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偉:"兩會"後只有兩個字:失望

作者:嚴家偉 發表:2008-03-23 07: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年一度被人譽為"超級政治秀"的人大、政協"兩會",已於08年3月18日收場了。人們常愛說"希望越高,失望越大"。雖然對這樣的"官樣文章",我從來就不抱多大的希望,但看完這篇了無新意的"文章"後,仍然不免感到失望,因為除了這兩個字外,就再也找不到任何感覺了。

首先,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從胡耀邦年代就提了出來,諸如黨政分開,限制權力過分集中,加強新聞監督及其相關立法等,說了快二十年了。直到這次"兩會"結束,除了空喊了幾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口號外,看不到有任何改革的動向,更不用說具體的措施了。而細心的網民更注意到,溫家寶總理先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關於加強建設民主政治的詞句,竟然被新華網刪除!這在我們這樣有新聞審查制度的國家裡,應該屬於政治性的錯誤。按理說新華網決不敢如此膽大包天。然而它對溫家寶總理的報告動用"剪刀"後,竟然平安無事。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匪夷所思了。因此,"政治體制改革",就被"行政機構改革"所置換替改。"民主政治"就變成了僅是國務院所屬的部委合併擴大之類的繁瑣事務而已。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這就好比原來說的是要給你吃一個蛋糕,及至放進嘴裡才發現,這個"蛋糕"原來是用麥麩與糠做的。這在三年大飢荒年代就叫"代食品"。把這樣的"代用品"用來代替民主,實則是對民主的嘲弄。再說難聽點,就是把民眾當猴來逗。

行文至此,我就不禁想起了,那個名曰"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遠在1998中國政府就慎重其事地簽署了。整整過去十年了,人大開了十次會了。批准了多如牛毛的各種法律、法規,就是不"批准"這個條約。當然,眾所周知人大並無實權,只是個橡皮圖章。這個"圖章" 蓋不蓋下去,全權在於黨和政府。但是政府既要簽署,又不批准,把"責任"推給橡皮圖章,你當初何必簽署?說穿了,就是中國的人權狀況太差,怕一旦批准了,今後一些事,例如民間申請辦報紙,民眾申請結社,更不要說組建政黨了,政府要禁上,就更被動難辦了。所以新聞法,說了二十年,以前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今年"兩會"上連"樓梯"上也無"響聲"了,好像世界上壓根就沒有新聞法這個東西。我不知道這樣作是與時俱進,還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於是今年的"兩會"上就是用一派高調的民生說詞,來為民主的訴求"消音"。以為這樣就可以沖淡甚至消除民眾對民主的渴望與訴求了。其實民主政治,才是民生最大的保障。在一個缺乏民主的國家裡,民生問題是得不到根本的解決,也是沒有真正保障的。

例如,前外長李肇星的"名言"是"我挨過餓,知道什麼是人權,你挨過餓嗎"?筆者則在《人權與挨餓》(首發《民主中國》)一文中回應道"正因為中國人沒有人權,所以才挨餓"。被網友評為對李前外長此言的"酷評"之一。這也最簡單地證明了民主才是民生最根本的有力保證。

又如當前的通貨膨脹,愈演愈烈,宏觀調控,難以奏效。今年2月份的居民物價消費指數上漲率竟然高達百分之八以上。按世界公認的標準,這已是嚴重的通貨膨脹。無異於是給了主管"兩會"的政府當局一個"下馬威"。其關鍵就在於官商勾結,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壟斷行業,追求暴利,貪得無厭。地方官員與之結成利益共同體,百般保護。民眾則處於無權無奈不敢言,言亦無用的狀態。這再次證明,沒有民主政治,空談關注民生只能是空話而已。溫家寶總理在兩會結束後的記者招待會上,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控制通貨膨脹,並十分動感情地說要"事不避難,勇於承擔",豪言壯語,十分感人。但我們卻看不到當局能拿出什麼樣的得力措施,用什麼樣的鐵的手段嚴厲打擊官商勾結哄抬物價的行為。因而溫總理對能否把物價上漲控制在百分之四左右,也顯得信心不足,丟出軟綿綿的一句"待到明年3月份"來看答案吧!然而嚴重的通脹,對廣大低收入的弱勢民眾,已是燃眉之急,豈容再等一年?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國家政府機關的各級官員的工資,今年在往年一提再提之後,又大幅提升,一月增加工資達一千多元。他們對付通脹自然游刃有餘,不存在什麼壓力。請問憑什麼把納稅人的血汗拿來如此慷慨加薪?這不是執政為民,關注民生之道吧?如果一個政府僅僅知道照顧好自已的官員,對弱勢民眾視若無物,恐怕很難構建成和諧社會。至於大發了橫財的商人,對通脹更是欣喜若狂。希望集團的總裁劉永好,在"兩會"上更大放厥詞,對在半年內已漲價一倍多的豬肉,大肆叫好,似乎還漲得不夠。因為豬肉越漲,他的飼料就越有利可圖,更好大發橫財。這樣的委員,代表只能是代表奸商的利益。用納稅人的錢,讓這樣的資本利益代言人來開會關注民生,豈非緣木求魚?

所以這次"兩會"上,除了政治體制改革被邊緣化,空洞化外,即使高調宣揚的民生問題,也只是清談空議一番。有的問題即便已有了可行的措施,也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例如民眾特別關注的看病貴的問題,已經找到了問題癥結之所在,就是公立醫院的"以藥養醫",公立醫院變成了賣藥賺錢,"宰"病人的大奸商。解決之道自然在於"藥"與"醫"分家脫鉤。可是議了多年,最後來個"逐步試點"後再予推廣。這就好像已診斷明確了病人身上有個惡性腫瘤,卻要等幾年後再予切除,這不是在開玩笑嗎?其實藥與醫分家只消一道行政命令,不存在任何技術上的困難,那麼為什麼還要慢慢拖下去呢?"困難"就在於政府不願出錢。因為藥與醫分了家,公立醫院就不再是營利單位。醫生,護士,員工的工資,應來自財政撥款。世界各國普遍如此。在這一點上,口口聲聲要與世界接軌的人,偏偏要與世界"脫軌"。當年搞所謂醫療改革時,有個專用名詞,就是給醫院"斷奶"。說穿了就是政府不管了,你醫院自己賺錢去。當時就有人說,"你要醫院自已去賺錢,除了賣藥宰病人外,就只有叫男醫生去搶銀行,女護士去當三陪小姐"。這話雖然刻薄,卻說明瞭這"斷奶"之舉是毫無道理的餿主意。所以搞了十多年徹底失敗,民眾反對聲太大,政府只好承認改回來。但叫它出錢又心疼。於是給你來個口頭答應著,拖一天算一天,拖一年算一年。這像話嗎?你給自已的大小官員一次、二次、N次的加薪有錢,辦奧運有錢,官員吃喝一年3000億有錢,官員公車消費,出國旅遊一年幾仟億都有錢,也不心疼錢。唯獨這事關老百姓生、老、病、死的醫療,就捨不得錢,沒有錢了。這與真正的關注民生,恐怕有點南轅北轍吧!

去年開"兩會"時,前衛生部長便說"今年醫改新方案,將肯定出臺"。可是一年過去了,今年"兩會"開完了,所謂的醫改新方案,仍然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衛生部長陳竺先生在政協農工黨分組討論會上更說,"衛生部準備挨社會十年,至二十年的批評"。很明顯,就是說還拿不出什麼方案、辦法,如此的不作為,其中的內幕究竟是什麼,民眾恐怕也很難確知。

所以,今年"兩會"結束後,無論是對推行政治體制改革與實行民主政治,還是解決民生問題,除了令人失望以外,還能有什麼好的感覺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聖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