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為什麼越來越難?(圖)

發表:2007-12-25 20: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8年,又將有大約560萬普通高校畢業生殺入就業市場--相當於近一百個集團軍的兵力,這個數字與2007年的相比,則多了12個集團軍。找工作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供給大於需求的"過剩性失業"

打開郵箱,又是一份求職簡歷。

可以說,此人實力不俗--男,風華正茂,法學本科+新聞碩士,有實習經驗和作品。可他的要求很低--希望我幫他介紹到一張名不見經傳的三流報紙供職。說實話,即使在10年前,我揣著鋼鐵冶金專業的畢業證試圖進入新聞圈時,這張報紙也沒放在眼裡。

這並不是說他多不自信。10年光景,今非昔比。儘管1997年的勞動力供求比也在100︰70左右,但那時候,本科畢業生還是香餑餑,現在基本算是大白菜。2008年,又將有大約560萬普通高校畢業生殺入就業市場--相當於近一百個集團軍的兵力,這個數字與2007年的相比,則多了12個集團軍。

有人大罵始於1997年的大學擴招,教育部馬上出來反駁。其中一個主要理由是,中國大學生的比例遠遠低於"美國等其他國家"。但他們沒有看到另一個事實 (或許是不願說?),美國的高等教育發展了多少年,而中國又發展了多少年?美國大學生的增加,好比把鹽撒到水裡,讓它一點點融化;中國高校的擴招,好比把海綿扔進水裡,能吸多少吸多少,所以,才培養出不少水貨高校和水貨大學生--大學城拚命圈地,新聞、法律、經濟等熱門專業盲目上馬,拉出老師就來教課。遠的不說,就連我的母校--某著名鋼鐵學院,也竟然開設了新聞專業!

這些可憐的學生經過四年掙扎,慌慌張張加入了求職大軍。哪裡來那麼多"對口"的崗位呢?全國媒體就那麼多,一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就有約5萬人應聘。鋼院新聞系畢業?對不起,靠邊站。但這些小朋友又沒有經過技術培訓,無法完成高級藍領的工作--其實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是嚴重缺乏高級技工的,所以出現了大學生過剩而"技工荒"的局面--這被勞動部的官員和專家們稱為"結構性失業"。

有人把大學生就業難歸結於他們的觀念問題--"寧要東部一張床,不要西部一套房"之類,純屬扯淡!南方週末調查表明,在西部一些高校招聘中,出現了"傳菜員"、"麵點工"之類的職位,而大學生們依然趨之若鶩。這充分說明,難題早已不是僅僅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

於是,大學生佔據了高中生、初中生的位置。那麼高中生呢?回頭一看--暈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說,今後幾年,中國城鎮每年需要就業的人口都將超過2400萬人,而新增的就業崗位加上自然減員也只有1100萬個,供大於求的缺口在1300萬。如果這些人排成長隊,間距1米,可以從北京排到紐約。儘管有一些人跑到街上當"走鬼"或者賣盜版碟,但這種隱性就業並不妨害"大局"。這就是國情,找工作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供給大於需求的"過剩性失業"。

當然,也要辯證地看待就業難問題,因為已經出現了民工荒。這種風潮從珠三角刮起,蔓延至長三角,而後登陸江西、湖南,並有席捲內地之趨勢。學者調查得出一個結論,仍是"結構性失業"在作怪--農業稅全面取消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導致更多農村剩餘勞動力留在家鄉或擠入第三產業而拉大了製造業的勞動力缺口。另外,由於計畫生育政策實行,1980年代前超生製造出的"人口紅利"--通俗解釋就是勞動力過剩帶來的經濟飛速增長--即將結束。但即使按照觀點提供者、中科院教授蔡舫的說法,至少也還要等7年,農村勞動力才能出現負增長。

但民工問題對那些迫切求職的城裡人來說,只是一個小插曲。他們再降低門檻,也不可能混跡於建築工地,去填補"年薪制"的民工的位置。

阻礙就業的還包括那些政府部門。據2004年經濟普查數據,工商、城管等各類政府部門從個體、微型和中小企業身上收取的各種費用和罰款,大約在300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兩萬元容納一個勞動力就業來計算,至少有15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了。


来源:南方週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