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春秋古墓發掘出先秦完好人體

發表:2007-10-08 09: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江西靖安一座春秋時期的大墓發掘日前結束,獲得多項重要發現。該墓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葬。考古工作者在47具棺木中,發現了9份人體大腦組織,10具人體遺骸。這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中國南方酸性土壤中,發現先秦時期保存較為完好的人體。

北京晚報10月6日報導江西靖安一座春秋時期的大墓發掘日前結束,在發掘清理中,獲得多項重要發現。

這座埋葬了47座棺木的春秋時期大墓,位於江西靖安,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葬。考古工作者已經從墓葬中發掘清理出土絲織品、漆器、竹木器、玉石器和金器等珍貴文物600多件。

墓葬中出土了一種呈灰黑色,手感很硬的結晶體。結晶體都出現在棺木中屍骸的鎖骨、膝蓋骨、顱骨和牙齒根部。經測試分析,結晶體的主要元素為磷、鐵和氧,為磷酸鐵鹽類物質。這是我國考古首次發現這類晶體,為考古界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課題。

另外,考古工作者在47具棺木中,還發現了9份人體大腦組織,10具人體遺骸。這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中國南方酸性土壤中,發現先秦時期保存較為完好的人體。棺木裡還出土了300多件紡織品。這些帛布和墓主人的服裝,製作工藝十分精湛,通過紅外光譜檢測,其中大部分為真絲織品。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真絲紡織品。考古專家介紹,檢測時發現這些織品每厘米中經線240條,這在當代織造工藝也是不可想像的。

考古專家表示,隨著DNA鑑定工作、絲織品分析工作等進一步的開展,棺木中死者的身份及其族群的屬性等謎題,會逐漸被破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