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裡?

發表:2007-07-05 01: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山東一家紡織廠

如果您到附近的百貨商場或是Walmart走一趟,您會發現,大多數廉價貨品均來自於今天的世界大工廠——中國。的確,儘管生活在太平洋的彼岸,大多數美國家庭已經無法生活在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裡了。

路透社報導,在最近出版的題為《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一書裡,作者邦吉爾尼(Sara Bongiorni)描述以一個普通美國人的身份度過了一年沒有中國產品的日子。她表示,她並沒有對中國有任何偏見,也沒有任何想要抵制中國產品的願望,她只是希望訴說美國家庭是多麽的依靠中國產品。

「我只是希望我的故事能夠讓人們認識自己與全球經濟的聯繫。過去,雖然我每年都看見貿易部與中國貿易的數字,但我從來都沒有感受到它的意義,但現在卻不同了。」據2006年數據顯示,美國進口的1萬7千億美元物品大約15%來自中國。

她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從生活中的各類用品丶必需品丶奢侈品,要生活在一個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裡是非常不易的。購買任何產品變成了一種偵探式工作。她不再能夠為孩子購買便宜鞋子;由於零件來自於中國,壞了的電子儀器無法修理;在玩具方面,她似乎進入了死胡同一樣,除了丹麥製造的Lego積木別無選擇;就連當地出售各式歐洲名牌產品的時裝店也無法光顧。

美聯社報導,在玩具方面,幾乎百分百玩具都來自於中國,包括美國的Hot Wheels牌小汽車也都來自於中國。好笑的是,食品架上的簽語餅(fortune cookie)以及Kokuho Rose壽司米卻都是美國產食品。

在運動物品方面,幾乎所有便宜的球拍丶球等物品均來自於中國。 而在電器中,除了最貴的幾款產品之外,其餘的都是中國製造。

然而,在食品方面,繼一系列中國食品污染事件,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開始對中國食品加以管制。目前,中國生產全世界80%的麥麩(wheat gluten,大多麵包丶糕點以及烘烤品內含物)以及80%的山梨酸(許多食品中使用的防腐劑)。

然而,前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官員哈伯德(William Hubbard)警告,雖然消費者能夠從便宜的中國產品中受益,但必須對中國製造的食品有所警惕。「這不像烤麵包機一樣,如果壞了可以拿回去換一個,如果食物有問題就不一樣了。」

来源:路透社丶美聯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