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日本朋友給死者最後的尊嚴(圖)

作者:張輝 發表:2008-05-23 05: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8年5月12日,川國大震,財毀人亡,舉世震驚。這樣超規格的大地震突如其來,當局與國人均缺少應對的經驗,急需國際支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海外搜救隊姍姍來遲......最終,好歹是來了。5月17日7時25分,日本搜救隊歷經16個小時的搜救,在四川青川縣喬莊鎮一處倒塌的六層樓房廢墟中挖出兩具遇難者遺體,日本搜救人員向遇難者遺體默哀。當日新華社記者李濤拍攝了相關照片,在網路上流傳,於是,國人大震。

【5月17日,日本搜救人員向遇難者遺體默哀。當日7時25分,日本救援人員歷經16個小時的搜救,在四川青川縣喬莊鎮一處倒塌的六層樓房廢墟中挖出兩具遇難者遺體。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什麼是人性?敬仰鮮活的生命,這就是人性,給死者最後的尊嚴,這也是人性。災難面前無國界,愛心面前無國界。面對死者,日本朋友通過列隊默哀的簡短儀式,彰顯了人性的尊嚴。在此之前,國內的主流媒體均沒有國內搜救隊伍的類似報導,或許是媒體忽略了,或許我們真的沒做好,那麼,我們應該反思,文明確實是有差距的;那麼,我們應該感謝日本搜救隊,感謝他們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異樣的文明。這就是人性啊,謝謝你們。

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最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一切都談不上。不論性別,不論年齡,不論貧賤,不論膚色,不論種族,不論國籍,在生命面前,人們有相同的尊嚴。這是現代文明的基礎,也是現代生活的基礎。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尊重他人,可惜,我們國人長期不太懂這個,為了一些虛偽的東西,既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曾經,人們在大災中被救出以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毛主席萬歲";曾經,人們為了保護毛主席的照片而不惜葬身火海,這那裡還能看出來人性?即使在今天,領導人下災區慰問,人們也事先排練,等領導人來了,告訴人家:"感謝黨,感謝政府";昨天的電視報導中,有個小孩子被從廢墟中救出來以後,第一句話就說:"我想喝可樂",我聽了以後第一個念頭就是:人性啊,快回歸了,人們不說黨話了,學會人話了......。

日本朋友在為死者列隊默哀,而同一天,我們國內的救援隊怎麼表現的呢?他們齊刷刷地在聽胡錦濤先生的講話,然後配合著熱烈鼓掌,以方便電視鏡頭繼續愚弄國人。漠視生命的民族和國家沒有未來,現在的日本民族不愧是亞洲最優秀的民族,現在的日本國不愧是亞洲最文明先進的國家。文明總是體現於細節,日本搜救隊前來救援,給當局和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人性教育課,但願這一節課我們沒有白上。通過這堂課,我們應該感覺到:日本,這個民族不可小視。

有一些人總幻想著大國崛起,漢唐雄風,盛世重來,好吧,如果想在傳統中找到自己光榮,那,中華文明的傳統可能就在日本,如果要尋找失落的中華文化,在日本也許還能找到。還有一些人幻想著全盤西化,用普世價值拯救中國,好吧,如果想在主流文明中找到自己的光榮,那,我們也應該學習日本,日本接受歐美文明後,在二戰的廢墟上很快建立了一個歐美相比的文明國家,日本是東方文明全盤西化的典範。

比起某些滅絕人性又喪盡天良的國人,某些無知無恥又挑撥離間的國人,日本朋友這次確實做得比較漂亮。想當初,美國遭到襲擊,全世界都在為美國震驚,為美國嘆息,可是在中國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裡到處都是歡呼的聲音,這那裡像是有人性的人啊!美國發生風災後,第一時間報告給世界的是:死亡人數有22人,有個四川成都的網友立即評論說:"美國怎麼只死22個呀,為什麼不是22萬呀!",看看,某組織的階級鬥爭教育就是這樣的成果,把國人的人性都教育成獸性了。如果想在這世界上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這樣的國民素養,別說全世界都抱有戒心,連我這中國人都抱有戒心,這樣的大國真的崛起了,或許是這個世界的災難。

好在這次有清醒的,有一個朋友目睹日本搜救隊為同胞列隊默哀,感嘆道:"我一貫反日,堅決反日,覺得倭寇和本國當權的流氓對於中國來說基本是一回事,但是這一次,必須向日本救援隊致敬,而且懷疑他們被故意引向不可救援地點!"如果這次災難中的死者有靈,我想他們也會渴望被日本搜救隊挖出,因為日本搜救隊能給他們一個死者的尊嚴。

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卻要寫出來,也許一些朋友會覺得我是亂炒作,很無聊,但是,日本朋友很平常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太缺少,太值得珍惜,也確實需要炒作。往往是缺少人性的人,不能感覺人性的重要,歷來如此。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民族興盛的基礎,大和民族是我們的典範。雖然他們傷害過我們,但並不妨礙我們學習他們,也不妨礙我們敬重他們。

最後,順便問一句,當局控制了所有的主流媒體,整天說是要以正面報導為主,要弘揚主旋律,但是,一天過去了,電視上依然是各級官員在災難中的救世盛宴,為什麼不多報導一下日本搜救隊列隊為同胞默哀的鏡頭?難道尊重生命就不是主旋律?難道人性就不是主旋律?難道人權就不是主旋律?

--原載:《中國報導週刊》,2008-05-19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