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副局長打老師 教育他如何尊重人

作者:中國教育在線 發表:2007-10-08 08: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教育局長打人歡度教師節,學校老師挨打喜迎十七大

---杭州餘杭發生女教育局長當眾煽打新教師事件


請記住今天發生的事情...

時間:2007年9月23日上午9:50左右。

地點:杭州市餘杭區臨平實驗中學。

人物:餘杭區教育局女副局長趙XX,一個普通教師A,400個餘杭區教師。

事件:2007年餘杭區教育科研合格培訓。一個普通教師被女副局長趙XX當著400個區教師的面,煽了一個大耳光。

經過:餘杭開展教科研培訓,今日主講趙XX女副局長,言論激昂慷慨,唾沫亂飛,突然停了下來,走到教師A前面,A教師此時正低頭(不知是睡覺,還是在想問題),不由分說,一個耳光下去。。。

然後回到台上,繼續教育我們這群無知的教師。。。侃侃而談如何尊重別人,如何教育學生。

這不是天大的諷刺嗎。這樣的女副局不是變態,就是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不知道哪個管事的能出來說說,大家也評評理看。

教師證言1我也在現場的,那個男教師是坐在第一排的,估計是趴在桌子上吧,所以女副局長趙XX就突然停了下來,走到這個男教師前面,在他頭上拍了一下.然後把他批評了一番.當時現場有600多位老師在場的,我想女副局長趙XX這樣也太不給男老師面子了,在他桌旁敲一下提醒比較好.如果是學生這樣被老師打,估計早就跳起來了.老師嘛只有忍氣吞聲了啊哎悲哀啊

教師證言2這段時間餘杭區的老師連續兩個週末也就是四天都在參加培訓,而且昨天也考試了,大家都比較累.這個趙XX批評完那個男老師後,還說你們累,我比你們更累,我為了今天的講座昨天備課到很晚了.

教師證言3那天我也正好在培訓。因為人太多,地方又小。教室裡擠滿了人,還是有不少的老師在輕聲交談,當然也有趁這個機會補覺的。當時我做著筆記,聽著課,忽然局長不做報告停了下來,然後走到聽課的第一排,然後就聽到了聲音,但是我不確定是打人還是敲桌,因為我的視線看不到那個坐著聽課的老師。

然後局長同志說了:「我絕對不允許有人睡覺,就和我以前上課時不允許我的學生上課時睡覺一樣。如果身體不舒服,可以請假。如果身體健康,那麼想睡覺回家就行,不用在這裡參加培訓。」

做完這個動作,說完這些話後,全場一片寂靜。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老師太猛了。我不確定她當時是否打了人,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真的打了人,這種處理方式肯定是非常不人道的,萬一這位被批評的老師想不開,做了什麼傻事,那麼這位局長負得起這種責任嗎?

人與人都是平等的,何況大家都是成年人。提醒要好於這種教訓。(但是話說回來,不是我要揭短,那天主持人不停地提醒大家要安靜,但是總有一些老師不自覺地在交談。大家都是老師,我覺得有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別人尊重你,首先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值得別人尊重。)

局長的行為引起大家的聲討,思考。怎麼樣互相尊重才是這件事之後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教師證言4"本來不願相信餘杭區教育局某領導人是這種素質,現在看了"聲明",然後又去求證了一下幾個新教師:原來打人一事是真的!他們說:打人之後400多人的會場一片安靜!!

唉!這批新教師真是小孩子啊!被打是一種侮辱啊!是對你們新教師的侮辱啊!你們怎麼一點反抗的意識都沒有啊!怎麼像學生一樣怕得"一片安靜"呢?至少應集體退場表示抗議啊!

另外,我想對趙局長說幾句:您在上面講課,下面學生有不聽的,這完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至少我們一線教師是這樣認為),可能您高居在上已久,別人對你每天都是唯命是從吧?若您不能忍受下面不聽您講課的這種現象,我建議您回到農村去教教書,鍛練幾年後再回到局長之位吧!這樣對您可能是一件好事,對我們可能也是一件好事!"

事情發生之後,不僅教育局沒有出面說明,反而出了個澄清說明,說局長沒有打人,甚至動用行政手段封殺網路上教師的聲討和言論,這世界到底怎麼了?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