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週刊》:中國兒女沒盡到「孝道」

發表:2008-03-03 21: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儘管吳少秋(音)和妻子生活在有13億人口的中國,但他們感到孤獨。老兩口的兒子住在加拿大,女兒在法國。"我們需要有人在家裡,時不時跟我們

  說說話,"75歲的吳說。2006年,他在湖北當地報紙上看到一則廣告,稱為空巢老人介紹願被"收養"的人。一名叫芳芳的婦女"帶來一束花......她叫我‘爸爸',叫我老伴‘媽媽'。"芳芳週末幫他們做家務,陪他們聊天,很快成為他家的一員。

  在中國,家庭是社會的基石,至少理論上如此。但3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挑戰那些古老的紐帶。越來越多的子女離開家鄉---甚至祖國---到別處找工作。這一代屬於在獨生子女政策下長大的第一批中國人。人口專家蔡峰(音)說,他們"更容易被慣壞,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長大成人後,不太願意贍養父母。"中國的統計數字顯示,2005年中國42%的家庭由一對獨居的老夫婦組成。

  這引發中國的年輕父母們重新思考家庭的意義。

  中共政府知道官方努力並不能解決養老問題。中國沒有建成真正的社會保障網,進養老院仍被視為是丟臉的事。為此,當局設法教育年輕人對父母盡孝的必要。

  吳少秋承認他的辦法並不適合所有人。另一對湖北夫婦也嘗試了類似辦法。建築專家田震東(音)和妻子在獨生兒子移民加拿大後感到"孤獨和失落"。他們去看他,但不適應西方生活,回國後登了題為"老年夫婦急求女兒"的廣告。"我們不是找保姆,而是能跟我們住在一起直到我們老死的人"。有100人前來應徵。但由於兒子反對,夫婦倆不得不放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