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鎮「特產」清華北大生

發表:2007-08-10 23: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江西臨川區的上頓渡鎮,經濟不發達,卻特產高材生。在過去3年裡,臨川中學屢創「高考神話」,每年「出產」輸送50名高材生到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遠至北京丶上海丶新疆丶哈爾濱等的多省市上萬名學生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甚至有眾多的「現代孟母」駐紮小鎮專陪太子讀書,以致於該鎮出現「陪讀一條街」。

據報導,臨川一中在去年2006年的高考成績不僅創下學校之最,而且創下江西省高考歷史之最:臨川一中有8人居江西省理科總分前50名,全省第一;文科中的24名學生被北大丶清華錄取,4人被香港中文大學丶新加坡國立大學丶南洋理工大學等錄取,也居全省第一。今年,臨川一中和臨川二中分別有38名丶12名考生被清華大學丶北京大學錄取,幾乎佔了這兩所大學在江西省錄取總數的1/3,整個江西省今年考取清華和北大的大約有160人。臨川二中行政辦主任熊海水說,小鎮的「高考神話」可以追溯到1979年。「那一年,我們兩個班的考生全部考上了大學,可謂『一考成名』」。

臨川還有「大學生之家」和「大學生之村」。比如,臨川河東鄉農民武進興有6個兒子,5個考上大學;而臨川羅針鄉朱家村全村總人口240人,擁有大專以上學生40名。鎮上幾條街道兩旁許多商店和餐館的名字都是以「才鄉」丶「書香」之類詞語命名。

據上頓渡鎮政府辦公室主任介紹,當地的人均年收入城鎮不足萬元,農村只有3,000元左右,在江西省算比較落後的地方。對於孩子們創造的「高考神話」,這裡的大部分人認為,當地缺乏資源丶經濟較為落後激發了「家長苦教,孩子苦讀,老師苦教」的現狀。

偏僻小鎮的「高考奇蹟」對高考落榜生或者不如意者構成了極大的吸引力。甚至有許多高分考生為了來年能上清華丶北大,不惜來此復讀。目前臨川兩家中學裡讀書的學生,有一半都來自外省。來陪讀的江西吉安劉姓家長說,除了因為成功入讀大學機會高之外,還因為這學校周圍都沒有網吧和遊戲中心,孩子連貪玩的機會都沒有。臨川一中校長饒祥明說,我們小鎮人都由以前說本地話,變成南腔北調了。而小鎮的洲下現已成了「陪讀一條街」,許多「現代孟母」在此聚居之餘,還買樓,令樓價升高了不少。區內地產商都打出「與一中零距離」廣告作招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