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抵制」變成「惡搞」

發表:2008-05-09 09: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抵制家樂福的呼聲好像喊得有一陣兒了,據說這樣做就很愛國,但我卻一直無動於衷。原因說來簡單,我至今不知道家樂福在哪兒,自然也不可能去那裡購物。我住的附近有一家小超市,跟雜貨鋪差不太多,我就覺得在那裡買東西已足夠了。為了所謂的抵制,我總不能打車轉上半個北京城,假裝要去家樂福買瓶醬油,然後下車做抵制狀,再打車回到家門口把那瓶醬油從雜貨鋪裡拎回來吧。我若這麼做,說輕點是擰巴,說重點是有病,所以我沒有抵制。

但現在看來,這種抵制有可能會串味。前幾日,我打開信箱,忽然發現一封來路不明的郵件,內容如下:

"逛家樂福最新程序:1.推著最大的車,車裡裝滿冰激凌、冰淇淋、速凍食品,走到熱的角落,車一扔走人!2.推著最大的車,去買鮮肉。只要割半斤的,割滿車。走到角落,車一扔走人!3.推著最大的車,去活魚專櫃。魚讓售貨員殺乾淨,一個袋子裝一條!走到角落,車一扔,走人。五一我就逛家樂福,咋啦?只帶銀行卡,不帶現金,卡裡金額為零最好。選選冰淇淋、冰激凌,裝半車;殺好的魚,選味道越腥,價格越貴,效果越佳,裝半車;然後動動手,大家別怕麻煩,翻攪入味。然後推著在商場裡面逛,在香水區和化妝品區逛四個小時。最後找個地方把小車一扔,走人。如果防損要求埋單,用卡輸錯十次密碼,無法成交,走人。已諮詢過律師,不違法!--簡單的方式,偉大的思想!加油祖國!是中國人就要去...愛國者...請轉發10次。"

讀罷這個郵件,我特意上網查了查,發現半個月前就有人發了類似的帖子,可見這種聲音也該算是抵制的一個聲部。但細細一想,此做法與抵制又很不相同。抵制的美學特徵是莊嚴而神聖,比如,我們可以想像,抵制者打著紅旗,頂著紅心,喊著紅色口號,情緒很激動,表情很嚴肅。抵制者一血脈賁張,觀看者便肅然起敬。而家樂福裡的眾員工見到這陣勢,也該是或起義或投誠,要不就是自慚形穢,掩面而逃。如果達不到這種效果,你那種莊嚴和神聖就沒有力量。然,話說回來,想像總歸是想像,因為據說這樣會招來警察。警察治你個擾亂秩序破壞和諧罪,你就有了打著紅旗反紅旗之嫌。我想,這件事情其實是讓抵制者很沒面子的,他們一肚子的莊嚴和神聖無法施展,也實在憋屈。

是不是因為心裏憋屈才想到了另一種方式--惡搞,我不敢肯定。但這種方式顯然無法與抵制同日而語。抵制是光明正大的,惡搞是陰謀詭計的;抵制是坦坦蕩蕩的,惡搞是鬼鬼祟祟的;抵制是正面強攻刺刀見紅,惡搞是聲東擊西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可以想見,當惡搞者變得做賊心虛縮頭縮腦,整個成了卡爾維諾筆下那個逛超市的馬科瓦爾多,那該是一種怎樣的美學效果。所以,當抵制變成惡搞,性質就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旦假想的正義之氣化做了一股邪氣,恐怕是會被人笑話的。

當然,我也更願意把這種惡搞看成是一種網路行為,而不相信真會有人付之行動。網上說一些大話瘋話狠話毒話,既無需多少成本,也比較安全。但假如誰要是動了真格的,那就得認真考慮一下成本問題、安全問題了。即使這些問題解決了,還應該有一個形象問題--既是美學形象,也是道德形象。發帖者說,這樣做是不違法的,但我想說的是,咱丟得起那個人嗎?(趙勇)





註: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来源:南方都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