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媒體記者爆滿 尷尬場面頻生

發表:2008-03-09 11: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全國人大與政協年度會議陸續開幕以來由於媒體記者太多而狀況頻頻,有記者在推擠中受傷見血,有人因座位不足被迫席地採訪,有人早早到會卻不得其門而入。這些不合理現象被與會媒體記者譏諷為「中國兩會的特殊採訪現象」。

中國全國人大與全國政協「兩會」十一屆一次會議本週陸續開幕。兩會每年春天在北京召開,每次會期約兩週,是中國政壇年度的大事。

統計顯示,本次報名採訪兩會的中外媒體記者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三千多人。

相比之下,會議期間主要會場─人民大會堂─卻並未隨著記者人數增加而有適當因應措施。

這次政協與人大各自舉行第一次記者會時,記者塞爆會場,會議開始前四十分鐘,所有媒體席就已被佔滿,「晚到」的記者只能從頭站到尾,有些人體力不支只好席地而坐,有人根本連會場都進不去,整場記者會被迫站在門外。

熱門的小組會議會場也見記者人頭鑽動,有某香港電視臺女記者日前因在場媒體記者太多,遭不慎摔跤的攝影記者波及而受傷見血,忙亂中甚至遭到尷尬的碰撞。這名女記者當場淚如雨下。

讓人尷尬的事也發生在男記者身上。對媒體來說,在中國大陸要能面對面採訪到決策官員機率極低,每年的兩會卻是近身採訪官員的最佳時機,因此記者無不發揮平日少見的衝鋒陷陣能力努力貼近官員。這次會議期間,一名中國境外男記者努力追逐官員不成,卻因為拉扯太嚴重,褲子差點被扯下。

人民大會堂與各會議會場林立的安全人員常常是導致混亂場面的「助力」。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日前與妻子陳雲英舉行記者會,散場時,記者蜂擁而上趨近林毅夫時,安全人員不但口出惡言,更粗暴的扯下一名記者的掛在胸前的採訪證。

事實上,採訪兩會時,媒體記者被安全人員推擠的頻率非常高,尤其走在人民大會堂外,如果不即時出示採訪證往往就會遭到無禮對待。

有媒體記者譏諷這種種現象為「中國兩會的特殊採訪現象」,並擔憂即將舉辦奧運會的北京是否有能力處理屆時更多媒體記者,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情況。

来源: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特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