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謊言與末世心態的遊戲規則

作者:何清漣 發表:2007-08-04 11: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一個多月,中國政府在「治理」環境生態方面做了兩件驚世大事,一是要求世界銀行刪改一份有關中國環境污染狀況的報告,原因是該報告指出污染導致中國每年有75萬人過早死亡。中方要求刪除報告的理由是擔心該報告內容會引起中國的「社會動亂」。另外一件事情是:原計畫3月公布的2005年《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將被無限期擱置,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贍在7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綠色GDP是媒體、社會為了簡明而用的一個名詞,真正的綠色GDP核算制度目前並不存在。

與此同時,披露的另一條消息更讓國人寒透了心:許多省份要求退出綠色GDP核算試點。原因亦很清楚:根據2004年的報告,治理當年污染所需費用足以把各地GDP的增長削平,從而刺穿了地方政府竭力吹脹的政績泡沫。

前一條消息令國際輿論憤怒且深感失望,後一條消息讓國人非常沮喪,因為中國政府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讓人們最後一個幻想破滅。這個幻想是:中國的官員即便腐敗無能至不可救藥的程度,但在治理環境生態這一問題上應該與民眾達成共識,因為國家領導人就算食品、飲水可以享受特供,但呼吸的空氣總要與平民休戚與共、利益相關吧?畢竟要共一國風雨。

其實,在環境生態狀況上公然製造謊言,除了表明中國當局對治理頻臨崩潰的環境生態毫無信心之外,還表明瞭一種政治上的末世心態。這種末世心態與當年蘇共統治晚期勃列日涅夫時代的末世心態類似,主要特點就是政治上犬儒主義盛行,政府官員在公開場合的冠冕堂皇與私下行為極端齷齪並行不悖,而且當局用各種方式鼓勵這種虛偽無恥,沒有任何信仰的犬儒式機會主義蔓延於全國。

在環境生態上的謊言,只不過是中國當局眾多謊言中的一部分罷了。胡錦濤努力為第四代領導人貼上的各種政治標籤,如延安道路、共產黨員的保先教育等,事實上根本無人相信,包括他本人在內也未必相信──這種狀態就是蘇聯崩潰前夕的社會狀態。當年勃列日涅夫就曾對自己的弟弟講過:「什麼共產主義,這都是用來哄民眾的空話。」

自從中國進入鄧小平時代,意識形態的作用與其說是作為一種信仰,還不如說是中共領導層用來迫使官員們表示忠誠的一種方法。中國各級官員現在均是沒有信仰的人,但都精通獲取權力並牢牢把持之道,在公開場合說官話套話表示自己對黨的「忠誠」,在私下裡卻奉行完全相反的另一套。能夠證明官場雙麵人格的最佳例證是網友編的貪官廉政語錄,這些語錄將這種人格的極端分裂展示得淋漓盡致。

當局對極少數敢於站出來說話的人,採取非常嚴厲的打壓措施,這種打壓已經接近秦二世時期趙高指鹿為馬的猖獗。任何人只要說出與當局意志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其歸宿必然是牢獄。而一旦這些人士成為「國家的敵人」,其命運必然是成為社會棄兒。

在當局的利益牽引與殘酷壓制之下,犬儒式機會主義蔓延於全中國,正是這種犬儒式機會主義為今天的新極權體制奠定了社會基礎。中國現在形成了一種外人看來荒誕但局中人卻都參與的遊戲規則:精英集團出於共同利益的考慮,樂於維持現狀,並繼續通過龐大的宣傳機器日復一日地營造並維護「皇帝的新衣」這一神話,根本不用擔心童話被戳穿後陷入困境。而民眾則分化成兩類,一類以玩世不恭之態在安全的邊界內抒發自己的不滿與焦慮;而另一類不是讓自己躲在「民族主義」的思想避難所裡,就是讓自己成為毛澤東時代的真誠懷念者。他們憤怒指責今天中國的苦難來自於全球化與國際資本的壓迫,謳歌他們想像中的理想主義的毛時代。對於這種有助於轉移社會視線的憤怒,因為於當局者有利,中國當局倒也頗為容忍。

問題是,報告可以刪節或者乾脆不發表,但卻絲毫挽救不了瀕危的環境生態;紙板餡包子可以被宣佈成假新聞,卻對構筑中國的食品安全毫無補益。環境生態的安全,尤其是飲水安全卻已經逼近了中國人最後的生存底線。中國現在已經進入環境危機高發期,依靠謊言只能維護穩定於一時,卻無法迴避這些災難帶來的民生問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夏電子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