸癌、胰腺癌、腦瘤。

20 年間,男性發病前十位惡性腫瘤中,腎癌、肺癌、大腸癌和腦瘤呈上升趨勢,其中腎癌上升幅度最大,累計上升111.72%,食管癌、胃癌、肝癌呈下降趨勢,其中食管癌下降幅度最大,累計下降60.27%。女性發病前十位的惡性腫瘤中,亦有四種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依次是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其中胰腺癌上升幅度最大,20年累計上升49.28%,呈下降趨勢的有宮頸癌、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宮頸癌下降幅度最大為90.89%。

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世界癌症發病與死亡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70年代以後,癌症發病以年均3%~5%的速度遞增。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將有2000萬新發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數達1200萬,且絕大部分將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郝希山預測,到2010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仍將繼續上升,總體發病率將由2000年的244.99/10萬上升到2010年的298.29/10萬,其中男性將由249.50/10萬上升到301.11/10萬,女性將由240.45/10萬上升到295.81/10萬。肺癌發病和死亡都將進入平臺期,肝癌和胃癌仍是男性主要腫瘤。

女性乳腺癌增長迅速,將成為發病第一位腫瘤。肺癌退居第二位,大腸癌、肝癌和卵巢癌將分列三、四、五位。腎癌及胰腺癌的上升值得關注,兩者在癌譜中將佔據更為突出的位置,胃癌、食管癌和宮頸癌呈明顯下降趨勢,食管癌和宮頸癌將逐漸退出癌譜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