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微笑是需要筷子幫忙練就的!

作者:毛牧青 發表:2008-03-29 00: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日,第29屆奧運會帆船帆板比賽禮儀小姐110人的名單正式確定。這些禮儀小姐是從青島16所院校的2000多名報名者中選拔出來的,大部分都是"90 後"。參加培訓的禮儀小姐每天除了課業學習外,還要接受嚴格的形體訓練。她們甜美的笑容、優雅的動作相比賽場上運動員的揮汗如雨、激烈爭奪,將成為比賽中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微笑訓練。微笑時牙齒露出6顆到8顆,是"奧運微笑"的標準。每人咬著一根筷子練習,一節課下來嘴都麻了。
((見新華社《奧帆賽禮儀小姐形體訓練嚴 咬筷子練微笑(組圖)》http://2008.163.com/08/0325/11/47SK1I2E007424PJ.html)

  呵呵~~原來微笑是這樣練成的。我終於又學到一招技術!

  記得多年前看到一幅漫畫,是那位大家畫的忘記了。畫面上是一台上演員跑到觀眾中撓觀眾的肘腋讓他們大笑。不錯!觀眾豈至是笑,簡直是留著滂沱大淚狂笑。顯然,這個漫畫是諷刺我們的一些文藝作品(例如相聲)缺乏生活氣息無法與觀眾心靈溝通的尷尬。那漫畫畢竟是誇張的藝術手法,現實中決不會出現下臺親臨觀眾擱肘的狼狽現象的。
  不過,如今類似的現象卻在我們奧運會前夕又出現,例如上述消息和照片,讓我看後難免一番感慨。

  笑,是人類的常態,猶如喜怒哀樂表情,多為事情起因而發。一般除了演員為故事情節"秀場"外,都是內心反映到面部表情的一種態勢,也就是說,真心流露出來的美好表情的各種笑包括微笑,不是裝出來的,更不是短期訓練出來的應付。

  記得我們青島老鄉、那位著名的臺灣藝人凌峰,當年在一次央視春晚上道出一句"中國五千年的滄桑,都寫在我的臉上" 妙語後,引起全場觀眾的大笑。其實凌峰只是按照臺灣藝人現場即興發揮的自由特點,以自己的醜陋長相而自我調侃作笑料活躍會場氣氛罷了,沒有什麼政治諷刺企圖,充其量是借自己臉的"滄桑"引申為中國過去很貧窮被欺辱的歷史;而觀眾的發自內心的大笑,也是一種迎合幽默的會意和聯想。凌峰與觀眾之間的默契,並無實際對現實的揶揄,據說此"語出驚人"遭到把有權力的"正人君子"的厭惡而幾乎成"政治事件",弄的老凌多年沒能再上春晚。因此,在現場對外直播或冠冕堂皇場合,人們的一句隨意話、一個會心笑,都可能引起負面效應而使一些人緊張一陣子。這種有可能損害國家聲譽的話和笑,焉能不要求我們隨時刻意去"訓練"去 "注意"?

  作為禮儀小姐,一舉一動反映了她們的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特別是關乎國家聲譽大事的奧運會即將在我國舉辦,為了反映國民精神,選拔培訓一些涉外禮儀、接待人員的素質很有必要。如果有條件,再請禮儀專家諸如金正昆教授等親臨授課訓練,更會加深禮儀人員的素質提高。但微笑,我的感受不需要訓練("咬筷子"訓練,頗有點東施效顰的造作(呵呵~~應該是"西施"效顰的難受感覺哈),而是內心感受和熱情的自發流露。要相信那麼多漂亮妹妹只要內心發出微笑,決不會有"笑比哭還難看"來表情,這點請"訓練"決策者放心。所以我認為,用"咬筷子"的形式訓練微笑似乎不妥。如果我們的國家高級新聞媒體把這種"秀"再通過"報導加照片"的形式向世界宣揚,就有點自我降價的貶低自身的味道了,給人一種感覺:似乎得出一種國人經過幾千年的忍辱負重和現今的各類社會壓力,連"起碼的微笑都不具備了"的荒唐結論。你說是不是啊?

  沒有生理或心靈缺陷的人,微笑一般並不是什麼難事情而"不能為之",無須大張旗鼓宣揚"微笑訓練。電視劇《鄉村愛情2》中範偉扮演的那個無所事事的的大公司經理王木生口齒不清是"吃煤後被摳壞"的後天缺陷,他要像模像樣自塑形象要討老婆對付"青春晚期"的浮躁,自然要整天對著小鏡子"吃吃"練發音,時時處處為微笑苦練"茄子"口型。當然,正常面部表情的人的微笑就不必要這樣狼狽啦,又不是兔瓣嘴(例如最近我市就有為"奧運微笑"而免費為一個這種缺陷兒童醫治的善事報導)。那麼多百裡挑一的靚妹只要發自內心的微笑,根本不需要什麼"咬筷子"訓練折騰,更不是什麼"牙齒必須露出6顆到8顆"的"奧運微笑標準"--我齲齒,微笑只能出現4、5顆畸形牙齒,難道就不是微笑?這種機械規定確實叫人犯暈~~☆*☆*☆~~。因此,微笑不是咬筷子"硬功"練就的。如果把發自內心的微笑誤認為是強行苦練的"實用形式"就是目的,就陷入怪圈值得商榷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