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解除戒嚴 看中國反民主的立場

發表:2007-07-17 22: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自1987年7月15日凌晨零時起,解除已經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法,至今已經滿20年。解除戒嚴是臺灣民主政治發展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任何經歷戒嚴時期和後戒嚴時期的臺灣人民,都瞭解這兩個時期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戒嚴統治時期,許多憲法所賦予臺灣人民的公民權利被凍結,人們可能因為主張臺灣獨立或閱讀有關中國的出版品,而被逮捕、被軍法審判、甚至被處決,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獲知許多歷史事件的真相,因為許多不利國民黨的事實被刪減,教師也不敢告訴學生歷史的事實,所有的出版品均須經過檢查,其中許多出版品被沒收。學生不可以組織讀書會,甚至不能舉辦舞會,他們會擔心因為他們的一些言論而被剝奪出國讀書的權利。到海外讀書之後,他們要擔心是否會因為他們的言論或行為而被列入黑名單,到最後變成有家歸不得。這時期的臺灣人民並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當年國民黨政府反對解除戒嚴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1)解除戒嚴會導致社會不穩定;(2)臺灣應該全力發展經濟;(3)有反對黨會影響國家之團結。這些理由與中國共產黨反對在中國大陸實施真正的民主政治之理由非常類似,例如中國共產黨強調中國一定要由該黨領導,因為這樣才可以確保國家的統一和社會之和諧穩定,才能夠團結人民共同建設美好的未來。

解除戒嚴之後,人民享有言論、集會、結社、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人們可以自由進出臺灣,不用擔心因批評政府、參加政黨、閱讀或出版任何書籍而被逮捕。在解除戒嚴之後的20年間,臺灣的政局或許有一些騷動,但是臺灣人民有信心朝野的對抗或是族群矛盾不會導致內戰。另一方面,臺灣人民在全球化的時代,更加快速地接收外在世界的訊息,人民出國洽公更加便捷,政府官員與人民間的距離大為拉近,官員必須聆聽人民的聲音,人民不用擔心他們的冤屈沒處伸訴,學生可以自由閱讀圖書資料,對於歷史真相及國內外情勢可以正確地掌握。

反觀今日之中國,人民擔心無法自由進出中國之國門、人民不敢倡議組織政黨、不敢批評政府,報紙須要經常自我審查,工會及民間組織仍然被黨及政府牢牢控制。政府貪污腐化情形非常嚴重,不少人民受到冤屈卻無法獲得救濟,學生需要在固定的框框內學習,他們的創造力受到壓制,這種制度下無法培養出真正第一流的人才,許多人才因此被埋沒。

目前臺灣的朝野均肯定解除戒嚴是一項正確的決定,對臺灣社會之發展具有絕對正面之貢獻。由臺灣實施戒嚴及解除戒嚴後的社會發展,來檢驗中國目前的制度及社會所面臨像貪污腐化、社會不公等挑戰,就可以瞭解中國共產黨拒絕實施民主政治的所有理由都只是藉口,而這些藉口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央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