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慟悲猶在耳 請關注羅莊小學(圖)

作者:王清 發表:2008-06-04 20: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河南省泌陽縣下碑寺鄉羅莊小學幼兒班的34名孩子,一直在危房裡上課。房頂一有響聲,老師立即組織孩子撤出教室。(大河報6月3日)

河南省泌陽縣下碑寺鄉羅莊小學幼兒班
看著牙牙學語的孩子們用稚嫩的雙腳蹣跚著撤離教室的情景,可以想像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整天是怎樣一種膽提心吊膽、惴惴不安的一種心境。

汶川大地震已經瞬間奪去了那麼多豆蔻的年華和如花的生命,難道那麼多幼小亡靈的嗚咽和哭泣,依舊喚不醒些許官員和有關部門麻木的神經以及飄零凋敝的責任意識?

河南省泌陽縣下碑寺鄉羅莊小學

新聞報導裡披露,這所教室始建於七十年代末期,現在房頂明顯下陷,大梁被蟲蛀了許多洞,破舊的教室門上橫七豎八地釘著幾個木板擋住窟窿,窗 戶上已經沒有玻璃,牆體上多處有明顯裂縫。在這種教室裡上課,教師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被迫無奈的教師只好組織學生進行"救生演習",一發現異常情況,便 組織學生撤出教室,每學期撤離都達上百次之多。

這種搖搖欲墜、隨時有坍塌可能的危房,不要說是當作教室,就是在最困難的鄉村,農民把它作為豬圈牛棚也不放心。而多年來,愣是在各級官員的 眼皮底下,作為庇佑花朵的場所一存在就是幾十年,而且直到現在還沒有退出歷史舞臺的意思。不是說,"再窮不能窮教育"麼;不是說,"最好的建築是學校" 麼,這些響徹廟堂和山野的口號,怎麼就在地震和殘酷的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如果當地政府真窮得無法蓋起一所能夠為孩子遮風擋雨的學校,如果當地教育主管部門 長期無法解決校舍危房問題,如果相關的官員對這種觸目驚心的現象熟視無睹或者是束手無策,請用人民、執政黨和法律的名義,解散這樣的政府,拷問他們的不作 為,追究官員的瀆職罪。不要等到災難真的再發生了,再去想到政府和官員應該承擔的責任。

傳播知識的殿堂是應該是最聖神的,培育人才的場所應該是最堅固的,護佑花朵的搖籃應該是最安全的,而不是恰恰相反。在歐美國家,學校高質量 的建築常常是各種災難的避難所;而在國內,學校竟成了許多孩子的葬身之地,這既有天災的成分,更有人禍的"功勞"。 像本例中的羅莊小學,要是有一天轟然倒塌,絕不能把罪過記在老天爺的頭上。

想想汶川地震中那些還在苦苦支撐的殘柱斷粱,可是學生們不願倒下的骨骼?那在淒 風苦雨中嘩嘩翻動的課本,可是孩子們在天國世界裡讀書的聲音?遺蹟裡的每塊磚、每塊瓦、每粒砂子,都是一個個鮮活靈魂的依附。面對這些原本不該凋謝的花 朵,災區之外的各級政府和官員,更應該反思和警醒,誰能夠說汶川的今天,不是某一個地方的明天?

國務院已經作出部署,對地震災區所有學校建築進行安全評估和鑑定。是危房的必須立即停用;需要加固後才能使用的,必須採取措施進行加固。這 一部署雖然是專門針對地震災區的,但其效用和影響,絕不應該侷限於此。

全國各地有必要聞風而動,對所有校舍建築質量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安全情況進行評估 和鑑定。各地有必要立即行動起來,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對所有的校舍,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教學大樓、職工宿舍、輔助設施都進行一次拉網式的檢 查,對安全問題作出評估和鑑定報告,尤其對防震能力進行認真認定,該報廢的報廢,能加固的加固,絕不能存在任何僥倖心理。全國各地像羅莊小學這樣的危房, 一天也不能夠再存在下去了,請用生命的名義,立即拆除它們。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