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流年不利 天象示警 天災背後是人禍/地震

發表:2008-05-16 14: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震前徵兆被指"誤傳" 當局堅持奧火傳遞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7.8級強烈地震。這是自32年前唐山大地震後又一次強震,威力相當於252顆原子彈,範圍波及大半個中國,北京、上海、香港乃至臺灣、泰國曼谷、越南河內都有震感。震中災區觸目所見,許多建築夷為平地,滿目瘡痍,學校教舍坍塌,許多正在上課的學生被埋壓在廢墟之中,死傷慘重。到目前為止,已有近兩萬人死亡,官方估計遇難人數在5萬人以上。

  這次汶川地震早有先兆,當局事先未作預警,致使地震發生時猝不及防,造成民眾重大傷亡。早在2006年,地震科學家耿慶國就根據旱震關係提出中期預報--近年四川阿壩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4月26日-27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委員會"作出"在一年內(2008.5- 2009.4)仍應注意蘭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發生6-7級地震"的預報,而且根據強磁暴組合,提出"阿壩地區7級以上地震的危險點在5月8日 (前後10天以內)"。這一預報於4月30日用密件報送中國地震局。

  5月3日,四川阿壩州地區的民眾就已經發現一些異常徵兆,震中地區綿竹出現數十萬隻蟾蜍集體遷徙,引起當地民眾擔憂。當地政府部門為了保證奧運會前的安定,讓林業專家出面解釋說,這是蟾蜍正常的遷徙,聲稱這"是一件好事情,說明綿竹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針對阿壩州地區民眾對地震的擔心,四川省政府的網站還在5月9日刊登消息,進行闢謠,並追查謠傳來源,聲稱"阿壩州防震減災局成功平息地震誤傳事件"。汶川地震後,該條消息已被當局刪除。

  不少網友對中國地震部門的失職表示嚴重不滿,認為他們在震前不能有效地發出預警,而遠在西半球的美國在12分鐘內對地震的地點和時間發出準確消息,中國地震局卻拖到一個小時後才證實。許多人要求地震局官員辭職謝罪。據《北京青年報》報導,2004年,中國地震局太平莊地震臺遭強拆,造成該地震臺被迫停止地震監測工作近3年,至今仍未恢復。

  地震發生後,官方仍然堅持奧運火炬的傳遞活動。本來,奧運宣傳一直是官方新聞的主旋律。當局不希望地震新聞沖淡奧運的宣傳,震後繼續播放奧運火炬傳遞的新聞,渲染喜慶歡樂的氣氛,並且宣傳地震沒有對奧運會比賽場館造成損害,宣稱"奧運火炬的傳遞路線不在震區,在四川的傳遞計畫不會改變"。同時,當局採取 "內緊外松"的手法,在公開報導震情的同時,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各媒體不得擅自發布有關地震傷亡情況的報導,一律採用新華社通稿,並規定各媒體一律不得進入震區採訪。

  當局的這種做法,引起許多網友的憤怒,紛紛在網上呼籲,要求"暫停沒有意義的‘聖火'傳遞"。中國和解智庫發表聲明,建議政府應在國難當頭之際:通令全國,在各大中主要城市降半旗以致哀悼,並取消原定6月15日-18日在四川境內的奧運火炬傳遞,以便集中人力物力救災。更有網友指出:"如果明天繼續聖火傳遞,那燃燒的怕就不是奧運的火焰了,而分明是川北人的血。"

  迫於民眾壓力,當局不得不改變原先的計畫,表示要把奧運火炬傳遞和抗震救災結合起來,宣布奧運火炬傳遞從江西境內起,將縮減規模,簡化程序。在火炬傳遞開始前,將默哀一分鐘,向在地震災害中遇難的同胞表示哀悼。在火炬傳遞的過程中設立募捐箱,為災區捐款。

  今年從年初開始,就流年不利,自然災害接連不斷。先是南方百年不遇的雪災,這次又是30年來最大的地震,還有手口足傳染病遍及數省。按照中國的老話來說,這是天象示警。而在天災的背後是人禍,泯江上游的一些水庫已經出現險情,震區多所校舍坍塌,成百上千的學生被埋壓在瓦礫之中,這種"豆腐渣"校舍已經引起公眾的置疑和憤怒。可以肯定,隨著抗震救災的深入,將有更多的腐敗醜聞浮出台面。

  夏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