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創造生命的奇蹟(圖)

發表:2008-05-25 04: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些逃生的故事無數次感動過我們,一方面我們感嘆於人的生命力的堅韌,更多的時候我們驚嘆於人的情感的力量。母愛、愛情、師恩這些我們平日裡耳熟能詳的詞彙,在這一刻迸發出巨大的能量,但願我們每個人都在震撼中接受了一次洗禮,讓我們明白人的生命的可貴與渺小,必須相互扶持才能創造奇蹟。

5月18日,11歲的羅琴滿眼淚水地站在綿陽九州體育館外等待姐姐羅春燕出來。家在北川禹裡鄉的羅志銀一家在大地震後與15歲的長女羅春燕失去聯繫,直到輾轉得知春燕棲身此地。 南方都市報記者 孫濤 攝

 

偉大的母愛

讓人落淚的簡訊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時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衝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地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地喊 "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地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裡,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髮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裡,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生命之牆

  5月13日,第一次進入已化為廢墟的北川縣城的人們看見,許多救護人員圍在一處嚴重損毀的屋角處,壓在房屋下的是兩個不幸遇難的大人,被他們護在身下的是一名眨著大眼睛的小女孩。

  比起原本是在同一列的房屋,這處牆壁已經平移了四五米,死死地壓在兩個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腳又在大人身下,絲毫不能移動。已經故去的年輕父母臉對臉、胳膊搭著胳膊,用身體搭成一個拱形,擋住倒塌的牆體,為孩子構筑了一道"生命之牆"。危難關頭,令人肅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孩子的平安。

  14日9時40分左右,隨著人們的歡呼,一名救援隊員終於將小女孩從危牆下面抱了出來。這時距離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8級地震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個小時,頑強的小女孩熬過了雨夜和餘震,戰勝了死神!

  剛被救出的小女孩梳著兩條小辮子,除了右額上一塊已經結痂的硬幣大小的傷疤外,臉上只有一些灰塵,清秀的面容頗為惹人喜愛。但小女孩的右腿因為長期受到壓迫,已經嚴重壞疽。醫療隊員快速為小欣宜吸痰並做氣管切開,上呼吸機,避免了死亡的危險。

死者的乳汁

  龔晉是一名年輕的婦科醫生,在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院婦科工作。5月12日剛好飛抵成都探親。5月13日,龔晉來到重災區都江堰參與救援,他在現場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志願者。三天來,他搶救近200名傷者。回憶起連續幾日的救援場景,龔晉不勝唏噓。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了龔晉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裡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扑扑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她立刻哭鬧起來。"龔晉說,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

  "我無法想像,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餵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裡。"龔晉掩面而泣。一個三十歲的年輕小夥子,在婦產科見慣了初生的媽媽給自己孩子餵奶的場景,而此時此刻,這樣一個生動的場景卻讓他產生無法抑制的悲慟。

博大的師恩

捨身救人的老師
  重災區什邡紅白鎮紅白中心小學。

  王周明是名年輕教師,是50多名學生的班主任。地震發生時,他指揮學生分兩路,從教室的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把還沒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這時,一根粗大的橫樑打在他頭上,他的頭蓋骨被擊碎。學校行政辦公室主任張文說,他從外面趕回學校時,這個女孩一見他就哭了:"王老師為了救我,被砸死了。"

  湯鴻今年20多歲,是名年輕漂亮的舞蹈老師。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為學生排練迎"六一"兒童節的舞蹈節目。發現險情後,她把學生推向牆角,把她們抱在自己懷中,垮塌的樓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屍體被找到時,她俯身趴在那面牆的角落裡。她的懷裡,3個女孩活了下來。
廢墟中,一位英語老師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麼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疏散學生離開教室。看到有兩個學生手足無措,她大步跑過去,一手摟住一個,朝門外沖。教學樓突然垮塌,她和幾名學生被埋在廢墟中。

一個都沒有少
  5月12日14時28分,北川鄧家小學,一名女學生正顫顫顛顛地下樓準備上廁所。這名叫做鄧麗君的女孩由於從小患上小兒麻痺症,左腿行動不便的她一直被允許在課前十分鐘整理活動中下樓上廁所,那天她獨自緩緩下樓,從三層樓高的教室裡剛剛走到空地,剛看到太陽影子,地就開始吼,開始動。

  她拚命開始跑,雖然效率不高,仍然連滾帶爬到達旁邊的竹林,又聽到體育老師在叫"快到操場",就和另幾個女生跑到操場,三分鐘後,這裡就聚齊了全校483名學生。

  後來有人後怕地想到,鄧麗君真幸運,要是那天她課前沒因身體原因去上廁所,也許會被擠倒,也許情急之下會跳樓,也許會有什麼不測,如果這樣,一個奇蹟就不會出現了。奇蹟是--在單位地域死傷最嚴重的北川大地震中,雖然北川一中教學樓迅速淹沒二千多名學生,但鄧家小學483名學生一個都沒有少。

  隨後以肖曉川帶隊的9名老師攜無家長認領的71名學生歷經兩天一夜,在無水無糧無工具的情況下,先是困守一處山坡,後來翻越水洞子、景家山、楊柳坪三座海拔最高達2000多米的大山,其中還有一名4歲多的學前班孩子,最後到達綿陽。

  關於那個71名學生翻過三座大山和原始森林逃生的奇蹟一直被流傳。

  大地咆哮的那天同一時間,肖曉川正在辦公室看書,發現書晃動得厲害,另一側的史少先正在教學樓巡視,作為學校負責人的他倆很害怕,但拚命開始吼"快到操場"......雖然心中有著慌亂和恐懼,但他們迅速地喊著口令:"蹲下!""靠著樓梯兩側下樓!""排隊!"

  後來有人向逃生專家詢問過,這簡單的幾句口令以及後來他們在逃離過程中製作簡易帳篷等等,都符合逃生標準守則,不過,創造了奇蹟的肖曉川至今也沒有考慮過什麼是標準逃生手冊。

  史少先說他也很害怕,"那架勢,完全讓人沒法鎮定,真的就是快死了,我以為自己活不過今天了"。

  但是直覺告訴他們,蹲在操場裡仍很危險,看山下縣城已夷為平地,山上還有泥石流,地面還有餘震,"要活命就必須向高處轉移",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經過觀察,他們發現遠處有一個緩緩的山坡暫時不會被淹沒,他們動員學生一起上去了。雖然肖曉川從沒有砍過竹子,但那天他去砍了很多竹子,史少先跑到廢墟裡撿了幾塊農民常用的編織口袋布,靠著山丫子以三角原理做了一個帳篷,他們從未做過帳篷,帳篷面積太小,學生們只能背靠背坐了一夜,一動都不能動。

  如果有人看見黑暗中的那個光景,一定會震撼--一群孩子躲在一個狹小的簡易帳篷下一動不動,沉默不語,四周山石滾動發出巨大的響聲,雨嘩嘩地下著,大地在顫動,孩子們很像躲避風暴的羊羔,而老師就是牧羊人。

  經過兩天一夜,翻山越嶺的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終於看見任家坪收費站,看見正在那裡搜救的指揮部,當時北川縣縣長金大中問"你們有多少人活著",肖曉川說"一個都沒有少",金縣長驚呆了,"我們以為你們全部都不在了"。

永遠傷感的"全家福"
  四川省綿陽市長虹集團培訓中心。5月19日上午,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創的北川中學在這裡正式復課。大地震中,1000多名北川中學師生不幸遇難。

  同學、老師再見,難免掩淚。大家重新拍攝了"全家福"。但這"全家福"顯然已經不再能夠展現他們往日的燦爛笑容,永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家福了。

  復課這一天,在災難中遺留下來的"四川省北川中學"校牌,顯眼地靠在旗桿下。上午10時,含淚唱出的國歌聲中,國旗升起,又緩緩降半。600多名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倖存師生默哀3分鐘,祭奠被災難奪走生命的數萬遇難者。

  19歲的朱思錦是高三年級594名倖存學生之一。5月12日下午14時15分,高三年級二班如往常一樣準時上課,語文老師點評考試試卷。"老師還沒點評完試卷最前邊的選擇題,突然感覺到強烈的震動。當時我們還以為是操場上施工的推土機造成的。"朱思錦說。

  伴隨恐怖地嘯的強震沒有停止。天花板上開始噼裡啪啦往下掉水泥和灰塵,日光燈劇烈晃動,課桌椅被掀翻在地。極度驚恐之下,朱思錦和同學們湧到走道上,一些同學拚命往樓梯口跑。樓梯很快坍塌,沒來得及逃出的同學返回三樓,縱身躍下。"為了生命,大家已經顧不得許多了。跳下來居然沒事,回頭一看,才發現教學樓的三樓已經變成了一樓。一樓和二樓都沉到地下了。"

  高三年級10個班的教室都在三樓以上,倖存的很多學生就這樣逃生。北川中學三棟教學樓,除一棟無大恙外,一棟沉陷,一棟徹底垮塌。該校2800多名學生,目前只發現倖存者1342名。另有40位老師遇難。

  強震之後,倖存下來的老師和同學很快回到廢墟上搶救同學。"李老師的女兒當時也在初中部上課。餘震還沒停,他就發瘋似的衝進廢墟尋找自己的女兒,進去一看還有很多被困的同學,馬上幫著往外救人。到現在,他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女兒。"高三二班的劉倩告訴記者。

  她紅著眼圈回憶,"當時,何老師和代老師一前一後在廢墟上搜救同學,代老師突然發現樓上有墜落物,一下扑到何老師身上。代老師被砸中,就這樣死了。"

  5月12日當天,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的兒子和愛人都在地震中遇難。"劉校長的兒子就在我們學校讀書,但劉校長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從沒離開過。"一位同學哭著說。

  中午吃飯時分,校長劉亞春看到兩個學生打飯時穿著拖鞋,上前問。一個學生告訴他,只剩一雙拖鞋了。"放心,我馬上交待你們的班主任為你們準備鞋。"他說。

  北川中學倖存學生心理遭受重創。不過,劉亞春現在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們的衣食住行。"相信過幾天,學生們情緒平穩了,學校就能恢復正常了。"他說。

  一些老師告訴記者,失去妻子和孩子的劉校長,除了要安排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外,還要面對大量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學生家長。"好些天都沒怎麼睡覺,劉校長太難了。"一位老師說。

  14時28分,在高三五班,老師和學生集體起立,為汶川大地震遇難者默哀。電視上出現此次大災難和隨後救援的畫面,一片寂靜的教室裡,被壓抑的哭泣聲此起彼伏。

永恆的愛情

  "他要我把娃看嚴一些"

  親手鋸斷自己小腿的綿陽女子龔天秀。

  那位親手鋸斷自己小腿的綿陽女子龔天秀,躺在病床上接受採訪時,她說:"當時我老公大喊‘地震',然後抓起一件睡衣一邊包我的頭,一邊把我推向衛生間方向。""老公一直死死地把我護在胳膊下。我說,你松一點。他說,我可能不行了,估計要死了。我說,我們現在安全了,你怎麼說這樣的話。我一摸他的背,全是血。他的頭肯定被砸了。"

  "他要我堅強點。我們還有一個娃,去年剛大學畢業。他要我把娃看嚴一些。要娃走正道。一足不慎,就全毀了。我說,我曉得。我們倆對娃一直管得很嚴。我會要求更嚴格一些。""我一直大聲地喊他。開始他還答應,大概半小時後他就沒有聲音了。我就一直緊緊地抱住他。"

"不要丟下我"

  5月18日上午9時15分,在被困139小時之後,北川縣醫院醫生唐雄獲救,他的妻子謝守菊於15日下午3時先於他被救出廢墟。在那段黑暗的時間裏,不斷說話是他們彼此支持的方式。謝守菊躺倒的地方,可以隱約地看到一絲光亮。她就看著這亮光數日子,同時告訴唐雄:"晚上了,老公"、"天亮了,老公"、 "天又黑了,老公"。她因此清楚地記得,她和她的丈夫共同被埋了三天三夜。

  謝守菊出來後告訴消防官兵,丈夫唐雄還活著,請求救援。但被消防人員告知,由於來得匆忙,沒有帶必要的救援工具,上面的樓層還有部分沒有垮塌,旁邊的樓房嚴重傾斜,盲目施救反而會有生命危險。無奈之下,謝守菊對著丈夫喊話:"千萬不要丟下我,堅信一定有辦法把你救出來的。等救援工具到了,再來救你,你一定要堅持。"謝守菊被救出的兩天兩夜裡,不敢離開丈夫被埋的廢墟半步,她在外一遍又一遍地呼喚丈夫的名字。


生死線上談結婚

  "今晚的月亮真圓啊!"5月16日晚,當賀晨曦從北川縣農業發展銀行廢墟被救出來的時候,她已經被埋在廢墟下104個小時。廢墟旁,一名男子不停地跟廢墟內的賀晨曦說話,這就是她的男友鄭廣明。

  5月12日,北川縣農業發展銀行在地震中成為廢墟,26歲的賀晨曦也被壓在了下面。數天來鄭廣明一直在銀行的廢墟旁尋找女友的蹤跡。兩天前,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賀晨曦被發現。從那一刻起,鄭廣明晝夜守候在賀晨曦身旁,不停地衝著廢墟的縫隙與賀晨曦聊天。

  怕女友"睡著",鄭廣明就一直問她,"咱們結婚吧,你是喜歡中式婚禮,還是西式的啊?"女孩說都喜歡,她也沒有主意,鄭廣明就說西方的比較好,女孩又說西方的不好,鄭廣明說"西式的婚紗很漂亮"。

  兩天裡,鄭廣明一刻不停地與賀晨曦說話。直到16日晚上,在救援人員不懈的努力下,賀晨曦從廢墟中被拯救出來。

  兩天兩夜的生死守候,讓這對戀人許下了一生一世的承諾。目前,賀晨曦意識清醒,狀態良好。

生命的奇蹟

  生命的極限記錄一次又一次被刷新。


  196個小時!隨著5月20日18時45分60歲的王有群成功被救出,汶川地震中生還者生存記錄再度被刷新。在過去的8天多時間裏,王有群僅靠雨水艱難存活下來。

  災後救援"黃金72小時"已在5月15日下午2時28分早早宣告了結束。在理論上這意味著此後被救出災民的存活率呈迅速下降趨勢。但越來越多堅強的生命,讓生命的奇蹟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戛然而止。

吃紙喝尿活下來

  當救援人員於震後108小時救出什邡市紅白鎮中學廚師李克誠時,他已經在4天多時間裏,先後用尿液伴著吃下了四張學生作業紙,也正是靠這種非常的自救方式,李克誠終於堅持到救援人員的到來。

  今年50歲李克誠是四川省什邡市紅白鎮中學的一名廚師。5月12日中午,李克誠下班後躺在床上午睡。地震伴隨著巨響來臨,床突然劇烈搖動,驚醒的李克誠下意識地往門口跑去房門緊閉不開,樓房也隨之倒塌,水泥板在他四周跌落,幸好門樑充當了緩衝,支撐著預制板在他頭部留出一個小小的空間,旁邊還有一個雞蛋大的空隙。正是這個空隙,光線從外面透進來,相當程度上減低了李克誠的驚恐。

  李克誠摸索中抓到一個礦泉水瓶,他用它接了自己的尿液,渴了就喝。後來,他又摸到四張學生作業紙。極度飢餓驅使他咀嚼這些紙張,紙團乾澀難嚥,他就用尿液送。17日凌晨2時多,救援人員發現了李克誠,經過一個小時的挖掘,

  李克誠終於脫險。

九旬老人的160個小時

  5月19日上午11時25分許,救援人員在距北山地區20公里處發現一個讓人驚嘆的倖存者--一個無兒無女,年近90歲的老人,腿被砸斷後在廢墟堅持了160個小時後存活。

  5月12日地震發生後,村裡的人都以為這位老人已經不在了。但救援人員還是在地震6天多之後在倒塌的房屋裡發現了他。當時老人的腿被砸斷,被救時還流著淚握著戰士的手,戰士們看到他在動,但是聽不到在說什麼。

  隨後濟南軍區陸航團熊處長駕駛著陸航飛機把老人接走。經成都三醫院的醫生檢查,老人沒有生命危險。

  同樣,61歲的李明翠和50歲的王華珍也存活了164小時後被救出。

  此外,四川災區平武縣一孕婦被困160小時後被救,並成功分娩一女嬰,成為近日來最讓人振奮的消息之一。

  目前,創造了100個小時以上生存記錄的有:李青松和他的同事(104個小時),李克誠和白鬍子老人(108個小時),德國遊客伯格達(114個小時),季中山(117個小時),趙富貴(119個小時),蔣雨航(123個小時),卞剛芬、周志和一名德陽婦女(124個小時),吳建平和另外一位女性倖存者(127個小時),張曉平(後因因心臟衰竭去世,129個小時),唐雄(139個小時),82歲癱瘓在床的老人劉孝生(140小時),瀋沛雲(148 個小時),虞錦華(150個小時),九旬老人(160個小時),王華珍,李明翠(164個小時),彭國華(170個小時),馬元江(179個小時),王有群(196個小時)。

勇敢的孩子

  災難中孩子是弱者,但有時候也會迸發出讓人驚嘆的力量。

  有人自殺,有人喝下了寫字的墨水。

  "瑤瑤,我想撞死......"

  一聲悶響,還沒有等瑤瑤和其他同學反應過來,這位埋在廢墟裡絕望的同學就將頭撞向了牆壁。

  已經兩天時間了,時間在死一般的沉寂當中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北川中學一名普通的女中學生瑤瑤,在5月12日的地震災難中和全班60多個同學一同被深埋地下。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同學因堅持不住而相繼死去,一些受傷而痛苦萬分的更選擇了自殺,瑤瑤的身邊就是同學們的屍體,但她求生的慾望還沒有泯滅,她帶領剩餘的同學們手拉著手,互相說話鼓勁,還唱起了周華健的《朋友》。飢餓,黑暗,寒冷,一同襲向這些無助的小孩。

  同學們的聲音越來越少了。剩下的孩子們哭著唱著,還相約:如果能出去,一定大吃一頓。

  在被飢渴擊垮的最後時刻,瑤瑤和同學一起拿起了平時用來寫字的墨水,一飲而盡。瑤瑤不停安慰其他的同學:"只要活著,就能見到爸爸媽媽。"

  幸運的是,瑤瑤他們終於等來了救援隊伍,逃出生天的時候,他們已經被困在廢墟裡50多個小時,全班60人最後只剩下瑤瑤他們4個。

"爸爸,先救老師和同學"

  和瑤瑤相似,地震發生後,聚源中學初三學生郭婷婷和同學被困廢墟裡,驚慌過後,郭婷婷帶領同學們高唱《團結就是力量》鼓勁。11個小時後,家長們前來救人,郭婷婷看到爸爸郭培雲,第一個反應就是:"先救老師和同學。"郭婷婷最後被送到醫院做了截肢手術。

還有他們

  映秀鎮9歲男孩林浩,地震中用柔弱的肩膀背出兩位同學。他14歲的姐姐則率領這三名孩子,步行7個小時到達都江堰脫險。

  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三學生甯加馳,用肚皮保護受傷的同學,最終兩人都安全獲救。

  10歲的映秀鎮小學讀四年級學生董玉培自救脫險後,用脫臼的手在廢墟裡挖出兩名學妹。

  15歲的彭州市磁峰中學初三學生雷楚年,在教學樓倒塌前帶領15名同學脫險,幾個小時後,他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者。

  14歲的都江堰向峨中學初二學生賈佳,從廢墟被救後,因聯繫不到父母,她獨自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讓醫生截去了全部的左肢。

  11歲的映秀小學6年級學生康潔在跳樓自救後,返回救出多名老師。

  15歲的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在逃走時被石頭壓住了雙腿,數個小時後,同學馬健回來尋找向孝廉,馬健徒手在石堆中挖了4個小時,救出了同學,馬健的雙手已血肉模糊。

  什邡縣鎣華中學被埋在廢墟下的16個孩子,當被救援人員告知要少說話、保存體力時,立即拿出身邊的課本,默默地認真學習起來,同時悄悄地相互提醒:"不要睡著了。"



来源:南都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