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不當影響嬰兒發育

發表:2007-10-02 00: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前段時間,衛生部出臺了《嬰幼兒餵養策略》,提出要及時合理地添加輔助食品。據研究表明,我國兒童出生體重及6個月內體重的增長與發達國家兒童相比無明顯差異,而6個月後差距逐漸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家長缺乏科學餵養知識,使許多嬰兒在6個月後不能及時合理地添加輔助食品。

【誤區一】:添加輔食後,就斷掉母乳

從寶寶出生到6個月前,徐女士一直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我見寶寶可以吃菜泥、米粉等食物了,而我又要上班,索性就把奶斷掉,讓他完全改吃米粉、菜泥。」但是,讓徐女士沒想到的是,後來帶寶寶上醫院檢查體格發育情況,他比同齡小朋友差。醫生建議她,繼續以母乳餵養為主,輔食添加為輔。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主任醫師丁櫻說,寶寶長到6個月後,相比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母乳的「質」有所下降,通過及時添加輔食,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

但是,添加輔食並不意味著母乳餵養的結束。鄭州市兒童醫院保健科主任朱曉華說,不少媽媽給孩子添加輔食後,就把母乳餵養減少到一天兩次,甚至徹底斷掉,這等於直接把「輔食」轉「正餐」,寶寶發育不全的腸胃很難完全消化吸收這些輔食的營養成分,甚至可能導致少食、腹瀉的發生,時間長了可能導致營養不良。

因此,寶寶1歲前,媽媽仍要按需餵養母乳。

誤區二】:輔食就是湯麵葉、米粉1歲前寶寶不能吃肉食

穀類、澱粉類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長給寶寶添輔食時首選米粉、稀粥、湯麵葉等穀類、澱粉類食物。

「這種做法不錯,但要注意,3個月內嬰兒體內的澱粉酶活性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不能過早地添加穀類、澱粉類食物,否則易引起消化不良,影響寶寶對母乳的吸收,可能導致蛋白質缺乏而影響體格發育。」丁櫻說。

還有些媽媽認為輔食就是穀類、澱粉類食物,她們覺得寶寶只有長到1歲才可以吃蔬菜、肉類等其他食品。

「正是家長的這個錯誤認識,導致不少孩子蛋白質攝入不足,或者缺鐵、缺鋅、缺鈣嚴重。」朱曉華說,給寶寶添加輔食要遵循食物種類多樣化的原則。

寶寶在3∼4個月時,先添加一些家庭自製的鮮榨蔬菜汁或果汁;4∼6個月,逐漸添加米粉、稀飯、蛋黃;6個月後,添加菜泥、湯麵葉、魚泥、蛋羹等;7∼9個月,開始添加肉泥、肝泥、豆腐、菜粥;9∼12個月,添加龍鬚面、餛飩等。

「總之,添加輔食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一種到多種、從素食到肉食。」丁櫻說,1歲後,輔食可以逐步過渡成「正餐」。

【誤區三】:家長吃啥,寶寶吃啥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城市媽媽經常把食物做得又細又稀,以便寶寶消化吸收;而農村的家長則顯得「大手大腳」,大人吃飯時,讓孩子喝點麵湯、吃幾口菜,就算添加輔食了。事實上,這兩種做法都不好。

朱曉華說,給寶寶的輔食做得太精細,不僅影響寶寶咀嚼能力的鍛練,這些過稀過細的食物所含的營養也相對少了。另外,添加的輔食種類也不能太精細,要讓寶寶多吃玉米、紅薯等粗糧食物,以防出現維生素B1缺乏症。

相反,農村家長則不太重視寶寶輔食的製作,經常大人吃什麼,就讓寶寶吃什麼。朱曉華說,一方面寶寶的腸胃還不適應大人吃的食物,會影響腸胃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成人食物中含鹽、糖、油量大,不適合孩子良好飲食習慣和味覺的形成。

還有些家長喜歡用小餅乾、小饅頭等零食當輔食。朱曉華說,膨化、油炸食品等是絕對不能讓寶寶吃的,不僅影響寶寶的正常飲食,其含有的食品添加劑等對他們的健康無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