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出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百人

發表:2008-01-10 01: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媒體推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這是北京高調宣布將隆重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活動的一部分。

人民日報下屬的"中國經濟週刊"近日推出了這個百人榜,有80位企業家和20名學者入選。在80位商界精英中,既包括改革開放初期勇於衝破傳統計畫經濟束縛的改革先驅者,如"傻子瓜子"創始人年廣久、浙江海鹽水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石家莊造紙廠廠長馬勝利和租賃企業家關廣梅等人,也有近10年出現的中國明星企業的領軍人物,包括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尹同耀、寶鋼集團前總經理謝企華等。

入選的學者全都是在傳統計畫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提出創新理論的代表人物,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作者胡福明、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國經濟構想的厲以寧、倡導農村家庭承包聯產責任制的老幹部杜潤生、北大教授張維迎、最早提出建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林毅夫等人。

中國經濟週刊總編輯季曉磊說,這次評選的標準主要著眼於勇敢地承擔起市場經濟風險、敏銳地把握市場經濟機遇的企業家和那些為經濟改革的實踐不斷提供理論探索的學界精英們。

季曉磊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湧現出來的經濟人物是很多的。我們的評選涵蓋了這30年各個發展階段的重要人物,因為改革開放30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30年來的每一步重大的改革和每一個重大舉措的推出都應該在這個百人榜上體現出來。"

*將高調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

1978年,中國開始推行農村包產到戶的經濟改革。今年是30週年。中國領導人最近在不同場合都表示要隆重紀念這30年所取得的成就。中國經濟週刊總編輯季曉磊說,這次經濟百人榜的評選就是改革開放30年紀念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北京思源破產研究中心主任曹思源1980年代曾擔任國務院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下屬的破產法起草小組的組長,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他不僅親眼目睹、而且親身參與了經濟體制改革,是中國由傳統計畫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過渡的見證人。他認為,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非常必要。

他說:"首先,歷史不能忘記。歷史給人們以深思,給人們以啟迪。紀念30年就是要為中國改革開放走過的道路做出一個歷史的評價。第二個方面的意義對於我們往前走更為重要。改革不能停步,改革尤其不能搞‘單項冠軍',改革是要綜合配套的。"

"單項冠軍"是中國國內的一些學者最近對於經濟發展一馬當先,其他各項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現象的一種反思。1970年代末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面對的是嚴重的貧困和物質短缺。

30年後,中國媒體報導,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從2億5千萬減少到2千多萬,貧困人口比例從31%下降到2.5%。但是,分析人士說,經濟上一花獨放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區域發展不平衡、貧困分化加劇、政府官員腐敗以及環境污染壓力增加等許多社會問題。

*政治改革是最重要配套工程*

研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問題的專家曹思源認為,經濟發展了,生活富裕了,但是人民對政府和社會還是感到不滿,這是因為保證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政治和社會方面的改革沒有配套進行。

他說:"如果只有經濟改革,如果不能夠綜合配套,改革就可能失敗,就可能‘行百步而半90',可能會功虧一簣。"

曹思源說,經濟改革最主要的配套工程就是政治體制改革,這是緩和社會矛盾,促進和諧發展的根本途經。他希望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的活動將會促進這個目標的實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