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洽配偶關係給予更多的健康

發表:2008-07-06 20: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融洽的科爾夫婦在沃爾夫岡湖畔

幾乎所有社會都特別保護婚姻,人間友誼也被看得很重。學術界發現,生活在融洽婚姻或者配偶關係中的人,其身心要比寂寞獨身的人健康。原因何在?新近一些研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部分答案。但這些研究也顯示,近年來人類社會的某些發展變化對人類的身心健康不利。德國之聲記者採訪報導如下。

大部分情況下,女性在懷孕期間特別健康,這樣有利於傳種接代,人類的漫長歷史顯然也證實了這一點。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意識到,由於孕婦在產前幾個星期不能自己打獵謀生,需要他人幫助,因此,很明顯,人類要想繼續生存,就必須髮展成為社會型的群體生物。這是很早以前的事兒了,但這也是人際關係為什麼對人類非常重要的根源之一。

最新研究表明,結婚者一般比單身者更健康,壽命也更長。與他人建立固定的感情維繫,這對人的生存非常重要,因此人類的嬰兒剛一出生就會下意識地微笑,以喚起父母的疼愛之心,和父母建立感情維繫。假如這一嘗試不成功,或者感情維繫不夠強,就會對嬰兒帶來影響其一生的後果。德國弗萊堡大學附屬醫院心身醫學分院院長沙伊特(Carl Scheidt)教授介紹說:"孩提時代在感情維繫方面如果有故障,其影響不可輕視。這樣的孩子按其行為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很粘人,對不熟的人和事很害怕,比如被送幼兒園、被送上學的時候很難和父母說再見;另一種的主要表現是不愛和人親近,包括父母,很少向父母發出需要感情維繫的信號,當然了,這些孩子大了以後往往也不太合群。"

不合群的表現可以是上課搗亂,但也可以是暴力,就是因為這些孩子沒有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情。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青少年罪犯的言行如此暴力、感情如此冷酷。

這樣的人自己為人父母后,也很容易對自己的孩子施以暴力,因為他們沒有學過怎樣理解嬰兒發出的信號。除此之外,這些人克服緊張壓力的能力也差,因為這種能力同樣也和一個人幼年時的經歷有關。沙伊特教授說:"我們今天已有很好的證據證明,一個人克服緊張壓力的能力、應對壓力的反應方式,在他幼年的時候就已基本成型,幼年與人接觸的經驗對他日後待人處事的方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能克服緊張壓力,任其積累過多,人就會生病:從心肌梗塞到抑鬱症,從莫名其妙的疼痛症到為彌補失意感而一發不可收拾的食慾,最後導致體重過高,病患形式多種多樣。反過來說,就是如果孩提時代的感情維繫成功、日後配偶關係融洽,就有助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然而,如今很多國家的發展趨勢卻正好與此相反:離婚率日益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身、越來越多的兒童過分頑皮好動、醫療費用不斷增高。在那些正在發生劇烈變化的國家,在那些故有傳統、文化、宗教日漸消失的國家,這些現象尤其凸現。亞洲"通過科研界的關係,我們和一些亞洲國家其中包括中國、越南、寮國等國家的病人接觸過。他們患病的原因就是生活環境變化太快,其中傳統文化變得四分五裂對他們的影響最大。這些例子表明,人的學習適應能力在很多方面都跟不上當今社會轉變的步伐。"

人們已從自然界瞭解到,當環境條件發生大於20至25%的變化時,許多生物都適應不了。那麼人類怎麼可能例外呢?

當今世界飛速變化,一方面是新技術層出不窮,時時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麵人口增長、氣候轉變、資源開始緊缺、能源價格增高、經濟危機似乎一觸即發,如此種種都令人心生不安。而在小家庭範圍,離婚率高、單親家庭多,本來就已大大減少了兒童學習體驗足夠的感情維繫經驗的機會,使他們在面對大環境的變化時更是無能為力。

心身醫學和感情維繫研究今天就已指出問題所在,儘管後者其實還是一門較新的學科,是二次大戰期間,也就是社會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個時期才開始的學科。當時,有些學者開始研究被納粹德國遣送他方、年幼即被迫與父母分離也就是缺乏感情維繫的兒童的情況以及他們後來的人生道路。沙伊特教授介紹說:"從歷史角度來看,感情維繫研究起源於社會關係結構受到嚴重威脅的年代。而今天,這一研究再度興起,或許也是人們面對當今社會生存環境的變革、對家庭關係社會關係受到威脅並開始破裂的現象所做出的學術應答。"

像沙伊特教授這樣的學者認為,人們今天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應當不光考慮該決策將對自然環境產生什麼影響,而是也應考慮它將對人的內心世界、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什麼影響。他們認為,有配偶、有朋友、感覺幸福的人不僅更健康,而且也更平和。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