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企業北上仍存絆腳石

發表:2008-04-04 10: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不少在中國大陸經營的香港商反映,目前中國部分政策仍缺少相應的執行細則,導致不同的地方政府在執行政策時各領其意,做法不一;而有些政策則缺乏市場依據,有不科學的地方,導致他們北上開展業務遇到諸多阻滯。

怡和集團華南區代表周肇森讀了他不久前拿到的一份批文:「同意外資公司在廣東省設置29家分店,每家分店面積不超過300平方米,首家分店設置在廣州市,其餘28家開設分店問題需另行報批。」他稱,根據這個批文,他可以在廣東開設29家分店,但是當他去到東莞、中山等地多個鎮時,當地工商部門竟都要求必須在當地先成立一間公司然後才能開店。此外,批文中「另行報批」四字可圈可點,有些地方政府看到批文就馬上協助辦理報批手續,但有些地方政府就指出,必須回省級部門申請有標明開店具體地的相關批文才可開店。周肇森表示,如果每項政策能有相對應的執行細則,就能減少很多爭拗。

普華永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代表批評廣東商業用地規劃不夠科學。她稱,普華永道其中一個業務是協助外商在中國大陸投資商業,有一次有位外商想在廣州開一間汽車分銷店,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找店舖。上海有個商業用地規劃部門,通過該個部門就可以知道哪裡有空閑的商業用地可以讓他們去拍,但在廣州不得不自己想辦法找。僅僅是找店舖都耽誤了一年時間。後來終於在白雲區找到一塊地,但到商務部審批需要半年,這半年店舖每月近20萬的租金就白交了。

此外,周肇森還提到,由於中國工商管理法規定阿拉伯數字不能用作工商名稱,怡和旗下的「7-11」便利店在廣東成了「廣東賽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大大影響了「7-11」的品牌知名度。工商法還規定在中國開設食品店,店面面積不得少於15平方米,而部分地鐵站內只能提供少於15平方米的店舖,這也給香港知名的美心麵包店在中國地鐵站的布局帶來阻滯。香港中華廠商會代表也提到,目前香港與中國的品牌不能互認,影響了很多香港優質品牌進入中國發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