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覺:錯過時機,前景堪虞

胡溫救災的失誤與隱憂

發表:2008-05-16 12: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汶川地震救災的"黃金72小時"過去了,有論者為溫家寶唱讚歌,愚意以為並不恰當。溫年逾花甲,風塵僕僕奔走於災區第一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無可否認。但平心而論,其失誤亦有目共睹。這當中未必責任在彼,可能屬第一把手胡錦濤之故。遂合而議之。

概括而言,主要有二:一是空運太遲;二是拒絕外援。從而令許多本來有可能拯救的生靈喪失了機會。此皆不足為訓。

據報導,溫家寶14日晚上在前往廣源的火車上決定,增調60架軍用直升機和30架民航直升機,用於救災。此前只有 20架。而15日晚上香港無線電視報導,仍有20多個鄉鎮未與外界取得聯繫。以平均每個鄉鎮1500人估算,也就是說,至少尚有30000人未能獲得急需的救助。可見早就應該增調直升機。

當然,在中央軍委沒有任何職務的溫家寶,肯定是無權調動軍方的飛機的。民航飛機他能否調動也難說。所以,14日下午他在汶川映秀鎮慰問災民時,說的是"正在想方設法,調運飛機,還要加大運量"。表明儘管當時他已意識到空運之重要,但只有建議權,不是由他說了算。

這裡有個問題,那就是12日下午最高層決定全力救災時,包括胡錦濤在內,似乎無人對汶川地區道路全毀的情況有思想準備。地質系畢業的溫家寶對此全無考慮。他們大概都以為,可以"照過去方針辦",採用32年前唐山救災的人海戰術即可奏效。

殊不知川北山區與華北大平原根本不同,十萬大軍在地震後的高山深谷步履維艱。就算好不容易到達災區,赤手空拳也難以救人。因此,從一開始,就應該將空運通信人員`醫療人員,空投救援物資包括挖掘設備與工具,作為優先採用的救災手段。

所以,當從北面向汶川開進的部隊由於行動受阻而電告溫家寶時,溫竟生氣地說"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我只要拯救那裡的10萬人"(大意)。這種態度是於事無補的。迅速改用空中通道才最有實效。

有論者認為溫接電話時動了聲色,一改以往溫文爾雅的態度,反映其心系災民的情感,言下之意溫生氣有理。筆者對此不敢苟同。試想,身為總理兼救災總指揮,面對複雜地形造成的交通困境,不是應當更加冷靜與理性地處事嗎?豈能簡單生硬地回應同樣志在救人的下屬部隊負責人呢?就算不能給出切實可行的指引,起碼說幾句鼓勵士氣的話不好得多嗎?

有論者慨嘆,我們能登月,但救災竟然靠步行,靠徒手挖掘,難道技術專家型的現中央領導班子,舍此原始手段就別無良策嗎?11萬軍隊`武警加上公安干警出動,固然聲勢浩大,氣壯山河,翻山涉水,連續奮戰,精神可嘉,但效率如何?至今到底救出了多少瀕於險境的災民呢?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不是值得胡溫深思的嗎?

再者,拒絕外援也是極大的失策。雖然15日晚日本一支救援隊已率先獲准抵達災區,可是黃金72小時早就過去,太晚了!

之所以產生這個問題,當非溫家寶的責任,甚至也不能全怪最高決策者胡錦濤。原先表示只接受國際援助物資與捐款,婉拒外來的專業救援隊伍,此應屬政治局常委整個班子的決定,他們所受保守派潛在壓力是可以預料的。以致其思維未能與國際接軌,囿於所謂"主權"觀念,畏首畏尾,堪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鑒於此,或者對於因時機已喪,於廢墟中苦侯數日,終於失救去世的成千上萬災民,只能嘆一聲:時也!命也!運也!夫復何言?

但對於目前災區存在的兩大隱憂,即水庫坍塌與疫症爆發,卻不能如此消極地聽之任之,而亟需即時妥善處理。

從這個意義上,胡溫任重而道遠,尤其因為胡是清華水利系出身,"河川結構及水電站水利樞紐"乃其專業本行,對水庫可能出現的險情及因應方略,比其他常委清楚得多。加上溫的地質專業背景,兩人可謂救災的最佳搭配!

關於四川所興建的數千水庫是否屬於導致此次地震的原因,目前專家意見不一。但如此特大地震造成災區或其上游眾多水庫不同程度受損,已是鐵的事實。其中紫坪鋪水庫險像紛呈,令人擔心。因其靠近成都,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而岷江因山泥傾瀉堵塞江面,隨時可能引發山洪。這都有如定時炸彈,構成極大威脅。

疫症危險,同樣迫於眉睫。上萬屍體未能及時掩埋,加上被活埋者的遺體腐爛,衛生環境極度惡劣。災民飲用水與藥物又嚴重短缺,重傷者死亡率高,兼以許多人無處安身,山區夜間苦寒,日夜溫差甚大,凡此種種,都使傳染病容易肆虐。

溫家寶昨日感謝港人支援救災時稱,要堅信中央政府一定能夠領導人民戰勝這場特大的自然災害。筆者樂見其所言成為事實。

在此衷心祝願溫總理身體健康,領導救災圓滿成功。更祈禱千萬災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阿們!

(08-5-16凌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